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一個人的武林」如何解? 台積電給台灣一

作者: cjol (勤樸)   2020-11-03 07:19:53
※ [本文轉錄自 cjol 信箱]
作者: Limoncy (Lab nerd) 看板: Stock
標題: [新聞] 「一個人的武林」如何解? 台積電給台灣一
時間: Mon Nov 2 17:12:12 2020
1.原文連結: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01102/36759442.html
2.原文內容:
「一個人的武林」如何解? 台積電給台灣一個無法迴避的選項
台灣資本市場近年來形成台積電獨霸,並出現「一個人的武林」困境,根據台灣董事學會
的分析,台股市值最大的台積電,在2005年佔總市值9%,2019年底已提高至22%,成長
幅度驚人。但若扣除台積電後,其餘企業整體市值的複合成長率(CAGR)實際只有2%。
此外,十月底央行舉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也提醒近來台灣出口表現不錯,但出口產品及
出口地區集中度創下二十年來新高,未來容易受國際特定產業或地區經濟變動影響。尤其
民間投資逾三成來自資本設備進口的貢獻,半導體設備進口占資本設備進口超過四成,一
旦半導體產業邁入景氣循環低谷,將不利民間投資成長,宜思考如何引導國內其他產業投
資,避免過度集中半導體等特定產業。
在這兩則重磅新聞中,同時指出台灣的產業及股市過度偏重半導體及台積電,對於台灣產
業發展來說已成為一個重要議題,很值得進一步討論。
首先,台灣確實不應該讓產業發展只偏重在少數產業,但是,今天會形成這個結果,不是
半導體產業的問題,而是其他產業發展得不夠好,因此,問題不在台積電太大,而是其他
產業太小。
若比較國內電子業的附加價值率,台積電歸類的半導體業,近幾年都比其他電腦電子零組
件及光學產業還要高,這個差異的主因在於,半導體業的製造及研發幾乎都放在台灣,但
其他產業則非如此,從二千年起大部分工廠都搬至海外,其中以中國大陸占比最大。
這種生產線的大遷移,形成產業「轉進」而非「轉型」,主要目的是利用大陸低成本的競
爭條件,結果造成大部分非半導體企業,研發技術實力提升有限,大多以低價代工模式取
勝。
若細分半導體產業分項,台積電幾乎把生產線及研發都集中在台灣,聯發科也把研發人員
及技術開發都放在台灣,均是靠研發及技術力取勝,至於封裝測試業由於較偏人力密集產
業,因此也有部分產線放在大陸及東南亞,但台灣也保有不小的生產量,這也讓半導體業
除了在成本優勢外,還建立起較高的技術障礙。
不過,本文想談的是,雖然台積電是鎮國之寶,半導體業也造就了台灣無比的競爭力,但
以台灣今日的產業現況來看,確實不宜把所有資源都放在一個產業,資源有限的台灣,也
承擔不起半導體業太過度密集的投資。
例如以人才來說,如今市值已逼近全球十強之列的台積電,主要員工都還是來自台灣,但
如果對比其他同等級企業,有那家公司不是在全球布局並向全球徵才?那家公司的員工組
成不是類似聯合國?
以台積電目前在南科的大量買地與投資,已經成為南部研發人才的大吸盤,至於下階段更
大的人力需求將來自明年會落成的新竹寶山研發中心,預計要招募七千名研發人員,但計
算台交清成等國內頂尖大學的電子電機相關科系畢業生,恐怕累積三年的畢業生全部給台
積電都不夠用。
近來台積電有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技術發展副總經理曹敏,正式取得台灣政府通過的高級
專業人才,並歸化為台灣籍,這是相當好的示範。對台積電來說,未來需要更多類似的案
例,招收其他國家的優秀人才,已成為公司最優先的任務了。
此外,台積電目前近95%的生產工廠都放在台灣,僅在美、中兩國擁有小規模的廠房,雖
然在台灣生產有絕對的比較優勢,但台灣終究是一個小島,人才、土地、水、電等資源都
有限,台積電生產線需要往海外發展的壓力,將會愈來愈明顯。
以用電量為例,南科七、五奈米大量生產後,用電量大幅攀升,光南科廠年用電量就達70
億度電,比苗栗縣用量還高,統計台積電2019年用電量已占全台灣4.9%,在新廠不斷加入
量產後,預料很快就會達到全台灣一成的用電量。
此外,企業對再生能源的要求日益提高,台積電去年總用電量143.3億度電,但台灣再生
能源發電量僅140.5億度,全部給台積電用都不夠,台積電目前已與沃旭兩坐風電場簽下
20年使用合約,預計2050年用電要全部改成再生能源,這對整個再生能源的發展將是極為
重要的指標。
近幾年國內離岸風電與太陽能的投資金額相當大,政府積極推動綠電也是一條難以迴避的
道路,但是若未來半導體產業或台積電佔掉太大比例,恐怕也可能排擠到其他產業的發展
,這是遲早都要面對的困境與選擇。
因此,從各項指標來看,台灣地方確實很小,資源人才都有限,台積電如今已發展為國際
級企業,台灣若要傾全國之力來支持台積電,恐怕會愈來愈吃力,台灣完全沒有美中這種
大國家的環境與條件,也比不上日、韓這種中大型國家的資源,台積電如何分散未來單壓
台灣的風險,也成為考驗經營團隊相當重要的課題。
因此,台積電今年五月宣布到美國亞歷桑那州設廠,與其說是美國要求,倒不如說台積電
本身就有這個需求,而且恐怕要更加速推動才行,因為赴美設廠除了就近服務客戶外,還
可以分散台灣過重的生產負擔,並取得優秀人才等好處。
台灣真地很幸運,能夠出現一家台積電,這是各國都求之不得的事,也是台灣之光、全民
之福,但台灣太小、資源太缺乏,要舉一國之力支撐這個龐大的事業,恐怕力有未殆。因
此,台灣要守護台積電,不是把台積電綁在台灣,而是應該讓台積電更大步地走向世界,
進行更大格局的國際布局,這是台積電難以迴避的選項,也是未來最大的挑戰。
3.心得/評論:
本文指出台灣未來將不足以支應台積電所需的資源,應趁早規畫,並釋出資源給其他產業,大家覺得呢?
作者: shinjikawuru (pinky)   2019-11-02 17:16:00
阿不就還好還有一片林 不然你要成為大家的丐幫嗎
作者: forestsea722 (森林海不會超車了)   2019-11-02 17:17:00
台積最大隱憂是「會不會有內鬼」
作者: littlejackbr (liljb)   2019-11-02 17:29:00
不要搞政治鬥爭生技業早飛天了
作者: edward198791 (草莓新)   2019-11-02 17:43:00
台積島
作者: findwind0826 (尋風)   2019-11-02 17:48:00
我現在覺得台灣快養不起台積電了四大理工搜刮乾淨也不夠他們擴廠要用的輪班星人其實兩千三百萬也不是小國了XD
作者: abcd425heart (鮪魚蛋)   2019-11-02 18:06:00
當三星塑膠喔,想當年intel和amd差距更大
作者: chinaeatshit (我愛台灣!中國吃屎!!)   2019-11-02 18:07:00
講到供應鍊就想到宏達電 想當年宏達電的供應商每次開會都要租一個大型會議室 然後發佈宏達電規範要大家遵守 XD
作者: rebuildModel (重新建構)   2019-11-03 01:29:00
台積電倒掉問題就解決了啊,笑死都是因為台積電存在才有這個問題,理論上台灣這小島,不應該有台積電這種大公司啊
作者: labell (￾ ︠ ￾ﰠ￾臈I
好幾個品牌打國際戰傷痕累累 華碩 宏碁 HTC
作者: alex10282 (豆格)   2020-11-03 07:48:00
小菸把錢都拿去玩風電了,鬼島人等著吃屎吧
作者: yonggan (dang)   2020-11-03 07:52:00
貼昨天的全文幹嘛 連留言都貼?
作者: js52666   2020-11-03 07:53:00
房地產啊 200萬就有基本的入場券了
作者: ron6316 (泡)   2020-11-03 07:56:00
其他企業給太低啊三小22k
作者: mynewid (before sunshit)   2020-11-03 07:59:00
就炒房呀
作者: Godmyfriend (XD)   2020-11-03 08:00:00
林宏文 吃屎
作者: au6vmp5846 (-.-)   2020-11-03 08:10:00
其他產業錢都去房產了阿
作者: stcr3011 (MurMur_Steven)   2020-11-03 08:27:00
台積電還有救 只要守住技術不外流
作者: q5228859 (WEN)   2020-11-03 08:27:00
資金都在炒房咩 能當包租公勝過當郭台銘啦
作者: afflic (afflic)   2020-11-03 08:36:00
炒房太好賺,誰要專注本業
作者: kkevinhess1t   2020-11-03 08:50:00
買房超穩還有誰要跳入新產業
作者: guolong (+9吼溜肯)   2020-11-03 08:56:00
不是阿!你那個廠商敢跟台GG一樣每年資本投資破億刀美元的?
作者: audibmw888 (AudiMan)   2020-11-03 08:57:00
所以 tsmc 不在台灣的 Fab 有無成功的例子?
作者: fxp87117 (十葉可可)   2020-11-03 08:58:00
當初要不是李老頭戒急用忍,台灣大概早20年崩盤科科
作者: apple123773 (逆水)   2020-11-03 09:01:00
現在真的覺得李登輝有遠見了....XD
作者: bluezoo   2020-11-03 09:17:00
笑死,一個文組記者給gg下指導棋.
作者: ayler88 (ele)   2020-11-03 09:23:00
如果各位有一大筆錢,要拿去組新公司還是炒房地產?只有呆子才去搞新公司, 這樣的產業環境造就現在的結果現在產業大多都在吃老本啦
作者: clement80161 (我喜歡妳~)   2020-11-03 09:40:00
更改國名為台積電,以後台灣就是台積電,每個國民都是台積人
作者: kululualex (三澤社長一路好走...)   2020-11-03 09:57:00
認真說台積電這模式只能在台灣這種高壓低薪的環境玩,相同條件帶去國外招不招得到人都是問題。
作者: horb (猴柏)   2020-11-03 10:37:00
兩兆雙星感覺很慘。但實際上員工薪水遠勝餐飲業。沒有兩兆雙星台灣更慘
作者: allenxxx (fufuxxx)   2020-11-03 10:46:00
張忠謀是不是說過因為沒工會美國科技業才會成功?
作者: Hateson (曾經滄海難為水)   2020-11-03 11:10:00
鬼島沒天然資源沒人口 人力成本拚不過對岸東南亞 高端打不過歐美日 要幹嘛? 當然拚科技業阿 不然炒房嗎文組記者只知道GG 發哥大立光漢微科了解一下好嗎
作者: wcre (錡)   2020-11-03 11:26:00
多角化產業才是安全健康,問題是其他行業只有塑化與公務員的薪資有吸引人才能力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20-11-03 11:26:00
台灣還可以把觀光業跟文化產業精緻化。這兩塊現在都是在亂搞明明對岸中國都還在台灣文化優勢的陰影下(雖然快沒了)
作者: tyce8ton (昕儒)   2020-11-03 12:47:00
台積電的毛利率可以說明一度電給gg以創造的產值根本贏過很多公司不算浪費電,台灣的其他產業如果找不到人才不應該是自己檢討嗎?
作者: SY082022 (沒有暱稱)   2020-11-03 13:27:00
好文
作者: yieo (yieo)   2020-11-03 14:01:00
就短視近利啊
作者: douge (樹大便是美)   2020-11-03 14:44:00
不投入研發蹲10年只想賺 easy money全台灣只剩下台積電技術世界第一自然會被競爭對手用資本跟市場淹死扣掉台積 台灣有不少小的特定廠技術也是世界第一
作者: rodion (r-kan/reminder)   2020-11-03 14:46:00
不要妄想靠對岸觀光或文化了 在中共專制體制下 這只會變成
作者: douge (樹大便是美)   2020-11-03 14:46:00
都是低調賺大錢 反而檯面上其他廠自己擺爛
作者: m10112256 (m10112256)   2020-11-03 15:11:00
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作者: rodion (r-kan/reminder)   2020-11-03 16:53:00
要做觀光文創 就要將目標對準中共國外的全世界上億華文才是可長可久的正道瞄準價值觀接近的歐美華人市場 才是華文創值得投資的目標
作者: oursblanc (白熊)   2020-11-03 17:05:00
阿誰叫你要產業外移去大陸???笑死
作者: mangoldfish (大眼笨金魚)   2020-11-03 17:35:00
晚了。有些問題不是投錢就能解決,政府也投了不少研發經費在裕隆身上,然後呢?
作者: lsst50116 (dsfjask)   2020-11-03 19:36:00
結論是台積會有今天是因為當年把產線跟研發都留在台灣,累積動能進行產業升級,但要再繼續發展勢必得出走台灣尋求全球性的資源與人才?
作者: pupucar (knock!knock!)   2020-11-03 19:37:00
全民炒房阿 阿不然
作者: jupei (沛)   2020-11-03 20:09:00
賺得到錢就好啦 做一堆賠錢的幹嘛
作者: somethingmor (something more)   2020-11-03 21:36:00
台灣佈局幾十年來短視近利的結果 考高分都去輪班是要發展三小
作者: zhi5566 (協志 5566 最棒)   2020-11-03 23:11:00
台灣鬼島慣老闆又再討拍討資源了 廢到笑 怪台積太強不好FAAG哪個不是主力放在美國啊 其他國家也只是幫打工我一直不懂台灣到底是把什麼資源放在半導體 台積一年賺多少 養了多少員工 就連台股證交所都靠台積 倒底誰靠誰薪資所得都公布了 還在耍廢 給不出高薪 不會把股權分出來喔 不想給高薪也不想配股 整天討奶
作者: physicsdk (我是小洛)   2020-11-03 23:44:00
「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
作者: papa0920 (人蔘空襲)   2020-11-04 09:01:00
如今再無牽掛,雖措身無地,一人昂然,與天下群雄爭鋒
作者: meidong (MeiDong)   2020-11-04 20:54:00
台雞國
作者: wind5030 (Vannesa)   2020-11-06 12:37:00
真的不懂為什麼生技跟醫學一直做不起來,有沒有專業版友啊
作者: ss5010593 (魔sow世界☆大亂鬥)   2020-11-07 17:07:00
同學待生技業說超廢都在騙投資而已
作者: king22649   2020-11-08 04:46:00
做不起來 主要是 政府政務官 廢物 和 外國人(一堆政務官直系血親外國人) 居多 有能力的很容易被趕走(移民歐美) 台灣基本上還是個殖民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