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智慧機械抵稅縮水 擬限中小企業

作者: egnaro123 (原po是大叔)   2018-08-23 19:21:32
LTN
智慧機械抵稅縮水 擬限中小企業
〔記者黃佩君、羅倩宜/台北報導〕為加速促進產業轉型智慧製造,經濟部擬再次修訂產
創條例,廠商投資智慧機械可抵減營所稅,方案為抵減當年度投資支出五%、或分三年每
年三%內擇一,財經兩部已協調出共識,待行政院拍板;但因減稅得用在刀口上,據了解
,政院傾向將方案限縮於較難負擔轉型成本的中小企業,即年營業額在一億元以下者。機
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先求有、再求好,未來若國家財政允許,仍希望投資額十五%
可予抵減。
業界︰快點實施較重要
不少機械業者看好廠商有持續投資智慧製造的需求,建議經濟部儘速推動產創條例修訂,
落實投資智慧機械可抵減營所稅政策;據了解,財經兩部本月已取得共識,暫定方案為可
抵減當年度投資支出五%為限、或分三年每年抵減三%以內,且執行三年後落日,尚待行
政院拍板。
業者坦言,雖方案較業界期待的十五%以上相去甚遠,仍可接受,只希望能在下會期就送
立法院審議,把握景氣往上、產業仍有高度投資需求的時機;尤其若定有落日時間,「選
在景氣往下的時候執行,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大型業者本錢夠 擬排除適用
但據了解,目前此案卡關主因是擬將方案限縮於中小企業,因台灣製造業大小懸殊,大型
製造業有資本支出本錢,相對較無補助必要;而中小企業,一來有較強轉型智慧製造的需
求,二來也較難負擔資本投資,因此應列在優先行列。
根據目前標準,中小企業門檻為「製造業雇員未滿兩百人、其他行業未滿一百人,或年營
業額在一億元以下者」。經濟部表示,方案均正在討論中,將持續與相關部會溝通,反映
產業意見。
機械業者多支持減稅需要有目標,因大型製造業資本設備投資未必仰賴台廠,中小企業投
資反而對帶動台灣機械業能量更有幫助;但希望若限縮為中小企業,應略微擴大抵減幅度
;也有業者認為,限縮方案帶動產業效果將下降,且中小企業轉型需時間規劃方案等,速
度也會慢很多,希望維持原方案。
===
排除tsmc/台塑是合理的,倒不是因為機器是本土或外商,
是因為這些企業早已適應競爭,轉型需求較低,本身也有企業責任,
資本支出比較不痛,但對中小企業一定很痛,要有誘因,
另外,外勞人數或許可以考量,3K環境,這類一定是未來東南亞國家最先取代的,
這類產線工時都很神奇,看能否要透過政策利誘他們合理化工作時間,
本外勞健康當然也能受益,工時減少,勞工也才能進修,
雖然加班費減少,老闆也可不再違反法規,味著良心經營,
勞動部也不用再放大外勞人數,
但..仍然不易,這類產業體質都很弱,不易解決,
其實,若無力競爭,可能就真的要退出市場了
作者: maxherman (豪豪)   2018-08-24 07:25:00
不可能完全沒人,還是超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