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庫克超完美算計,41家台廠吃定蘋果的本事

作者: starcraftiii (星海爭霸三)   2017-05-14 19:44:34
這篇到是釣出了一堆果黑
我沒有要幫誰講話
純綷是來描述事實
這種方式,不是庫克才開始
從之有年,從老賈第二次回鍋
就開始這樣的經營方式
另外零件庫存的部份
之後會從維修件,以及另一個蘋果傳統
前後兩代,不管是那一個產品線,都會有一定程度
共用零件的情況
光是維修件和當做上下代的零件使用
那些庫存零件,如果慢慢被消耗完也是很合理的
只能說果黑看到偏頗文,就高潮到濕了
也不想想自己多無知
另外
從開始有APPLE以來,他們就承諾會保留10年份的維修零件
遠望其他廠,那一家做的到的?
到現在05年的初代小白都還是有得修
庫克是沒有老賈那麼威是事實,但也不是草包一個
※ 引述《lazy321 ()》之銘言:
: 庫克超完美算計,41 家台廠吃定蘋果的本事
: 打進蘋果供應鏈,宛如貼上獲利認證,台灣就有 41 家上市櫃公司有這樣的能耐;但蘋果
: 對供應鏈的汰換也相當現實,有人進、有人出,而且馬上反映在營運數字上。
: 蘋果 2016 年財報的這些數字,不得不讓人為蘋果管理供應鏈的能力感到驚歎。這一年,
: 蘋果賣掉了價值 1,913 億美元(約新台幣 5.7 兆元)的 iPhone、iPad 和 iMac,佔總
: 營收 84%。這一年,蘋果帳上的庫存,只有 2.17 億美元,幾乎等於所有產品全部賣光,
: 蘋果的獲利完全不受庫存跌價影響。
: 根據外電報導,過去幾年,蘋果唯一一家直營工廠在愛爾蘭,原本員工只有 80 人,負責
: 生產 iMac。而根據蘋果公開的供應商資料,2016 年,蘋果是靠分布在全世界 188 家供
: 應商,創造出佔營收 97% 的關鍵商品。
: 說實話,把產品外包給別人製造,靠掌握市場和技術獲利,一點也不稀奇,但蘋果卻創造
: 出一套新的方法,不只讓外包廠商的產能、人力為自己所用,甚至連對方的技術、研發能
: 力,都能吸進蘋果供應鏈裡,現在,蘋果要拉高獲利,更需要這套高明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 。
: 蘋果的庫存為什麼這麼低?
: 低庫存的本領!
: 這些成本,讓供應商吸收了
: 蘋果執行長庫克痛恨庫存出了名,他曾說,「庫存本身就徹底是一種罪惡」,他還認為,
: 經營電子業就像賣鮮奶,一定是賣最新鮮的產品給客戶,保留大量庫存,不是無能,就是
: 懶惰。
: 到鴻海位於鄭州的工廠走一趟,你就會更了解庫克的意思。鴻海在這裡集合各種零組件,
: 組裝 iPhone,其中部分零件,是由模組廠先下單付錢,向零組件廠商購買,這時候,這
: 些零組件都還不是蘋果的庫存。
: 直到鴻海把 iPhone 組裝好之後,蘋果在鄭州付款,這批 iPhone 才變成蘋果的庫存,這
: 批 iPhone 不是坐船花一個月時間慢慢漂到美國,而是由快遞公司直接用專機運到美國肯
: 塔基州的物流中心;從鄭州工廠出貨,到送達美國舊金山的蘋果銷售據點,只要 72 小時
: 。
: 拿蘋果的主要代工廠鴻海的財報和蘋果比對,鴻海 2015 年年報顯示,鴻海營收達 4.48
: 兆元,但同期庫存約為 4,200 億元,比例約為 10:1。蘋果另一家代工廠廣達,2016 年
: 做了 9,700 億元的生意,但庫存也達到 426 億元,比同期帳上現金還多。
: 從供應商的月營收變化,也能看出蘋果供應鏈的動態。再以鴻海為例,蘋果 iPhone 6 大
: 賣,那一年,蘋果 9 月開賣手機,鴻海同年的月營收是從 8 月開始上升,在 iPhone 開
: 賣後,鴻海月營收每月增加,同年 11 月,鴻海一個月就做了 5,100 億元的生意!
: 但零組件廠略有不同,以玉晶光為例,玉晶光 2014 年月營收從 6 月開始起漲,比鴻海
: 早了 2 個月,到 10 月達到高峰。那一年,台灣出口也受到蘋果供應鏈影響,12 個月當
: 中,有 8 個月進出口貿易額較前一年成長。
: 給你甜頭的背後!
: 預付款項藏玄機,穩拿到技術授權
: 蘋果如何控制供應鏈上的廠商?大立光告玉晶光的訴訟案,給了外界了解蘋果供應鏈的機
: 會。
: 根據美國政府公布的資料,大立光告玉晶光,其實矛頭指向蘋果,大立光在訴狀中認為,
: 蘋果引誘玉晶光侵害大立光的專利權。
: 2010 年,玉晶光和蘋果簽下最重要的供應契約(MDSA,Master Development and Supply
: Agreement),這份文件大有學問,因為文件中載明玉晶光至少要準備多少鏡頭賣給蘋果
: ,還有玉晶光賣出鏡頭的價格上限。
: 玉晶光的員工會和蘋果總部採購部門負責人馬修(Matthew Leopold)討論要如何生產這
: 批鏡頭,也討論這批鏡頭的定價原則,但玉晶光和蘋果討論完之後,是用這套原則,找蘋
: 果供應鏈裡的鏡頭模組供應商決定要採購多少鏡頭,每顆又賣多少錢。換句話說,在法律
: 上,真正付錢買鏡頭,決定採購數量的是蘋果供應鏈裡的模組供應商和組裝廠。法律上,
: 玉晶光幾乎沒有直接賣產品給蘋果,因為這道法律防火牆,大立光的訴訟最終無法對蘋果
: 和玉晶光要求賠償。
: 美國媒體曾分析,2013 年時,蘋果和一家生產藍寶石玻璃的極特先進(GT Advance)簽
: 下的供應合約發現,一開始,蘋果看似大方地預付 5.7 億美元的貨款給極特,但蘋果在
: 供應契約裡,設下 4 個關鍵性的條件:第一、只規定極特公司最少和最多要供應多少藍
: 寶石玻璃給蘋果,卻沒承諾蘋果要買多少產品;第二、蘋果可要求極特加速償還蘋果的預
: 付款;第三、極特公司的部分設備會成為這筆預付款的擔保品。
: 宸鴻吃足蘋果悶虧
: 拱手將技術給對手,最終七成訂單消失
: 最後一項最關鍵,文件中規定,當極特簽下契約時,就等於同意將部分關鍵技術授權給蘋
: 果。
: 換句話說,這家嘗試新技術的小公司如果成功,蘋果會得到一家有競爭力的供應商,如果
: 失敗,蘋果也會得到技術和設備。
: 蘋果的強項之一,就是讓供應鏈的廠商;為蘋果提供最有價值的新技術。宸鴻的故事就是
: 好例子。
: 宸鴻原本是專注做收銀機用觸控螢幕大廠,因為蘋果,宸鴻開始把電容式觸控技術用在手
: 機上,當時觸控面板還是電阻式面板的天下。第一代 iPhone 推出時,宸鴻曾短暫成為
: iPhone 的獨家供應商。但很快在蘋果要求下,為了避免單一供應商的風險,宸鴻把製程
: 移轉給勝華,等於把技術交給自己的競爭對手;由於蘋果是宸鴻最主要的客戶,宸鴻只能
: 選擇配合。
: 但 2012 年,蘋果轉向內嵌式觸控面板技術,宸鴻七成訂單因此消失;2015 年,宸鴻更
: 創下每股虧 57 元的新紀錄。勝華科技 2012 年營收還有千億元,2015 年卻宣布下市重
: 整。
: 蘋果 2017 年公布的供應鏈名單中,共有 193 家供應商,和 2011 年的名單相比,有
: 58 家從榜上消失,等於每 3 家就有一家不見。
: 今年的榜單可以看出,蘋果要如何替供應鏈上緊發條。例如,今年的供應名單中,增加了
: 康達智與大立光競爭;在散熱領域,增加了雙鴻和建準;在 PCB(印刷電路板)領域增加
: 了健鼎。
: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7/05/14/apple-supply-chain-tim-cook-taiwan/
作者: hibiscus520 (周末也會笑)   2017-05-14 20:02:00
你回的跟人家酸的點有連上嗎?
作者: cajole145 (丹丹)   2017-05-14 20:40:00
回文還沒仔細看!
作者: tosay (12333)   2017-05-14 22:28:00
笑了,再看一下文章回好嗎
作者: ckp4131025 (ckp4131025)   2017-05-14 23:26:00
10年手機誰要修,根本不划算
作者: bloodrain ( Black Parade)   2017-05-15 00:05:00
外行看內行還發廢文.....哎...
作者: daywalker (請大家重視全球暖化)   2017-05-15 02:33:00
就是有人怕人不知道自己智商低
作者: failuremode (failuremoe)   2017-05-15 08:18:00
你是果果的買辦嗎?
作者: ku399999   2017-05-15 08:27:00
XDDDD 有笑有推
作者: vnw3 (圈圈圈)   2017-05-15 10:55:00
這篇到底在講啥???
作者: wtl (比特)   2017-05-15 12:42:00
蘋果後來供應鏈都是庫克在管的 就是管的好後來才變接班人
作者: xSAUCEx (索思)   2017-05-15 13:49:00
你才無知吧 庫克在老賈在位時就在管供應鏈了只是他上位後drive的更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