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泡沫來了?李開復示警:明年恐現AI公司

作者: cateran (雲川閒步)   2017-12-18 23:47:23
會有這種回應表示你把醫療AI的市場方向想錯了
現在大部份做醫療相關AI系統的廠商目標都是把系統賣給醫生或保險公司
而不是賣服務給普羅大眾取代人類醫生
醫師可以用AI輔助來避免自己誤診 也就是幫忙確認是否有自己遺漏掉的狀況
就像是寫程式有IDE自動提示function name或即時語法偵錯一樣
讓你工作省力一點 但最後的決定還是要你自己下
所以說不要幻想有AI後 大家可以有便宜快速的醫療資源可以用
然後醫生都失業這樣 整個醫療體系不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基本上看病的價格只會更貴 然後醫生工作更輕鬆
因為你要幫醫生攤平購買AI系統的錢
以上是國外的情況
台灣健保制度會怎麼走就不知道了
※ 引述《chengcti (版主請投我一票!)》之銘言:
: 唬爛啦 什麼AI 判讀 X 光片
: 有沒有業界經驗?
: 做過臨床實驗沒?
: 我兩年前就做過
: 最大的問題是
: 判讀出來後 還是要醫生蓋章
: 如果 電腦判斷錯誤 是醫生的問題
: 還是系統的問題?
: 所有醫生怕到時候責任歸屬問題
: 他寧願自己判讀 因為蓋章是他蓋的
: 去問醫生吧 我問十個醫生
: 十一個因為責任問題
: 絕對不會幫你遠端判讀
: ※ 引述《zzzz8931 (宅男)》之銘言:
: : 泡沫來了?李開復示警:明年恐現AI公司倒閉潮
: :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218002732-260410
: : 近來在谷歌(Google)、臉書(FB)等科技巨擘引領下,人工智慧(AI)掀起一波投資熱潮。
: 投
: : 入AI研發、投資領域甚早的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提出示警,中國大陸的AI投資項目估
: 值
: : 比矽谷高出1倍以上,確實有點過高,以融資時間約可以花18個月推論,估計明年底將
: 出
: : 現一波AI公司倒閉潮。
: : 陸媒報導,李開復日前赴美與谷歌等網路巨頭,以及Hinton、LeCun、Bengio等3位深度
: 學
: : 習領域大師交流。他表示,美國AI工業界普遍認為AI有巨大價值,但只講好的一面,因
: 為
: : 想開心賺錢,不想承擔輿論的指責。整體來說,谷歌的技術領先群雄,臉書做得更深,
: 但
: : 沒平台化意識,微軟則試著聚攏自己的實力。
: : 針對中、美間的AI競爭,李開復指出,中國的AI人才實力與美國差距不小,但學術水準
: 持
: : 續上升當中,由於中國的互聯網擁有更大量的數據,讓AI的投資機會也會更多。中國官
: 方
: : 先前宣示2030年要成為全球主要AI創新中心,加上政策執行力強,他看好中國AI的未來
: 發
: : 展,但認為肯定存在泡沫現象。
: : 李開復表示,AI投資項目估值確實已經變貴,例如中國是矽谷的1倍,矽谷又是美國東
: 岸
: : 、加拿大的1倍,雖然整體高出一倍有點過高,但是否這樣就不合理還是得看領域。他
: 指
: : 出,AI是從今年上半年才開始出現融資熱潮,以燒錢速度差不多約18個月來推估,預計
: 明
: : 年底將有一批公司會倒閉。
作者: Cger (海洋~~)   2017-12-18 23:54:00
一步一步來嘛,一次到位不可能
作者: passionyeh (等待是狩獵中最重要的事)   2017-12-19 00:16:00
其實不是機器無法取代醫師做判讀,而是醫師們一定會立各種法保護自己,延緩失業的時間五十年吧
作者: Hateson (曾經滄海難為水)   2017-12-19 00:44:00
AI要完全取代醫生喔.....50年後看看有沒有機會
作者: coware (Co-ware)   2017-12-19 01:09:00
要冷下來還早的hen nei
作者: expiate (夜露死苦)   2017-12-19 05:45:00
那是因為責任歸屬問題,不是因為醫師比較厲害
作者: AboveTheRim (尚未通過身分認證 )   2017-12-19 06:22:00
AI如果成熟到診斷率夠高 有利可圖下 會有人結合保險業來使用全AI診斷 責任歸屬理賠就給保險業精算不用擔心誰要負診斷錯誤的責任 責任也可以"市場化""成本化"轉換成價格
作者: blackacre (Black/White/Green acre)   2017-12-19 06:38:00
不太可能。因為醫療儀器的核准與否是醫師把持的。不可能沒有醫師的介入就用AI做。如果只是用便宜的護士被告的問題還是存在。美國被告可告個人跟公司,很慘的
作者: sendtony6 (TY)   2017-12-19 07:28:00
不可能給機器看病
作者: AboveTheRim (尚未通過身分認證 )   2017-12-19 09:06:00
除了台灣以外,世界其他地方的醫療貴到哭爸。除了外科比較難取代外,醫療診斷有大數據AI資料庫,診斷後直接開藥,搭配保險業精算,整個價格成本很有競爭力
作者: chengcti (版主請投我一票!)   2017-12-19 20:02:00
輔助用沒錯啊 我是回原Po有人推文說取代醫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