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演算法教學】【Stack】 吃洋芋片也能學資料結構!? Σ(゚д゚)
封面圖:
架構圖:
影片連結:https://bit.ly/3biEgLV
牛頓被蘋果砸到領悟萬有引力,我們吃洋芋片也能悟出 Stack 資料結構的道理。
Stack 擁有「後進先出」(LIFO) 的特性,不僅生活上能看到,程式人必學「河內塔」
與「遞迴」等程式底層中,都有運用 Stack 的實際場景,多面向的理解更能讓我們
掌握 Stack 的精神所在。
這邊也把主要內容轉成文字版,方便ptt的大家看:
* Stack 有著後進先出(LIFO)特性,更白話來說,就是從最上面開始拿
* 就如同我們平常拿洋芋片出來吃那樣,從最上面那片開始拿!
* Stack 使用陣列實作的取法動畫展示
* 「河內塔」中,我們就實際運用 Stack 資料結構來實作了
* 「遞迴」中的運作方式,也是使用 Stack 來疊起來,很有趣。
此外,遞迴與 DFS(深度優先) 的表現一致,總是先走到底,才會開始往回跑。
最後,為了不打擾到不需要的人,在影片最後會跟大家分享,新的「零元求職挑戰賽」
的問券調查,有興趣的人可以看到最後!
最後閒聊:
不過想必這樣的主題,又會讓各種IQ200資深本科優等生們覺得「這自學就好吧!?」
、「騙流量」、「太淺」、「小學生內容」,又認為全世界的人都跟他們一樣聰明、有
同樣的學習資源、有教授同學可以問。我不知道其他人狀況如何,但我沒有這些東西。
對於我想學的東西,我都是主動從網路上利用他人整理的資訊學起來,你們覺得很簡單的
東西,對剛入門的我根本啥概念都沒有。不避諱地說,五年前,我連「網管」跟「軟體
設計」是不一樣的職涯都不知道,你們卻要對這樣的我說「hash很簡單吧!?啥還要人教」
,是否也太自以為是,是否有時候能緩一下,去理解每個人不同的處境與學習狀況。
最後,我不是聖人,我有所給也有所求。我花下時間做的教學影片,分享給需要的人,
同時我也追求讚數、追求訂閱,正正當當憑什麼要給你們罵。甚至免費內容放前面,不想
看後面停掉就好,也不礙著你。可以的話,網路上彼此好好相處可否,拜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