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為何學校不教些直接相關的技術?

作者: coolhao (?)   2016-04-27 02:03:17
我的看法是這樣:
1.
所有實務都是以理論為基礎發展而來
輕理論而重實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即使是技職體系的教育也是理論與實務並重
差別只是教育對象將來在職場上的發展不同
普通大學的學生將來可能從事理論的研究
所以 比較偏重理論的教育
而技職體系的學生將來就就被設定為以實作為主
理論部份就以實務所需為主
2.
不能因為產線上作業員的數量遠多於開發通訊協定的工程師,就不重視基礎理論教育對吧
社會上的大多數人的確不需要太多高深學術理論就能謀生
但是普通大學本來就是以專業教育為主
可以說很多人不需要多專業的技能也能謀生,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專業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3.
台灣之所以出現學校教育和業界實務落差很大的現象,是因為:
(1) 不重視技職教育,導致人才無法適得其所
(2) 大學教授實務經驗不足,教學內容跟不上業界所需
(3) 台灣理工科系的普通大學沒有實習的制度,因此學生畢業前沒有任何銜接理論和實務
的經驗
(4) 台灣業界多數的公司,並不注重研發。不看將來,只想要賺熱錢
※ 引述《ljsnonocat2 (平凡是幸福)》之銘言:
: 應該說 學術界玩法跟業界不同
: 先不討論業界的設備與學校設備不同...
: 台灣學術界著重的是 發表paper拼點數升遷
: 業界需要的可能是解issue, debug, 拼生產效率與品質提升的技巧
: 這些東西很多又不能發表paper 教授又怎麼可能會教會給學生???
: 而且很多教授根本連去業界工作的經驗都沒(當然還是不少有去過業界)
: 更別提怎麼知道把工廠的技巧教導給學生??
: 不過公司反正就是找學校好頭腦好的畢業生進來 反正很快就能學會
: 生命自己會找尋出路...
: ※ 引述《DigiTalent (Solo)》之銘言:
: : 一句話,
: : 學校教授們腦袋裝土,
: : 業界是個行動執行速度快的團體,
: : 教授們是個挺悠閒的超九晚五派,
: : 一個重視的CP值獲利與股東,
: : 一個只重視期刊發表與升等,
: : 寫過論文都嘛知道,
: : 哪來這麼多東西好研究的,
: : 研究得這麼厲害,
: : 鋼鐵人MIT早就出來了,
: : 但要說教授沒價值嗎?
: : 也不盡然,
: : 發表期刊,
: : 壓榨菸酒生也是有一套的,
: : 只能說,
: : 業界早就進化到工程數學不知道用在哪了,
: : 教授可以傅立葉級數傳授30年,
: : 學校只是思考與基本學能的養成,
: : 例如想走韌體,
: : 總不能跟老闆說:我連8051都沒寫過耶,
: : MCU是什麼?
: : 好吃嗎?
: : 老闆會要求,
: : TMD,
: : 我要你改boot-loader,
: : 教授會想說,
: : 哇,
: : 你在寫什麼?
: : 可以發表期刊耶,
: : 學術業界本來就是個兩頭蛇,
: : 就像碩士的在職生,
: : 業界來的可能不會跟你在那邊算數學,
: : 但是數術性的東西卻生得出來,
: : 教職界來的在職生,
: : 寫東西有一套,
: : 技術的東西,
: : 坦白說,
: : 弱到爆。
: : 電影看太多被荼毒了吧?
: : 這種情況是全世界都一樣,
: : 只有台灣比較爽的是,
: : 經費預算太多,
: : 有國科會在撐腰,
: : 國外的學校會比較去接業界的案子來做。
: : 結果就是,
: : 念個大家都知道的公立研究所,
: : 進業界認份一點操,
: : 再來就看八字好不好,
: : 際遇囉,
: : 台大際遇不好的也是有的?
: : 私立科大的也是有上位的。
作者: DontGoCMI (大家都愛李俊畿)   2016-04-27 03:33:00
公司百百種 為啥要交特定行業
作者: ogisun   2016-04-27 05:07:00
1,2點沒說錯 不過你第3點錯了就像1樓說的 公司百百種 技術百百種 連規範標準也是百百種 哪可能只教你特定的所以學校只能領你進門打好基礎 之後業界的專業修行就在個人了更別說很多大學教授是業界RD轉職 甚至是業界的專業研發顧問
作者: cchieh (吃飽太鹹)   2016-04-27 08:36:00
第三點才是重點
作者: yanelan (時光照片)   2016-04-27 12:49:00
第三點
作者: yuugen2 (馬英丸)   2016-04-27 13:33:00
中肯啊
作者: userman (peterchen)   2016-04-27 14:16:00
因為很多老師不會!
作者: craig (喵嗚~(づ′▽`)づ~)   2016-04-29 11:46:00
重點是你企業要什麼人才訓練自己最知道,不和學校合作訓練人才,又想要即戰力,那就出高價碼吸引人,結果台灣企業只想要便宜的即戰力,沒人去就罵年輕人不吃苦,真是頗呵
作者: teardropbox (只想一個人靜一靜)   2016-04-30 15:16:00
推這篇 學校是理論基礎 地基不穩很難久遠 台灣企業都抄短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