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經濟瓶頸,亞洲矽谷執行長:缺自己品牌

作者: YenFuOne (焉芙丸)   2018-07-09 09:42:28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6/17/n10491527.htm
【大紀元2018年06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北報導)雖然近幾年來台灣物價成長平穩,但長期經濟成長動能尚待加強,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表示,日前他看到美國彭博以「亞洲四小龍台灣被拋下」為題,指出台灣曾經是亞洲四小龍的成員,但因經濟長期弱勢,將加速拉開與新加坡、香港、韓國的差距,原因是台灣無法發展出自己的國際品牌,直接點出台灣當前的困境。
邱俊榮表示,令他擔憂的是現在台灣少有人提及發展品牌,若台灣沒有發展品牌的加持,未來台灣經濟發還是會受到一些限制,目前國內投資亟待提振,國內有很多中間財出口到美國、中國大陸、東協等國家,加上新興產業發展快速,國內外產業結構仍有差別。
根據Visual Capitalist截至2017年9月的統計,全球獨角獸(指估值達10億元以上且未上市的新創事業)約有214家,以美國居多、中國次之,台灣已有3、4家具有潛力成為獨角獸的新創事業,而Gogoro確實是非常有機會成為全台第一家獨角獸的新創事業。
邱俊榮認為,Gogoro不僅做電動機車,核心技術是充換電系統,也就是政府一直鼓勵的「產品帶服務」、「產品帶系統」的模式,如果成功發展起來,甚至有機會前往東南亞國家布局。
邱俊榮強調,雖然他看好Gogoro成為全台第一家獨角獸,但因為這些有潛力成為獨角獸的新創事業相對成熟,政府不會特別針對個案做輔導,目前方向還是以建構友善新創環境為優先,當然若潛力新創事業有需求,政府樂意予以協助。
邱俊榮說,目前台灣經濟成長率雖然保2,但長期來看大家對這個數字不是很滿意,但要使台灣經濟穩定成長,還是要有賴基礎建設,不只硬體建設,要整個基盤打得更好。
邱俊榮指出,若沒有比較好的產業轉型升級、沒有好的經濟實力,要做創新品牌也不太容易,所以創新驅動就變成非常重要的事情,由於國內外環境變遷非常大,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資料,台灣已在2011年邁入「創新驅動階段」,至今已過了7年,還是有努力的空間,希望未來創新驅動成長起來後,國內外投資會有很大不同,包括軟硬體方面。
另外,受到全球產業鏈變化的衝擊,智慧生產、智能生產會變得很普遍,包括IOT、大數據、區塊鏈、AI等應用,台灣沒有逃避的空間,「未來必須重新定位在全球產業鏈的角色,且需掌握新經濟發展契機」。
他也看到台灣的一些隱憂,台灣還是有很多廠商對工業4.0還不太能接受,當國外的競爭對手也開始邁向智慧、智能生產時,台灣廠商若不能跟上,恐怕未來是會很不理想的。
此外,他提到,網路創新經濟翻轉產業的崛起,包括網路創新、產業版圖、行動網路創造新商業營運模式、共享經濟、物聯網等,對台灣是有利發展,因為將來的時代是走向「少量多樣、差異化」生產或服務的模式。
邱俊榮表示,近年來台灣年輕人也開始做新創,為何這些對台灣有利呢?台灣真正的契機不是在於生產要素,因為台灣土地、水電有限,「最珍貴是台灣的創意,過去台灣的經濟結構沒辦法讓我們長期發揮,在無限變化中,台灣必須重新定位在全球產業鏈的角色,這非常不容易。」
例如在中美貿易戰中,台灣都站在舊的產業思維,去想會受什麼樣的衝擊?從短期來看,台灣的確會受到衝擊,但長期來看,可能必須想辦法掙脫牢籠,因為外在環境變化很大,必須去思考台灣在全球產業鏈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掌握新經濟發展的契機」。
他說,政府正在推動5+2產業創新發展,其實已有優勢存在,要想辦法強化這些優勢,還有一些過去沒有的、全新要開始的,例如循環經濟、亞洲矽谷計畫等。
其實,邱俊榮表示,在數位經濟的世代,生活型態也在改變,過去十年閱讀方式是書本,現在多以行動裝置為主,資源也在改變中,未來重要的資源不是水也不是電,而是資料。因此,掌握新的數位經濟趨勢及軟體,發展數位經濟就變的很重要,在美中貿易的擔憂中,應找看看是否有這樣的出路。
另外,國內外的產業結構還是有一些差別,例如歐美的品牌,包括Google、Facebook等,都是低成本、創意導向、價值評價的服務模式,而台灣的品牌,包括Acer、ASUS、tsmc等,都還是高成本、資本密集、以營收評價作為品牌,因此,台灣將來要經營品牌,方向要有一些轉變。
台灣抓得住這次轉型的機會嗎?從過去1998年的個人電腦PC時代,發展到現在數位經濟,包括資訊安全、大數據、人工智慧、API經濟、雲端運算、AR/VR等,台灣也在開發獨角獸企業(指估值達10億元以上且未上市的新創事業)。
邱俊榮提到,之前他到美國矽谷,希望引進一些國際好的加速器到台灣來,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2年養一隻獨角獸的目標。在開發新創,獨角獸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目標,因為希望新創是遍地開花,更重要的是「新創能為產業所有,能提升產業轉型是有幫助的」,獨角獸將來可能成為新創事業的標干,還是具有一定意義存在。
他認為,透過好的創新環境,來提升產業的轉型、生產力,在短期內,政府最近也提出低薪的解決方案,長期需要產業政策配合,要打造經濟新發展模式,從重視經濟成長轉為兼顧就業、創新、所得分配、區域平衡,做三大連結。
從過去生產與貿易的連結,轉向技術、人才、資金、市場的結合,這是「連結全球」,再來「連結在地」,由過去中央主導政策,轉為中央與地方合作,促進跨領域創新與跨區域整合,最後「連結未來」,以創新帶動既有產業升級與進化。
作者: substitutor (substitutor)   2018-07-09 09:48:00
與其說沒有品牌,不如說沒有技術,只會迷信品牌我也是醉了絕大多數成功品牌是靠技術在支撐,只看表面人云亦云也能當大官,好棒棒
作者: yamakazi (大安吳彥祖)   2018-07-09 09:54:00
其實跟技術無關 是沒有市場 不然阿里巴巴做電商肯定用了什麼高深技術
作者: readonly (唯讀)   2018-07-09 09:56:00
拍美腿很厲害
作者: substitutor (substitutor)   2018-07-09 09:58:00
能養出三星LG,韓國一定是幾億人口的超級大國更別說飛利浦了
作者: yamakazi (大安吳彥祖)   2018-07-09 10:04:00
小米做手機難道用了比htc高深的技術?韓國你也只喊的出三星LG 荷蘭喊的出飛利浦 要是真把韓國那套搬過來 一堆沒念好大學進不了三星的就準備吃屎除了這幾家 荷蘭韓國你還喊得出哪些公司荷蘭看起來是一個國家 但其實接壤歐陸三億人口
作者: yikaiwaii (yikaiwaii)   2018-07-09 10:08:00
Giant?
作者: yamakazi (大安吳彥祖)   2018-07-09 10:10:00
要學矽谷那套 也需要一堆菁英 台灣本土沒那麼多人才
作者: sendtony6 (TY)   2018-07-09 10:11:00
Htㄈ???
作者: hegemon (hegemon)   2018-07-09 10:35:00
電商流量一大,怎麽處理就變成一門技術了
作者: substitutor (substitutor)   2018-07-09 10:38:00
用市場當藉口就是魯蛇心態,反正客觀情況無法改變,失敗是必然,這就是你的論點拿小米舉例也是一絕,小米成功了嗎?我有說小米技術很好嗎?小米季報你要不要去看看?
作者: Huskies   2018-07-09 10:40:00
國發會都養這種人
作者: substitutor (substitutor)   2018-07-09 10:42:00
退一萬步說,B2C不是全世界,B2B品牌沒那麼重要,技術重要多了,台灣不重視技術研發,只會嘴沒有品牌,聽了惹人作嘔從你以為韓國只有三星LG,大概知道你的程度了
作者: accin (acc)   2018-07-09 10:49:00
因為沒有遠見 看看尤其日本人例如松下豐田即便技術燒錢養就有 你看看中國 但品牌呢 是有價值的品牌喔台灣科技業很多光圖號跟產品管理 一看就有極限 那公司怎麼長到超越極限的時候呢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18-07-09 10:55:00
各品牌,技術大家是能差多少.. 暑假討論區真的好亂
作者: accin (acc)   2018-07-09 10:56:00
之前美國老闆就說 他去落後國家就認豐田,松下,可口可樂之類的就對了
作者: yamakazi (大安吳彥祖)   2018-07-09 11:00:00
小米這樣不算成功 那你的成功定義只有三星飛利浦吧
作者: Sex5F (HTC)   2018-07-09 11:00:00
他是偷拍之狼那一位?
作者: justben (BEN)   2018-07-09 11:01:00
有政府介入的案子通常會GG
作者: Sex5F (HTC)   2018-07-09 11:01:00
偷拍短裙妹長腿被抓包
作者: justben (BEN)   2018-07-09 11:02:00
新創要拿錢 得通過繁文縟節 搞東搞西 TMD 又缺電又缺水又要綠能 三小的 實在太麻煩了 = =
作者: Sex5F (HTC)   2018-07-09 11:03:00
我認為拍美腿無罪,又沒拍下體
作者: justben (BEN)   2018-07-09 11:03:00
講難聽一點 Gogoro 主要就是電力網 TMD 電能政策導致
作者: ptx003c (大叔)   2018-07-09 11:03:00
台灣公司支撐不起一個品牌
作者: Sex5F (HTC)   2018-07-09 11:04:00
轉型成美腿資訊之國,順便可以學迪士尼賣周邊商品例如人妻娃娃還可以有不同姿勢現在很多動漫公司,動漫本身不賺錢
作者: yamakazi (大安吳彥祖)   2018-07-09 11:05:00
韓國有三星 荷蘭有飛利浦 台灣有台積電啊 這樣台灣應該算成功了吧 台灣養一個台積就很了不起 不然養得起十個喔
作者: Sex5F (HTC)   2018-07-09 11:06:00
光賣娃娃就賺翻了
作者: substitutor (substitutor)   2018-07-09 11:07:00
靠低價搶市佔,連賠八年,最新一季賠300億,你的成功定義還蠻容易達成的
作者: justben (BEN)   2018-07-09 11:08:00
競爭力跟商業判斷與眼光比較有關係 品牌只是其中之一台灣市場小 如何擴展規模 是政府能做的事情至於甚麼連來連去 真的不知道在連甚麼 巧連智嗎
作者: centra (ukyo)   2018-07-09 11:10:00
技術差距還是有的
作者: substitutor (substitutor)   2018-07-09 11:11:00
台積在品牌魔人心裡是看不上眼的,不然怎麼會說出瓶頸是沒品牌這種鳥話
作者: centra (ukyo)   2018-07-09 11:11:00
創意也有差 不然寶可夢手遊怎麼會那麽賺
作者: pf775 (pf775)   2018-07-09 11:22:00
是偷拍女生的那一位嗎
作者: yamakazi (大安吳彥祖)   2018-07-09 11:25:00
照你的標準來看 特斯拉也是失敗品特斯拉可是擁有你所說超棒超讚的技術 你要不要看看他累積虧損多少了
作者: PerfectID (完美埃低)   2018-07-09 11:48:00
台灣是所有先天條件都非常差的孤島,不過要發展品牌還是技術,發展任何產業都不可能成功
作者: substitutor (substitutor)   2018-07-09 11:48:00
還真的不知道特斯拉技術強在哪,自己去查查對車廠自駕技術的評價,電池也不是自己的,只是電動車做得早而已你舉的例子還真的很難符合我認為成功,有技術門檻的定義程度如此,也不為難你了
作者: bluezoo   2018-07-09 11:53:00
這位已經請辭獲准了
作者: taxuan   2018-07-09 11:56:00
AI追蹤美腿
作者: william826 (威廉狗)   2018-07-09 12:16:00
品牌這麼好做 老闆早就衝第一個 規模市場差太多別忘了借錢壓身家的是老闆
作者: cphe (魔鬼藏在垃圾筒裡)   2018-07-09 12:24:00
經營品牌這麼容易台灣就不會一堆代工廠~ 光是行銷就不知道
作者: Edge5566 (阿吉56~~~棒吉了)   2018-07-09 12:24:00
小米等一開始中國市場沒在管專利,週邊也是,看那米鍵,更不用說阿婆被抄告中國手機商還不一定贏
作者: yamakazi (大安吳彥祖)   2018-07-09 12:29:00
大概了解了你對技術的定義 你說特斯拉技術不強 那我明白了呵呵
作者: cphe (魔鬼藏在垃圾筒裡)   2018-07-09 12:31:00
市場也很重要啦~ 要不然你以為tc當初為何要強調中國品牌中國自己的軟體服務都可以關門做就是因為內需就賺翻了garmin也改中國就沒看那麼多人拆掉他的導航再打爛
作者: yamakazi (大安吳彥祖)   2018-07-09 12:37:00
apple一堆零件 組裝也不是自己的 照你的定義 apple應該也技術不強吧 台積電機台也不是自己的 所以技術不強高通應該也技術不強 因為limux和arm都不是自己的
作者: doogie (杜奇)   2018-07-09 12:47:00
錢都卡在房地產了
作者: askaleroux (FalconTW)   2018-07-09 13:14:00
荷蘭還有tomtom 跟 booking.com喔
作者: lolo0129 (QQ)   2018-07-09 13:35:00
夏普表示:你質疑我的技術? 你認為我的日本技術輸給你台灣才被只會組裝的鴻海給吃下來?
作者: SEEDA (喜德)   2018-07-09 13:36:00
缺乏完善的偷拍功能 才會失手被抓
作者: warluck (人海茫茫)   2018-07-09 13:39:00
八年遺毒啊
作者: substitutor (substitutor)   2018-07-09 13:41:00
別再紮一堆稻草人,野人現曝了,說說你認為的Tesla強在哪吧
作者: yamakazi (大安吳彥祖)   2018-07-09 13:42:00
在他的標準裡面 夏普大概技術不好 都是叫代工做面板吧
作者: tiuseensii (自由主義不可信)   2018-07-09 13:44:00
亞洲矽谷不就吱吱版的福建省政府
作者: substitutor (substitutor)   2018-07-09 13:45:00
技術優勢為本是我的論點,現在反而是你來舉一堆公司證明其重要性,邏輯前後矛盾,觀點顛三倒四,唉
作者: yamakazi (大安吳彥祖)   2018-07-09 13:46:00
好啦 我錯了 特斯拉技術很爛 所以才虧這麼多
作者: substitutor (substitutor)   2018-07-09 13:46:00
夏普本來就沒有什麼明顯技術優勢,有,也是十年前,早就被其他廠商趕上了
作者: qoo159 (0 0)   2018-07-09 13:52:00
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想做
作者: lolo0129 (QQ)   2018-07-09 13:57:00
日本經驗已經告訴技術魔人,只有技術,沒有策略一樣死的很淒慘,爾必達破產經驗人家早就講到不想講了。還有這種只會講技術的,理論上就是填鴨式教育教出來的思考模式(通常這類也會回批台灣只會填鴨式教育),來,台灣電子業缺少什麼?填充題:技術,沒有答技術的回去背誦一萬次
作者: victorly (七號)   2018-07-09 13:57:00
只會壓榨員工 員工也會把不滿發洩在產品上拉
作者: zardmih (zard)   2018-07-09 14:11:00
台灣慣老闆就是短視近利只重視cost down 不在乎品牌經營以及企業社會責任所帶來附加價值 不重視這兩樣所產生的國際競爭力跟價值打不進國際市場 再來哭台灣市場太小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
作者: substitutor (substitutor)   2018-07-09 14:15:00
我從頭到尾沒說技術是唯一,我的論點是沒有技術支撐的品牌走不遠,一直強調品牌不去重視技術是很膚淺的觀點看不懂的,刻意扭曲的,我也沒辦法
作者: LsugerI (嗯哼)   2018-07-09 15:23:00
這論點少說有10年以上了…基本上就是把別人當白痴以為自己最聰明的空洞論點
作者: substitutor (substitutor)   2018-07-09 16:03:00
比奢談品牌沒實質內涵有意義多了,更何況我沒當你白痴,別人怎麼看我就不知道了
作者: tomlucy2000 (nutella)   2018-07-09 16:54:00
缺有能的政府啦,連電能都快掰了
作者: tayuplay   2018-07-09 17:57:00
廢話
作者: chouvincent (我肥宅 我驕傲)   2018-07-09 20:08:00
無聊 台灣老闆自己OFM賺飽飽 再養一些奴隸工程師就好OFMODM
作者: lovebridget (= =")   2018-07-09 20:38:00
OFDM
作者: fallinlove15   2018-07-09 22:35:00
沒有良心 所以走不出台灣 不敢跟世界競爭 然後談品牌?
作者: rayswim (蛋白質男孩)   2018-07-10 18:25:00
台灣不一定要品牌,但一定要抱對大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