作者:
a7c2 (a7c2)
2025-04-29 20:27:26前陣子看到板上有一篇系統廠EE15年心得,
想說也來幫忙補充分享ME的資訊。
因為不想被認出來,
所以刻意申請了新帳號發文。
相信這篇內容的人,
希望文章內容對你能有一點幫助。
不相信的人,那...先這樣好了XD
背景:
四大學碩純機械,
畢業後一直都在台灣幹機構,
產品都是消費性電子產品。
英文能力自認不怎麼樣,
畢業當年靠刷題多益7百多分。
工作多年後,在專業領域用英文開會不是問題。
年份 年薪 工時 公司類型
2016 50 9-22
2017 120 9-22 外商A工程師
2018 135 9-21
2019 175 9-20
2020 215 9-19 外商A小主管
2021 245 9-19
2022 295 9-20
2023 325 9-19 外商B工程師
2024 400 9-19
2025 455 9-19
Note :
以上數字皆含獎金、RSU,不計股價漲幅。
2025為預估。
§心得一
很多人說當機構很賽,工作內容包山包海,
硬體產品確實有很多地方需要機構,
但換個角度想,這些都是機構發揮的舞台。
§心得二
有人說機構越老越值錢,主要來自經驗的累積。
時間可以擴展經驗的「廣度」,
若能保持細心與好奇心,還能增加經驗的「深度」。
在不同的工作方式下,
時間帶來的經驗累積可以是一維線性的,
但也可以是深度廣度同時累積,會是二維的效果。
§心得三
機構是需要跨部門合作的工作,
學習其他部門的知識,更能加速經驗的累積,
知己知彼,有利於設計考慮地更全面,
然後更進一步提升自己在團隊間的Reputation。
(有Credit真的可以避免不少虛功!)
§心得四
英文能力是進入外商的重要基本條件,
外商的人不見得技術頂天,但都能用英文溝通。
身懷絕技卻沒辦法用英文溝通的人,
在跨國的合作模式下則無用武之地。
以上分享,供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