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台灣EE CS最頂尖的人去處

作者: holymars   2016-06-23 04:57:16
這篇文章和推文的內容
讓我思考了很久關於教育與科技人才培育的事
在進入主題前,先說個故事..
我國中的時侯唸的就是所謂數理資優班
那種在九年國教時代還要考試才能進去的特教班
國三的時侯,考高中剛好是多元入學開放的頭幾年
國三上的時侯,全班30個人有27個已經確定會唸第一志願高中
(保送高中數理資優班,或是推甄上普通班)
所以下學期從四月開始,學校可能覺得讓這27個學生閒半年無所事事不好
就直接開始教一些高中的課程
然後那3個沒考上的呢,就直接被「編入一般班級去準備高中聯考」
嗯…當時年紀小,沒覺得怎樣
現在回頭想想,這等於是用很殘酷的手段直接毀了三個國中生的未來
要知道這3個人都是通過了至少2個標準差的檢定(IQ 130+)
才會唸數理資優班的
但是因為在更高強度的競爭下落後,小小年紀就要接受這樣的心靈催殘
回到主題來說
這個「競爭,然後把勝利者放到一起進行下一輪競爭」的煉蠱式教育
其實是嚴重的讓我國的優秀頭腦,變得平庸化、保守化的元兇
在我一路求學的過程中,看過太多同學,就這樣被制度扼殺了追求卓越的動力
因為我們過早的把頭腦聰明的學生聚在一起競爭
基本上這些第一、二輪的優勝者,都已經是百中選一甚至千中選一的佼佼者
但是其中有九成,要在摸索人生道路時
就先接受「永遠有人比你強」這個事實
每天苦讀三小時,在段考前被天才用三個晚上就輾過去
然後感受到巨大的差距和挫折感
後果是導致這些百中選一的優秀腦袋,早早的就畫地自限
同時也失去了追求卓越的動力和使命感
「反正追求卓越是那些萬中選一的天才的工作」
但說到底,唸三十小時考輸唸三小時
不過就是頭腦沒有轉那麼快,記憶力沒那麼強而已
而這兩點不過是眾多「優秀標準」的其中兩項而已
以推文為例子,選訓營和拿牌真的有差那麼多嗎?
要知道選訓營一年全國也才數十人而已
數理邏輯思考這東西,過了一個門檻後,邊際效益就遞減了
誰作代表或者誰拿牌,更多是考驗臨場反應、抗壓性、甚至帶點運氣
但我們的基本上並不重視這些「優秀的失敗者們」的心理再造
經過這樣一輪又一輪的淘汰賽,我們的國家就產生了很多「甘於平庸的優秀頭腦」
嗯…當然對慣老闆來說是很開心啦,便宜又奴的優秀頭腦,超爽der~~
但對國家長遠的創新力、進取精神的培養,是很深遠的傷害..
反而是那些競爭中置身事外的
在第二輪進到較低強度競爭的環境的
或者乾脆放棄這個變態煉蠱場去國外唸的
能培養出一些領導力、進取心、冒險精神等重要特質
問題這些人中很多人沒有足夠聰明的腦袋 (因為聰明的腦袋大多都去參加煉蠱場了)
結果就是
「老闆很蠢,什麼都沒想就進行自殺式創業」
「富二代海歸派明明就笨得可以,但是他是你上司」
台灣科技業界現在面臨的創新人才困境
有很大部份是過去二十年的教育體制造成的
當然,我知道現在的教育界是有意識到這樣的問題
然後試著要作出改變的
但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 引述《lincolnli (緣份藏在名字心中)》之銘言:
: 哈看到45171篇底下的推文想分享一下。
: 其實台灣最頂尖的人並不會輸給美國、中國。
: 不過台灣最頂尖的人卻很少聽說在搞IC設計。
: 我講講我認識的。
: 美國有3天將git寫完的。
: 112EE
: 台灣有王思博數奧金牌,資訊奧金牌,
: 物奧金牌,建中三年,一年拿一金牌,
: 這是世界第一人了。
: 高奕豪學長,數奧銀資訊奧銀,
: Stanford PhD資格考
: 近幾年來唯一的華人榜首,
: 目前在搞Hedge fund。
: 台灣Google裡有數奧金,
: 建中那班史上最強有出書的資優班,
: 有不少人在台灣Google裡面。
: 我是保送生,大一鄰近學號普化同組,
: 同組的同學大一下就跑去MIT了,
: 保送生學號都排後面,我沒直屬學弟,
: 我直屬也跑去MIT了。
: MIT media lab也不少112EE的
: 聽到的強者大多搞軟體或是搞金融。
: 近年來hedge fund正夯,
: 頂尖EECS要賺快錢的好選擇。
作者: s860134 (s860134)   2016-06-23 06:01:00
變態練蠱場XD 蠻中肯的
作者: ECZEMA (加油!)   2016-06-23 06:08:00
強中自有強中手 贏者全拿
作者: XYZ24324773 (你逆)   2016-06-23 08:03:00
邊際效應遞減是真的
作者: lancer1668 (相反狼)   2016-06-23 08:06:00
推練蠱場 自己就是在這種環境長大的
作者: javatea (齁齁)   2016-06-23 08:07:00
一針見血學生普遍比較安於現狀 很多出國的人才 很多都安於當個打工仔 ...
作者: deepwoody (快回火星吧)   2016-06-23 08:10:00
推一下 都幾歲人了還在在乎什麼獎牌
作者: agigoo (agigoo)   2016-06-23 08:24:00
作者: bab7171   2016-06-23 08:33:00
中肯
作者: ljsnonocat2 (平凡是幸福)   2016-06-23 08:48:00
其實我相信國外知名企業創辦人應該沒有到絕頂聰明頂多高於1~2個sigma 過一定門檻就夠了如這篇所提的人格特質反而更重要如果世界上成功與否光靠IQ就夠 那不就不好玩了?
作者: DrTech (竹科管理處網軍研發人員)   2016-06-23 08:55:00
民族性的問題,百年的分數教育把每代都這樣洗腦衡量人的標準就是IQ高,記憶力強,考試分數高。
作者: orzx3 (卡哩)   2016-06-23 09:17:00
推D大
作者: kclvpc (kclvpc)   2016-06-23 09:18:00
如果照這麼說 之前基測把國中生分成99個等級不是更殘酷?
作者: jeromeshih (以謹慎態度來面對問題)   2016-06-23 09:25:00
推,台灣教育體制對天才其實是一個傷害
作者: nedekwn (top)   2016-06-23 09:50:00
中肯給推
作者: Vick753 (彬彬)   2016-06-23 10:16:00
這篇見解步錯 推
作者: ABJones (聰明還是認真?)   2016-06-23 10:20:00
M 基本上就是台式教育練蠱場的延伸
作者: jesues (jesues)   2016-06-23 10:33:00
agree
作者: apley (佛渡有緣人)   2016-06-23 10:41:00
一種壞的方法,可以有百百種壞處。 不如聊聊好方法怎麼做?
作者: Iamjkc (萬年死會)   2016-06-23 10:54:00
給推 還好我都走老二哲學才活到現在
作者: cdm3201   2016-06-23 11:15:00
作者: jeromeshih (以謹慎態度來面對問題)   2016-06-23 12:03:00
其實M和TSMC都有點類似這樣,只是發揚光大而已 XD
作者: WenliYang (羊蹄嘟)   2016-06-23 12:15:00
推推
作者: ejnfu ((-. .-)b)   2016-06-23 14:28:00
我比較支持這篇,台灣人真的太多實力不差的因為這種思維被困住,很可惜
作者: DrTech (竹科管理處網軍研發人員)   2016-06-23 14:40:00
大家參考奧數最強的國家,中國,結果中國有超英趕美嗎?
作者: victorly (七號)   2016-06-23 15:11:00
考前三小時本來就比比平時三小時還有效率了根本不是天資問題
作者: ACMANIAC (請肥宅救救肥宅)   2016-06-23 15:31:00
這例子就只是 IQ 還可以,但 EQ 遠遠不夠用。
作者: jammy50605 (小刀)   2016-06-23 15:35:00
推 分析有理
作者: tony8058 (Ren)   2016-06-23 16:45:00
認同
作者: steven88995 (idiot)   2016-06-23 19:11:00
淚推...
作者: tonybin (Courage)   2016-06-23 19:56:00
是雷亞聖火星阿
作者: yeahbo (MSA-0011[Bst]PLAN303E)   2016-06-23 20:44:00
推聖火星~ >/////<
作者: prpure (風速)   2016-06-23 21:50:00
個人有不同的觀點,數理教育我覺得沒什麼問題但是國文歷史地理才是填鴨式,被西方的教育方式打趴國民素質會影響民主國家效率,但決定國民素質的是文科教育
作者: jcaosola (紙袋)   2016-06-23 23:53:00
我猜中國奧林匹亞金牌大概在為美國人工作吧
作者: st930402 (@o@)   2016-06-24 00:47:00
作者: mistystream (原點)   2016-06-24 09:55:00
作者: mybirdday (天才帥澔)   2016-06-24 10:00:00
中肯推...
作者: lanniba (爛泥巴)   2016-06-25 02:10:00
推一個
作者: Noworry (半折公)   2016-06-25 20:54:00
四大大學經驗 很多在省立一中被摧殘後 大學讀書動力比其他高中的動力還弱 但是女中的好像就沒這情形
作者: JiungSen   2016-06-26 17:2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