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OLED替代LCD至少要五年中國不再「盲目投資

作者: zxcvxx (zxcvxx)   2016-11-07 08:41:32
來源:http://bit.ly/2ebfcdE
OLED替代LCD至少要五年 中國不再「盲目投資」
近日中國·北京2016國際顯示產業高峰論壇(DIC 2016) 2016年11月1~2日舉辦,群聚全球
頂尖的顯示技術企業領袖,圍繞全球顯示產業的發展狀況、未來技術及市場趨勢交流了他
們的專業看法。
其中,對於中國OLED顯示技術何時可取代現有液晶顯示技術的替代進程,來自深圳市華星
光電公司車漢澍副總裁的看法受到關注。
他認為,過去中國政府巨資扶植CRT顯示技術,建成了八大彩色顯像管廠和八大玻殼廠,引
入113條彩電裝配生產線,孕育了很多家電行業巨頭;而2004年開始到2016年,電視顯示技
術從CRT轉向液晶、等離子,花20多年建立的中國彩電工業,如今中國的液晶顯示產業面臨
同樣這樣的險境。而現在,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國產廠商仍在不斷投入新世代線的廠房建
設,又要面對韓國三星、LG等已開始撤離液晶面板製造轉攻OLED的技術追趕的壓力。
對於中國OLED顯示技術何時可取代現有液晶顯示技術,他認為“OLED和LCD至少會並行五年
以上。”但不認可「盲目投資」。
因為,作為液晶面板行業的後起之秀,華星光電涉足顯示面板製造行業只有七年時間,目
前已經在整體產能規模上,成為中國第二大液晶面板供應商,全球排名也達到第六位,而
最新決定建造的G11項目(11代顯示面板生產線)總投資規模高達465億元人民幣,如何在
這5年時間中,實現成本回收,還要在OLED的研發、量產上時刻保持與韓廠的“安全距離”
,需要解決的問題非常之多。
因此,車漢澍副總裁說明華星光電目前的戰略部署:大尺寸上向超大尺寸發展、小尺寸向
柔性方向發展:
● 在大尺寸方面,全球每年的複合成長率是每年消耗掉一條8.5代線的規模,華星G11廠預
計2018年12月生產,主要目標鎖定在43、65、75英寸液晶顯示面板。
● 小尺寸方面,武漢華星小尺寸是進軍柔性顯示方向,準備明年在武漢上一條6代的柔性
生產線。三星明年要推出首款可折疊式的手機,預計柔性可能成為主流應用。
以上,我們看到“中國隊”華星光電對於未來市場的變化有著沉著的思考。事實上,一直
以來,華星光電同樣獲得中國政府補助。
另一家,中國”顯示器國家隊”京東方,據統計從2011年至2015年,分別獲得政府補助為
6.66億元、9.26億元、8.38億元、8.3億元和10.45億元。還有,科研補助為5.01億元、7.49
億元、6.53億元、6.58億元和8.2億元。2015年,京東方除獲得8.2億元的科研項目補助外
,還獲得了第8.5代TFT-LCD項目補助和第6代TFT-LCD項目補助。
由此可推測,對OLED新產線的投資,未來中國政府將不再進行「國家層面的大規模支援」
。因為,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資訊司處長王威偉也表示,「新型顯示器」是中國重點
推進技術領域之一,政府在國家層面大力支援新技術的自主開發能力,往上游產業加快本
地化。
作者: DontGoCMI (大家都愛李俊畿)   2016-11-07 09:25:00
政府補助啊 可憐
作者: XXXXXGAY5566   2016-11-07 09:27:00
台灣LCD產業有機會起飛嗎?
作者: amethystboy (紫晶男)   2016-11-07 09:55:00
沒有
作者: psychicaler (MOCVD)   2016-11-07 09:56:00
5年後,距離micro LED量產沒多久
作者: ilovenynyny   2016-11-07 10:08:00
下一個鋼鐵業wwwwww
作者: Luos (Soul)   2016-11-07 11:08:00
我一直以為投資就是盲目的
作者: miketk (麥仔茶^O^)   2016-11-07 11:12:00
地方政府要政績 官員要錢 怎可能不繼續投
作者: unwoman   2016-11-07 11:13:00
台廠消息呢?
作者: dcgkii   2016-11-07 14:30:00
不投資 其他人怎麼活 政府補助油水和發展 是兩回事 擋人財路
作者: ptta (ptta)   2016-11-07 15:15:00
連瀚宇彩晶都開始獲利了
作者: awer89 (Dolphin)   2016-11-07 16:48:00
與其打額的投資研發,不如等別人成功再挖角拉偷技術拼價錢中國是不是打這個算盤
作者: michael8051 (麥扣)   2016-11-07 16:51:00
就先給lg訂單然後抽單,等股價創新低,再收購就好了啊╮(╯_╰)╭
作者: jasterliang (小葉柳)   2016-11-07 20:37:00
等台灣發展技術穩定再挖人過去就好啦,那需要投資
作者: zhi5566 (協志 5566 最棒)   2016-11-07 22:43:00
對岸已經不挖台灣 改挖日 韓一陣子了 別高估雙貓等級
作者: chiefoflaw (打狗師爺)   2016-11-08 00:05:00
沒錢了就說一聲,中國倒臺灣飽
作者: wladimir (wladimir)   2016-11-08 00:34:00
不隨韓資起舞是聰明之舉。LCD在中國、俄羅斯巴西還有很大市場。穩健發展同時促進產業升級更為可取如玻璃基板的東旭光電 http://t.cn/Rfzc4zr
作者: cityhunter04 (無聊的乖小孩 )   2016-11-08 00:42:00
不挖台灣人?那我上個月怎麼還是接到,獵人頭公司要我過去的電話啊?
作者: wladimir (wladimir)   2016-11-08 00:56:00
http://t.cn/RGiWSDN 東旭光電攜巨資進軍偏光片要往產業鏈上游發展了http://t.cn/RfzVQQ3 光刻膠產業也發展起來了
作者: bluewingleaf (葉子)   2016-11-08 09:46:00
micro LED或量子點只要在5年左右可量產,OLED應該會死滿慘,尤其是壽命,OLED到現在只能說堪用
作者: ECZEMA (加油!)   2016-11-08 12:16:00
QD 有這麼快嗎? 不過 microLED 確實很有潛力 有錼創和ITRI
作者: harrison1474 (啦啦翔)   2016-11-08 12:36:00
瀚宇彩晶不是因為某國際面板大廠退出面板市場才有機會賺錢嗎? 不知道還能賺多久就是了
作者: Baggio1125 (一體兩面)   2016-11-08 20:54:00
還是挖很多台灣人 跟我一起差不多時間入職的就好幾個這裡日韓就只會出張嘴 會做事的就台灣跟大陸本地的
作者: vcx530 (vcx530)   2016-11-09 12:17:00
不可能完全取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