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好像這一天會來:工科超越醫科

作者: DrTech (竹科管理處網軍研發人員)   2023-02-06 08:16:52
※ 引述《Qoo2222 (Qoo2222)》之銘言:
: 醫療的措施遠比科技業嚴謹
: 正常來說 一個新的醫療行為可能需要數年到十年的臨床實驗才能成為常規療法
: (covid疫苗算是非常特殊的緊急情況才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核准)
: 當然有些先進的治療 沒有充分的證據就開始用在病人身上
: 像是細胞療法 幹細胞 免疫療法
: 但也都限縮在常規療法無效的病人身上 如 癱瘓或是癌症末期
: 在常規療法有效的時候 還是要優先使用常規療法
: 所以AI要取代醫師
: 可以先挑選一個醫療項目 然後經過臨床試驗證明比醫師好
: 這樣AI就可以取代一個醫療項目
: (比較有機會的是影像學或是病理學判讀)
: 然後應該有上千 甚至上萬 或更多的項目要做
: 全部完成後就能取代醫師了
: 不是隨便找幾個病人 用圖靈實驗證明AI跟醫師差不多就能取代醫師
一群不懂 AI,又不懂醫療制度的人在亂扯。
小弟剛好做過醫療AI產品,跟幾家醫院合作。
也剛好懂怎麼申請美國與台灣的合格的AI產品認證。
1.從AI來看:
AI最重要的就是資料。
AI診斷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新的醫生產生的資料,這樣AI的能力才能維持。
取代醫生,誰產生正確的訓練資料?
就算用AI診斷結果,再訓練,也要醫生確認標注資料。
結論:AI取代醫生永遠不可能發生。
2.從醫療制度來看:
現在的AI醫療器材,或paper,或大家做到爛的胸部x光判斷疾病, 贏過醫生早就很正常。
但醫療制度與法規限制,
你AI再怎麼強大,
你取代的只是其他的醫療器材。
這是法規與制度的限制。
因為只要吧AI診斷當成醫療器材,
責任歸屬就簡單明瞭。
就跟操作任何沒AI功能的醫療器材一樣。
全球政府與法規對AI的責任歸屬都是走這套。
另外,AI產品要能賣給醫療體系,
首先要拿到台灣TFDA,或美國FDA的合格醫療器材許可證。
光是你要拿到許可證,就要跟醫生合作實驗了。
AI取代醫生,怎麼拿AI產品許可證。
結論:
稍微懂一點點AI,或懂醫療制度的人都能判斷,
AI取代醫生,目前看起來永遠不可能。
但看得見希望的是,科技業可以搶到一些
做醫療器材取得暴利的那群醫療器材公司。
作者: wengeniusgod (wen12648)   2023-02-06 14:21:00
這個程度大概P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