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w689 (台灣689)
2016-08-29 10:39:59http://udn.com/news/story/7240/1924924
雙倍薪 代工廠搶醫療人才
2016-08-29 05:24 聯合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物聯網趨勢興起,遠距離醫療需求快速增溫,不少電子業者搶食商機,仁寶、廣達等代工
廠為切入醫聯網與遠端醫療照護市場,今年開始招募具醫學背景的人才,並且開出優於一
般資訊科技(IT)工程師二至三倍的薪水攬才,以利拓展市場。
仁寶、廣達、緯創為甩開電子代工業「毛三到四(毛利率百分之三到四)」泥淖,近來積
極轉型搶攻智慧衣、遠端照護、生物科技等市場,今年可望陸續收割成果,明年開始顯著
貢獻營收,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
雖然醫療市場量能無法與消費型電子產品比擬,但客製化程度及產品單價較高,成為台灣
業者眼中的明星產業,也是代工業者轉型看好的藍海市場。
仁寶今年特別成立新部門「健康醫療事業部」,逾三分之一都具備醫療學識背景,與IT
人才合力研發產品與製造,並攜手醫療設備廠凱建、源星、摩百、大寶共同搶進商機。
仁寶去年也已宣布攜手長庚醫院成立「健康照護科技研發中心」、共同研發智慧衣,並且
斥資近五億元取得工業電腦廠安勤二成多的股權,加強醫療產品研發實力。仁寶指出,智
慧衣是未來物聯網關鍵應用,最快第三季起大量出貨,有信心五年內成為繼筆電後,集團
下一個年營收千億的明星產品。
廣達則與麻省理工學院協同研發醫療平台,力推「智慧床邊照護系統」、「遠端健康照護
系統」,提供國內外大型醫院相關產品,目前已有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亞洲大學附屬
醫院採用。
市場傳出,由廣達代工的第二代Apple Watch將設置前鏡頭,讓用戶視訊通話,並導入可
監測血壓、血氧、皮膚電位的晶片,讓穿戴式裝置的應用,從「健康」邁向「醫療」,引
發市場無限聯想。
業者透露,電子代工廠跨足醫療領域最關鍵就是人才,初期招募人才時,的確遭遇許多阻
礙,包括醫療背景人才對於電子業興趣缺缺,而且在薪資方面也有所差距。其中,薪資還
可以透過增加人事預算來解決,但興趣不高的問題則較為挑戰,可藉由建構醫療網的方式
,讓人才得以學以致用。
作者: revee 2016-08-29 10:42:00
= ="差不多時間差不多時間這些公司就會徵奴才,給錢人家自然會去,給少少錢又說是徵才
作者:
lgh095 (阿Kan桑)
2016-08-29 10:45:00老的肝硬度差不多跟鑽石一樣,要換新的肝
作者: yolasiku (我的綠卡能吃嗎) 2016-08-29 10:54:00
醫療市場可以賣很久 但研發時間也要看產品涉入健康危險等級 久的研發會到3年以上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6-08-29 11:05:00電子醫療器材生命週期耶不長吧 真正長的是第三類醫材 例如植體那類的 但這些公司都在南部
比消費型電子產品長了,但是這些代工廠也只會用消費型電子產品的研發時間來看你醫療產品的開發
作者:
Kendai (ShouldIStayOrShouldIGo)
2016-08-29 11:25:00只是做個話題炒股票 離真的研發醫療器材還遠的很..
作者: amatt 2016-08-29 11:39:00
去長庚挖角
話題炒股票+1 看過一堆電子廠跨足醫材真的是蠻外行醫療器材生命週期之所以長是因為法規/驗證/確效/風管一堆電子廠跨醫材還是延續3C模式直接把使用者當Q不管是哪一類醫材 把使用者當Q就只能淪為炒股功能
作者:
melzard (如理實見)
2016-08-29 11:52:00品管大概比照車用電子規格
作者:
BIAO (超越自己)
2016-08-29 11:54:00最多做做叫號系統吧 XD以目前有看到的,都還是停留在結合行政資料居多。
作者: yolasiku (我的綠卡能吃嗎) 2016-08-29 11:58:00
總之該倒的還是要倒
作者:
DrTech (竹科管理處網軍研發人員)
2016-08-29 12:22:00現在才在喊healthcare,也太復古了吧
我覺得醫美器材更新滿快的啊XD 每兩三年就有新的雷射
作者:
G8AJ (嗯哼)
2016-08-29 14:30:00喊一喊炒股用的啦
作者:
iosian (監督核安支持核能)
2016-08-29 16:21:00記得之前有個念醫工的版友被電子業鄉民嗆的很慘啊
作者: diarie (diarie) 2016-08-29 19:58:00
說個笑話,代工廠講創新跟研發
代工廠前陣子炒雲端大數據,結果是在代工server,現在炒醫療八成大概就是手環那些
作者:
loverpost (歡迎光臨My heart...)
2016-08-31 19:15:0022K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