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北市路邊停車情報更新快10倍的關鍵

作者: chengcti (版主請投我一票!)   2019-07-21 12:58:43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TC_3Kap ]
作者: chengcti (版主請投我一票!)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新聞] 北市路邊停車情報更新快10倍的關鍵
時間: Sun Jul 21 12:57:53 2019
讓專業的來!
這種就是廣告文, 最近市長要選舉 趕快拿一些政績來說嘴
大家知道的 我除了會通靈之外, 我也是一個專業人士
之前非接觸式血糖計做完後 也做過做個路邊停車案子
現在停車場被詬病的是 無法即時更新停車空位
不過停車場發包的時候 都已經要求要即時上傳使用率
現在就剩下另外一邊 路邊停車的問題
最後是想要做到智慧停車, 就是停好車就扣款
可以精準到以分計費
現在路邊停車有幾個解決方法
1. 地磁感應, 他靠磁力變化來知道有沒有車輛停在上面
施工方便, 一個大概一千五左右
防水 防壓 電池保固五年
靠的是 NB-IOT 有人說啥要額外基站 你是想賺什麼錢? 還要額外BSS
一看就是外行人
現在遠傳早就有 solution, 地磁感應器+NT-IOT total solution
送上它們自己的 gateway 用戶只要到它們的網頁就可以抓到所有點的狀態
不過 5s 更新一次, 還要通訊月租費
中華電信也有 但是不負責電磁感應器
這個有缺點, 有些車輛感應不到 而且只知道有沒有車 無法自動開單
而且重機無法辨識 某些高底盤車輛無法辨識
應該會是一個失敗的案子
2. 停車柱
這就是宏碁正在做的停車柱, 上面有攝影機, 可以拍攝車牌自動扣款
但是一個柱要一萬塊成本, 當初設計是斜著倒車入庫可以拍到車牌
有些車牌過低, 或者是拍照有斜度 無法辨識
且鏡頭有時會汙穢 無法辨識成功
這種因為成本太高, 通常都是政府採 BOT 方法
這區域停車給你, 你只要每年給我多少錢, 剩下你想怎麼賺就怎麼賺
所以簽約將近二十年, 政府才不管你投資多高端的科技, 你只要每年給我錢
剩下你怎麼收是你家的事
應該會失敗, 成本太高, 辨識率過低 沒意義
大陸更絕, 地上有 QR code, 停車好自己掃, 掃好就開始計費
不過這不太合乎人性, 沒這麼白癡會去掃 qr code
大陸還有公司想到採用機器人, 他會自動巡場開單
還有一家用無人機, 這是白癡想法
最佳解只有兩種, 一種我不能講, 講了我就不能做
另外一種最省成本而且最方便 就是人工開單
現在都是採外包的方法, 路段切給你, 這個路段有一百個停車位
每年給政府多少錢, 剩下我不管, 政府投入人力最少
某些路段是金雞母, 停車滿場, 他只要調高停車費, 剩下都是賺翻天
委外停車怎麼賺錢? 當然是想辦法一直開單, 讓車位周轉率最高
怎麼提高開單率?
台北市東區, 西門町周邊都是熱門停車場 都給中興嘟嘟房包走
他們靠的就是 "高薪水" 給開單員 讓開單員想辦法把開單率提高
這樣才可以每個小時都賺到停車費
如果開單員偷懶 車停一個小時 還沒來開單 就少賺一小時的錢
所以靠 "抽成" 開單員奮力巡場 只要開的多 他就賺得多
保守估計一個開單員可以有五萬以上薪水
計算起來其實只要給開單員十萬薪水其他停車費收入都是 "淨賺"
再付給政府權利金 其實非常好賺
幹嘛要投資幾百萬裝設這麼多的儀器? 把開單員薪水拉高就行了
另外一個就不能講 可以十萬都省 但是值不值得 要計算
要看政府想要幹嘛? 有些地區的政府只想收錢, 他不想推動自動化
那就人工開單即可
有些地區想要推行智慧城市 那就需要即時路邊停車空位警示
以及使用率即時預估 還有自動開單及扣繳
※ 引述《purplvampire (阿修雷)》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iThome
: 2.記者署名
: 文/蘇文彬 | 2019-07-19發表
: 3.完整新聞標題:
: 北市路邊停車情報更新快10倍的關鍵
: 4.完整新聞內文:
: https://i.imgur.com/hjfQve2.jpg
: 在臺北市開車找路邊停車位,相信是不少開車族的夢魘,在精華地段、商圈更是一位難求
: ,可能繞了老半天還找不到停車位,儘管臺北市政府早已推出「北市好停車」App,讓民
: 眾知道哪裡有空位,但因為路邊停車位的動態資訊,因人工開單每30分鐘更新訊息不夠即
: 時,民眾可能開車趕到現場才發現已沒有空位了。
: 最早在2011年,停管處便提供路外(馬路以外)的停車位動態資訊,如學校公有地下停車
: 場的剩餘車位,但臺北市停車管理處機電科長李世芬表示,民眾停車的習慣,還是偏好優
: 先尋找路邊停車位,因此如何即時提供路邊停車位動態資訊成為挑戰。
: 傳統的路邊停車管理仰賴大量人力,開單員每30分鐘巡場,使用PDA開單,在開單的同時
: ,以人工方式確認停車位使用狀況,民眾可透過「北市好停車」App知道哪裡有停車空位
: ,不過,每30分鐘更新一次路邊停車位動態並不夠即時,特別是對在精華地段找車位的駕
: 駛來說可能幫助不大,而且App以紅色(停車位使用中)或綠色(空位)標示路段的停車
: 狀態,駕駛也難以掌握特定路段是不是有停車空位。
: 試辦智慧停車管理實證技術可行性
: 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推動智慧城市的策略之一,便是開放城市成為實驗場域,以驗證
: 各種應用的可能性,智慧停車管理便是一例,臺北市和廠商合作,結合低功耗廣域網路(
: 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LPWAN)通訊技術,如LoRa、Sigfox或後來電信者提供的
: NB-IoT,想要讓民眾可以更快的掌握路邊停車位的使用動態,解決路邊停車的痛苦。
: 為了實驗將科技運用在路邊停車管理的可行性,停管處首先在2017年11月開始試辦路邊停
: 車智慧化,以地磁、智慧車柱科技,蒐集每個停車位的使用狀況,讓民眾的生活更方便,
: 直到2018年2月結束,實證了地磁、智慧車柱確實能幫助蒐集個別停車位使用情形。
: 台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機電科長李世芬表示,透過臺北市政府與業者的場域驗證,實證了
: 地磁、智慧車柱加上LPWAN,以科技實現路邊停車位智慧化管理的可行性。
: https://i.imgur.com/f0vflPp.jpg
: 其中的地磁感應裝置,當車輛移入停車格時,根據磁場擾動判斷停車位使用情形,而智慧
: 車柱利用兩個攝影鏡頭,當車輛停入車格時自動拍照辨識車牌,以科技輔助車位管理,還
: 能產生電子停車單,民眾要離開之前,到車柱前查詢停車單,使用悠遊卡或透過
: pay.taipei的App完成繳費。
: 在試辦期間,由廠商布署的地磁是透過LoRa通訊網路,經閘道器送至LoRa基地臺,但當時
: 發現某個路段的訊號不正確,最後經過調查發現是LoRa受到附近手機基地臺的干擾,這個
: 實驗的結果,讓後續第二階段得標廠商,改採Sigfox或NB-IoT傳送數據。
: 正式布署4,300個地磁
: 經過前面的實驗,市府和業者驗證了地磁、智慧車柱確實可行,2018年公告招標「107年
: 臺北市路邊停車格位即時停車訊息服務案」,以採購服務方式,向廠商採購路邊汽車停車
: 格即時停車訊息服務,每年約900萬元預算,最後由4家廠商得標,在臺北市周轉率高的路
: 段,布署4,300個地磁感應裝置,其中3/4的地磁裝置採用NB-IoT,剩餘則是Sigfox。
: 談到採用NB-IoT與Sigfox兩種通訊技術的差異,李世芬認為兩者間的差異不大,但Sigfox
: 需要另外架設基地臺,在設站地點不易的臺北市,有一定的網路建設難度,而NB-IoT因使
: 用電信業者現成的手機基地臺,加上當時NCC釋出大量物聯網門號,智慧停車管理格傳送
: 的數據不多,傳輸費用也不高。
: 臺北市已在部份路段的路邊停車格部署了4,300個地磁,透過地磁感應含鐵量,辨識停車
: 格是否已有車輛使用,民眾透過北市好停車App,只要點入即時汽車車位頁面就能查看哪
: 裡有空位(綠色空格)。和傳統人工開單每30分鐘巡場一次相比,實際測試,嵌入地磁裝
: 置的智慧停車格,當車輛離開後,約2到3分鐘App就會更新該停車格狀態為空位。
: https://i.imgur.com/9YaZDfH.jpg
: 目前北市約有4.6萬個路邊停車格,約1成布署了地磁裝置,為提高停車周轉率,布署地點
: 涵蓋中正區的杭州南路一段、開封街一段,大同區的南京西路、塔城街、重慶北路一段,
: 萬華區的昆明街、成都路等,信義區的中坡北路、永吉路等路段。現在民眾開啟「北市好
: 停車」App,進入即時汽車車位,就能查看分布於12個行政區、163個路段的路邊停車格即
: 時動態資訊。
: 看好智慧停車管理帶來的效率提升,以及解決人工短缺的問題,北市委外的開單合作廠商
: 也準備今年9月在大安、中正區布署2,400個地磁,市府沒有花費預算,這些地磁除了回傳
: 停車格使用情形,還有時間紀錄,傳統上仰賴開單人員每30分鐘一次巡場開單蓋印,未來
: ,開單人員只要開第一次單,接下來就不需要頻繁巡場蓋印,只要確認現場停放的車輛和
: PDA上地磁回傳的資訊相符、設備運作正常即可,加快工作速度。
: 李世芬表示,開單人員的工作性質將轉變為稽查的角色,負責確認現場和地磁系統上的資
: 訊相符,工作效率因而提升,每個人負責管理的區域將變得更大。
: 測試民眾自主開單及電子開單
: 由於地磁能夠紀錄停車時間,停管處也思考新的開單方式。
: 從2018年9月開始,停管處在試辦路段開放民眾自主開單,由民眾自己登錄停車時間並線
: 上繳費,李世芬不諱言「這對人性來說真的是一項考驗」。
: 為了提高民眾自主開單的意願,停管處雖祭出自主開單可享停車費8折的優惠,但是他們
: 發現,若無旁人的協助下,僅有8到10%的人願意自主開單,有人協助下,比例則提高到2
: 成5,但仍有7成6的車主習慣人工開單,且多少抱持臨時停車,人工來不及開單就能免繳
: 停車費的僥倖心理。在這個試驗中,若車主沒有自主登錄停車時間,開單人員也會以地磁
: 紀錄的停車時間作為開單的依據。
: 目前在臺北市政府旁的松智路、延平南路等少數停車格試驗智慧車柱,車柱配備兩個鏡頭
: ,當偵測到車輛移入停車格,自動拍照辨別車牌,紀錄停車時間,車柱還具備電子開單、
: 繳費的功能,車主離開前可先在車柱輸入車號,以悠遊卡感應支付停車費,或透過
: pay.taipei App線上付費。
: 臺北市政府旁邊的松智路停車格布署了智慧車柱,智慧車柱為三角柱狀設計,兩側分別內
: 建兩個鏡頭,可透過鏡頭辨識停車格使用情形,當車輛移入停放時,透過鏡頭自動辨識車
: 牌,並提供電子開單、停車繳費功能。為避免環境光線昏暗,鏡頭配置補光燈,一個車位
: 由前後兩支智慧車柱拍攝辨識車牌,經過比對提高辨識的準確性。
: https://i.imgur.com/1DZAs4s.jpg
: 智慧車柱結合車牌辨識可執行電子開單,民眾離開前可在車柱上查詢停車費用,以悠遊卡
: 感應當場支付停車費,或是使用pay.taipei線上支付,但目前已改為人工開單處理。
: https://i.imgur.com/AYFqMNw.jpg
: 相較於地磁使用電池及無線通訊技術,李世芬指出,智慧車柱成本較高,且受限於供電問
: 題、不同路段上的道路寬窄問題、路邊店家的感受等等,車柱的部署會以特殊的路邊停車
: 格為主,例如限時或累進停車格,或是建國高架下這類的封閉停車場域,車柱上的鏡頭辨
: 識車牌,在限時停車格就能協助紀錄車輛是否停放超出時間,需要開立違規單。市府已準
: 備在明年部署上千個智慧車柱。
: 趕上AIoT的趨勢,臺北市政府也和業者合作測試,結合AI及CCTV影像,透過攝影鏡頭拍攝
: 4到6個停車格,以人工智慧辨識多個停車格的使用情形,如此一來,不需要在每個停車格
: 嵌入地磁裝置或布署多個智慧車柱,不過,目前僅止於測試驗證階段。
: 不論是地磁或是車柱,都能紀錄民眾實際的停車時間,產生電子停車繳費單,未來借助科
: 技的力量,除了提升管理的效率,過去民眾臨時停車的僥倖心理,以後,將不能再心存僥
: 倖。
: 儘管通過實驗證實了技術上的可行性,但李世芬表示,如何讓民眾接受新的開單及繳費方
: 式是一個難題,為吸引民眾使用智慧車柱繳費,市府提供悠遊卡繳費享有8折停車費優惠
: ,吸引至少4成的民眾願意使用,要讓民眾適應接受新服務需要時間培養。
: 明年智慧化的停車管理將擴大到8,000個路邊車位
: 臺北市部署4,300個地磁停車格,加上開單廠商今年將部署的2,400個地磁,以及明年上千
: 個智慧車柱,這類智慧化的停車管理將會愈來愈普及。
: 「未來規劃會是全市採用,但還不是現在,市府會先觀察今年將部署的2,400個地磁停車
: 格搭配人工開單的成效,真的可行,就會擴大推廣」,李世芬說。
: 至於未來會不會以電子開單取代人工開單,她表示,電子開單確實有在規劃中,但還沒有
: 確切的時程,未來透過科技協助停車管理,開單人員將轉變工作性質為稽查,部份人力也
: 可能轉為後臺的監控角色,甚至可以科技執法,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
: 除了臺北市,其他縣市也陸續推動智慧停車管理,例如中華電信和經濟部工業局、宜蘭縣
: 政府合作,結合地磁及NB-IoT,計畫在2019年完成全縣900多個路邊停車格的地磁建置工
: 作,當車輛停入時,停車的即時資訊會送到後臺管理系統,停車管理單位便能掌握最新的
: 路邊停車格使用狀態,並開放民眾查詢即時車位資訊。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31922
: 6.備註:
: 要嘴柯文哲政績只有北門之前,先說說自己支持的對象有什麼值得說嘴的政績,尤其是鄭
: 文燦,你別以為在山頂上蓋個霓虹燈鐵塔或是敬老金絕不小氣就可以自豪到去嘴別人,尤
: 其是你的地下化第五年了連個屁都沒有,廢到笑的民進黨二代掌門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