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title
不討論政治
但討論當選人政策其中之一為
發展國防、生技產業
國防我不熟(只知兩年前研替有去面試過中科飛彈所)
但生技感覺很有希望啊
小弟背景為機械系,碩士念115醫工,碩論 量測生理訊號跟開發量測機構
目前醫工產業老實說不好,所以我希望版友可以一起討論
(研究所的校友們大多都沒去做醫工,都是去科技業)
我對醫工產業還是有信心,希望薪水能有Mm的水準
作者:
duser ( )
2016-01-17 08:18:00還有發展智慧機械產業,工具機廠要起飛了?原po要繼續待工具機業嗎 呵呵
樓上大怎知我做工具機,若工具機能給Mm的薪資,誰想跳呢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6-01-17 08:31:00問題是台灣生技一直走的是低成本的部分 跟政府無關 是沒有砸錢做大研發的老闆 你看毛利高的那幾家每年資本支出金額多少 生技普遍是多少
作者:
jesse555 (當楓葉落下時)
2016-01-17 08:51:00都是錢的問題啊 誰燒得起阿
作者:
ziggi (ziggi)
2016-01-17 08:56:00原料藥製藥廠要燒的錢,台灣國庫應該頂不住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芻)
2016-01-17 09:25:00人生就是抉擇賭看看
作者: tkhan (腦殘綠吱吱) 2016-01-17 09:25:00
真可憐沒自己的主見,媽媽叫你做啥就做啥..
作者:
s992649 (哲儒)
2016-01-17 09:54:00拿錢研發還專利的問題,台積的led就是輸這點,在來就是薪水想高,產品利潤就要好,但賣太貴就...
新藥能成功的機會那麼低,應該都是燒錢,燒完錢也養不
扶植這種不是短期 一顆要從實驗是到市場要燒的錢也不是
活多少平民百姓.走學名藥似乎也沒多好,神隆號稱藥界的台積電,近來獲利也很慘阿.
一兩任總統能夠攤的完 更何況這是一定要出口才賺錢的東西 許多認證即使台灣pass 去歐美也是要花很長時間現在即使醫材台灣能切入的比較快還是在檢測類 但是市場還是會依大陸為主 因為歐美品牌價高 大陸量大 要找替代
在台灣研發資金較多的產品難賣,因為消費者只覺得物品只有成本價,但國外的就沒差了!!
作者: kentkao (黑色炫風) 2016-01-17 10:44:00
中科院要起飛了
不是早就有Mm的水準 可以去了麥當勞跟摩斯 正職薪水也不錯 加油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6-01-17 11:05:00你沒去看我的文章啊?
作者:
pipi1983 (放手  N)
2016-01-17 11:21:00如果電子燒不了大錢做OLED, 生技嘛甘款啦,別想太多。台灣最喜歡搞資源分散,你有我也要有,最後全台掛名生技業的各補助100萬研發經費,雨露均沾,100萬好多啊~~獨厚某一家用「政商勾結」「憑什麼」這幾句就可以讓資源被share出來,只是電子業的狀況再被複製一次罷了還有生技絕對不是化學,環團絕對不會出來鬧,也絕對用不到電、用不到水,所以沒有缺水缺電的問題~ 呵呵呵
作者:
veru (ccc)
2016-01-17 11:55:00還有就是公務員圖利財團,就算是公開招標也一樣柯屁已經作了不少良好示範
作者:
qw99992 (雪彤雲)
2016-01-17 12:21:00中科院一年才多少金費 是夠幾個人燒
作者:
ssmmss (冏~~)
2016-01-17 12:35:00當年兩兆雙星現在?
作者:
b2856088 (AdamTW會團體會員登記證o)
2016-01-17 13:50:00我想要國防武器>"<
作者:
Casio2 (Caio2)
2016-01-17 14:36:00去環保產業做卡實在,環保現在多潮,報告一出,連屁都有汙染,就要改善環境了,然後就有錢賺了
生技要是有這麼好做好賺 台積大M早去做了 還要等?
作者:
Upswing (UP)
2016-01-17 14:54:00生技又不是燒錢就穩賺 而且生技公司的規模很少超過150人不管當局者怎麼推 目前的產業生態就是短期難成規模
生技要大藥廠或是政府機構才能做,可以一直燒錢也不怕一般公司還是洗洗睡吧, 台灣燒幾百億也不怕的有幾家?
想太多了,115又不是機械本科系,有GG設備就上天保佑了
作者:
Xenosaga (22558)
2016-01-17 16:20:00要我敲你頭嗎 現實跟遊戲要分清楚 又不是小學生玩瘋子谷人家玩政治遊戲馬上可以得到報酬 你是在做什麼夢看到八卦版聖戰成功以為天父要降臨了 無薪假照放ok?
台灣貫老闆會假藉生技申請補助神隆是因為背後有統一再撐
作者: jamesgtrs (瓜瓜) 2016-01-20 00:38:00
生技研發燒的錢....你花的時間,不一定有結果台灣有哪幾家老闆肯幹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