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Apple 已成為世界上最好的處理器設計公司

作者: teras (Tera)   2015-10-16 04:50:19
http://technews.tw/2015/10/15/on-apples-insurmountable-platform-advantage/
難以逾越的平台優勢,Apple 已成為世界上最好的處理器設計公司之一?
作者 36Kr | 發布日期 2015 年 10 月 15 日 | 分類 Apple , iPhone , 晶片
你是不是認為 Apple 只是一家能夠將軟硬體完美結合的公司?資深記者 Steve Cheney 近日打破了這一常規想法,為大眾解釋了 Apple 不單單是這樣一家公司,它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好的處理器(晶片)公司之一。
自上個月 iPhone 6s 問世之後,用過的人都說它就像魔法一樣。Apple 做為一個平台公司,它難以完全掌控並且遠超它的競爭對手。
有很多 3D Touch 比其他裝置的觸感感覺好的原因,但並不清楚它到底是什麼軟體或是它裡面包括哪些重要的部份。而 iPhone 6s 呈現出不同的方式,讓你不知不覺在操控手感上感到特殊的表現力和自由感。
上周,我們從 Apple 的拆解消息中發現,三星和台積電都被委託生產不同的 A9 處理器,相同兩個晶片的設計都利用不同的過程和優化。很多人專注於他們之間的性能差異,而實際上有趣的部分是 Apple 的能力和對供應商的控制。
正像對 Apple 全面成功的有許多誤解一樣,Apple 如何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並不是從表面上就可以看到的。
Apple 晶片是強大護城河
平時人們關於 Apple 或是其矽製造優勢的談話總是令我吃驚。當 2010 年年初 iPhone 4 正式上市的時候,我寫過為什麼建立內部晶片團隊使 Apple 成為真正佔主導地位平台公司的文章。
將重心移動到晶片開發有利於說明 Apple 設置障礙,成為佔主導地位的平台公司。這意味著一個巨大的趨勢:Apple 不再是過去單一的設備或是軟體公司。
在過去的 5 年時間裡,這些障礙變得不可逾越。iOS 是最終的平台。開發者花費了大量的錢去研發它,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喜歡它。Apple 以非壟斷的方式已經擁有了整個市場的利潤。
我之前提到過平台也發揮了巨大的優勢。設備製造商(三星等)和 OS 製造者(Google、Microsoft)都沒有從智慧手機賺到錢。這簡直是一個驚人的解釋,對事物的影響很少看到。
賈伯斯最大的遺產之一就是他決定:停止依靠協力廠商半導體平台,創建一個內部的晶片設計團隊。
在 2007 年,Steve Ballmer 曾經說到一句著名的話:「iPhone 沒有機會得到任何顯著的市佔率。沒有機會。」如果學習團隊的半導體經濟學,它對設計晶片和像是和 Intel 這類公司的競爭並沒有意義。考慮到這一點,在 2007 年 Apple 就相信它可以把這件事做成。Apple 是如何在背後做設計研發並打造一個專業的團隊;晶片設計需要昂貴的費用支援,從長遠來看,如何設計出一個高性能的晶片就顯得十分重要。那麼我們今天都知道結果了。Apple 在整個智慧手機領域獲得了接近 100% 的利潤。
事實上,在賈伯斯推出第一代 iPhone 的時候,這些晶片已經顯示出性能。它幫助 Apple 打造了在自身和整個行業之間的一個巨大護城河。
最終,晶片的優勢並不經常被提起,但它卻是 Apple 垂直整合方式的關鍵要素。Android 的 OEM 廠商們可以「複製」出指紋感測器或者是 3D Touch 機制,但他們無法複製蘋果對底層晶片的把控能力。
其中一個晶片有助於評估購買和構建策略的價值優點。由於 Apple 的規模在智慧手機,智慧手錶和電視等設備會重複使用,Apple 有巨大的影響力和供應商。他們可以制定 3-5年 的計畫,決定什麼可以被許可建立、投資或是收購。它也允許 Apple 分開控制,例如設計生產兩個不同的 A9 晶片,Apple 透過提到或是下架挫敗了台積電和三星。
晶片做為各地護城河有數不清的戰略優勢:開發的保密性、超優化、供應商談判能力等。透過擁有自己的晶片設計團隊,Apple 有可能躍入其他市場。
晶片設計師只想為 Apple 工作
在過去的 7 年裡,Apple 十分看重晶片研發,據記錄顯示,它們的業績已經超過了 Inter。Apple 最性感的產品不再考慮 Inter 最新的晶片技術(如何將手機上的系統和事件轉移到個人電腦上)。
現在的情況就是那些最好的晶片設計師都不願意待在 Intel 或者 Qualcomm,他們想要為 Apple 工作,我有不少在矽谷的朋友都深諳這一點。不僅僅是因為蘋果產品更酷,還因為蘋果晶片在性能表現方面相比英特爾也不落下風。這太瘋狂了,一家設備廠商居然打造出了如此強大的晶片,並擁有數千萬用戶。
這個傳統已經成為 Apple 發展成為具有二級力量的來源:可攜式裝置做為參考平台,一開始就會使用所有晶片設計。從智慧手機市場的組建到現在供應給其他市場,Apple 公司進軍到智慧穿戴和電動車領域,他們內部團隊的優勢日益明顯。
Apple 已經準備進軍到汽車領域。但由於汽車比手機的訂單量要少,因此沒有其他的汽車製造商參與晶片製作,就會導致其成本和設計晶片的風險都比較高。Tesla 每年大約會賣 10 萬輛汽車,而蘋果在週日的首銷上,每 30 分鐘就賣出了許多台 iPhone。
Apple 目前希望可以在 2019 年推出它的第一輛汽車,那麼它該如何將它的這一晶片優勢體現在汽車上呢?最好的參考就是 Tesla,它掌控了電動汽車市場,可以為 Apple 進入這個領域提供參考意見和成功的案例借鑑。
上週,Tesla 的聯合創始人 Elon Musk 發表了一些關於 Apple 的有趣評論:
Apple 正在投資的這個方向是很好的。但汽車無論和智慧手機相比還是和智慧手錶相比都複雜的多,單單有富士康這樣的供應商是不夠的,你不能和他說:給我造一輛汽車。對 Apple 來說,汽車是一個合乎邏輯的創新項目,但 Apple pencil 和更大的 iPad 卻沒有足夠的相關性。
那麼,Apple 的汽車就是一個帶輪子的 iPad 的嗎?當然不是,像 Tesla 一樣製造汽車需要複雜艱難的工業設計及其他相關工作。Apple 在這個領域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成功。
但是,當你察看車內行動裝置的時候,會發現軟體和晶體看起來都十分的相似。很顯然,電動汽車將 100% 地依靠智慧手機的產業供應鏈,將使用和手機相同的操作系統。它們使用相同的 CPU、相同的無線晶片組,並在相同的先進行動網路上運行。
車是終極的行動裝置
這是一個假設:世界上沒有任何汽車製造商可以支持一個內部晶片團隊,除非他們也設計手機。當你理順這一點的時候,智慧手機的吸引力就會更加明顯。
這對電動汽車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最終會變成自動汽車嗎?Apple 製造的汽車可能幾乎完全使用 Apple 的晶片,運行 Apple 的軟體。其他汽車製造商可能會使用 Android 晶片,Google 對汽車進行升級,使用的是 Linux 甚至是 iOS 的轉換晶片和應用程序。
這就是為什麼在 5 月的 Re/Code 大會上,Apple 的高級主管 Jeff Williams 表示:車是終極的行動裝置。車上的所有智慧產品都來自一個行動裝置,它可以運行相同的軟體,並使用和 iPhone、iWatch 和 Apple TV 相同的晶片。
Apple 將採用金屬和塑料相結合的材質、裝配來自世界各地的軟體和硬體、並嘗試根據類型區分他們,加上工業設計、用戶體驗、市場營銷和品牌宣傳。難道 Apple 要在 2019 年 建立一個殺手級的車?是的,但真的問題是,Apple 在沒有依賴其他汽車設計製造商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推出一個基礎的汽車?
這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電池。但同時 Apple 所有的產品基本上又都依賴電池進行工作。這其實是一個信號,看當 Apple 涉及電池技術領域的時候是否有資本支出投資。當然,電池技術的投資也會服務於手持裝置和智慧穿戴裝置。
Apple 已經走上了設計無線接口(RF)晶片道路,這是一個有像 Qualcomm 這樣先進的晶片製造商的設計內部圈子,但其傳統內容可能會受到限制。在複雜性上,這些晶片和 CPU 是競爭對手。
Apple 現在設計的這些細則,將會被用到未來的行動裝置中。這對自動駕駛汽車的頻帶寬度、連接、等待時間和用戶體驗都是至關重要的物理層面的影響。
讓我們進行一個思想實驗,並在此預測未來。我們無法結束現實存在的東西,但有一點我們很清楚,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汽車會變得更加聰明的時代,它可以自主導航、自動駕駛。
而且,正如每集都會有一個不同類型的冠軍一樣,你可以打賭,下集的汽車製造商和現在的相比會有很大的不同。Google、Uber、Tesla 都會參與其中……儘管我們對 Apple 的計畫一無所知,但他們已經建立了一個為他們提供機會的平台,這樣看,Apple 也會參與其中。
================
文長, 請慢慢欣賞
看能不能釣到教主@@
作者: iosian (監督核安支持核能)   2015-10-16 07:11:00
求中文翻譯
作者: dabaishung (阿怪)   2015-10-16 08:02:00
求中文翻譯+1
作者: shter (飛梭之影)   2015-10-16 08:13:00
Sony再戰十年的時代PS2晶片不也是自己需要量身打造
作者: Ron51320 (貝貓道)   2015-10-16 08:28:00
翻譯=>Apple重新定義了處理器
作者: samwu995 (ftir)   2015-10-16 08:37:00
A9真的比工intel CPU強?
作者: TripleC   2015-10-16 08:44:00
$$$ 那邊錢多就往那邊去 關酷不酷屁事
作者: catvsdog (我不能活在沒有你的程式)   2015-10-16 08:58:00
有請母豬教主ob'_'ov為我們解答
作者: doranako (真愛無限)   2015-10-16 09:33:00
intel表示…macbook:那我也改回A9處理器可以嗎
作者: MMMB4219 (魯蛇剋星 3M哥)   2015-10-16 09:48:00
不難懂 還有人在那邊求翻譯
作者: wake7078 (KK)   2015-10-16 10:15:00
"最好"就沒有所謂"之一" 翻譯好再貼
作者: jeff94lee (Todd)   2015-10-16 10:53:00
有CPU技術真的很猛,除了高通跟Arm自己原生的CortexA系列之外,最被廣泛運用的就屬apple了。自己設計的架構搭配自己設計的軟體硬體韌體完美整合。
作者: firefrank07 (frank)   2015-10-16 11:17:00
蘋果的架構不是安謀設計的嗎?
作者: demintree ( )   2015-10-16 12:31:00
沒有吧,是license ARM 的core 不是嗎?
作者: siro0207 (希羅)   2015-10-16 12:36:00
intel有做ARM的CPU?
作者: meowyih (meowyih)   2015-10-16 13:06:00
幾行就可以寫完的東西扯這麼一大篇,版面太多了還是怎樣
作者: wcshiu (福留的精彩守備)   2015-10-16 14:36:00
intel的設計根本海放apple, apple只是花大錢下重本而已
作者: bag (一點一點走)   2015-10-16 15:17:00
這中文翻得也太悲慘 不如直接看原文吧
作者: jeff94lee (Todd)   2015-10-16 15:32:00
回樓上幾位,蘋果從CortexA9之後就沒有再用Arm的啦,他們連core都自己設計。只跟arm授權指令集。
作者: ASKA (The 羊男)   2015-10-17 08:22:00
Intel將近十年前有玩過ARM... 後來覺得沒賺頭賣掉了當時應該沒料到後來智慧型手機興起,arm架構幾乎吃光
作者: brightest (fff)   2015-10-17 23:51:00
apple自己做CPU是最有好處的 軟硬體可以共同設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