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經濟學人 戒蘋果癮 (譯文) 談鴻海

作者: mlkj (￾N )   2015-09-09 23:19:22
中譯網頁版
http://mlkj24.pixnet.net/blog/post/31071761
Economist Sep 5th 2015
機器人革命,正在深圳一個不起眼的倉庫進行,但完全不迷人。實驗室又熱又潮濕,還有
點髒。數十台巨大的水藍色設備發出嗡嗡聲,來回轉動著,來測試這些機器人在拋光、裝
配、組裝上的續航力。忘記人工智慧吧:這些不知疲倦的苦力不會自行移動,也不會邊做
邊學。
富士康台灣鴻海集團旗下的生產商,戴家鵬是富士康機器人事業處的負責人,他解釋說「
我們是一間企業」。他的節儉老闆,可不會為了沒有附加價值的浮華套件付錢。富士康說
集團內已有超過三萬具機器人,包含員工不到一百名的成都工廠,那邊有數千具機器人。
除了自行生產訂製的機器人,富士康還投資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生產高階機器人「
Pepper」(如圖)的相關部門,金額達一億一千八百萬美金。
大舉進軍機器人技術,且不只是當使用者,更成為生產者。這僅是鴻海艱苦嘗試多樣化的
其中一項事業。富士康對於提供高品質、大量生產一事上,相當拿手。這也使得他們一直
都是蘋果供應商之一,跟蘋果相關的生意,佔了這間台灣廠商約一半的收益。但這間美國
科技巨頭,正在設法減少對富士康的依賴。最高峰時,蘋果有九成的手持裝置都是富士康
生產的,現在也許只有三分之二。
所以鴻海已經在嘗試新東西。最新的努力是封測業,這個利潤不錯的領域,主要是將半導
體元件裝到產品上,比如說智慧型手環或手錶。8月28日時,鴻海宣布將跟台灣封測業者
矽品進行換股,鴻海將擁有矽品21.2%的股份,而矽品則擁有鴻海2.2%的股份。他們的協
議,主要是為了阻擾另一間台灣廠商日月光的動作。日月光打算大量購進矽品的股票,並
宣稱尚未放棄。
上個月,富士康同意投資50億美元,在印度興建電子設備製造廠 — 並未公布太多產品細
節 — 並暗示富士康可能會在印度興建更多工廠。同時傳說鴻海與日本液晶顯示器廠夏普
展開對話,可能入股夏普的面板事業,或是與夏普合資。這兩間公司在2012年時,曾談過
這樣的計畫,但最後無功而返。
里昂證券的巴拉特說,鴻海分家是有道理的。鴻海的核心事業中,有95%屬於毛利僅4%的
富士康。過度仰賴蘋果不是唯一的問題。富士康約五分之二的收益,是為固定幾間大公司
生產伺服器及網路設備,比如說思科、瞻博網路(Juniper)、惠普、華為、戴爾等。巴拉
特說,「鴻海已經最大化那些領域的市佔率了」。
但要成功地多元化,並非易事。前進封測業看似合理,但假設日月光無法拆散鴻海跟矽品
,日月光仍可能成為難纏的對手,利潤也可能下滑很多。前進其他半導體重鎮,比如說液
晶顯示器,理論上可能帶來高收益,但實際上夏普可是大赤字。工廠自動化看起來也是高
附加價值,但巴拉特認為,這間大型製造商無法為數千間小客人客製化產品。巴拉特說,
「鴻海現在只有十五間大客戶」。
然而,至少這些努力,跟鴻海的核心能力還有些關聯。其他的一些行動可就沒有。鴻海曾
在中國跟台灣,高調進軍零售業,但並沒有成功。鴻海也取得了台灣的4G執照,也許這有
助於販賣設備給電信商,但並不是那麼確定。鴻海也曾經在沒有清晰的策略下,就丟大筆
錢投資電子商務。鴻海甚至計畫生產太陽能板。
研究機構Sanford C. Bernstein的莫爾(Alberto Moel)稱這樣的努力是「過多角化
(diworsification)」,並呼籲鴻海應該專注在符合產業邏輯的領域上。他指出,鴻海「
去蘋果化」,目前取得最大的成功,就是為蘋果對手 - 小米生產手機。
作者: kitune (狐)   2015-09-10 08:43:00
最後一句是在酸嗎 幫小米跟幫蘋果 氣勢整個差很多耶
作者: yamidofu   2015-09-10 08:48:00
不是在酸,國外對小米的評價還算高
作者: sanwa (等等等等)   2015-09-11 01:56:00
跨不出製造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