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機械類新鮮人想練功?

作者: ihw (人參)   2014-10-17 06:23:19
同是機構人,交流一下,提出一些看法,看看就好...
我是贊同模具對於機構來說是基本技能,
但原PO是新人求問,這基本的技能不就是新人需要的點嗎?
當然不需要強到跟模具廠檢討到水路的布置,進點的位置之類的
模具我相信很多人知道,但成型就不一定了.(這算模具裡吧?)
基礎的還是要了解一點.
你是客人,你有問題的時候,模具廠當然會一條條介紹
我也當過新人,我覺得新人最大的問題是,連問題是什麼都不知道~~~
要怎麼讓模具廠一條條介紹?
ODM廠唬弄新人,資深工程師或是技術經理不一定會在現場
即使是Mail也不一定會看這麼仔細
事後發現了,被糾正了,新人還是被玩,沒多大差別.
其實,我想說的重點是,基礎是很重要的.(如果說想當機構的話啦).
舉例來說, 人人會畫2D,尺寸標註卻是一大學問,
也許有人會認為,不過就把尺寸標上去,那有什麼.
在標註2D的時候.基準怎麼選,關係到品保怎麼量,檢治具怎麼做.
公差的訂定,公差分析的迴圈設計的對不對,這跟加工製程和成本也有關係
良率/CPK怎麼看,這也關係到成本問題
機構不只這些,而你也不一定要每項都要很強,但至少要懂一點
你瞭解了,可以選擇往橫向發展,比如採購/SQE/品保之類的
或是繼續做機構.
品牌廠沒什麼不好,但我認為在代工廠練功練的快
看得多了,自然有別的想法,沒說機械一定要做機構.
我們部門以前有個同事,他爸是公司的副總
讓他進來我們部門,只是要讓他多看看
一年後,就離開代工廠,跑去做採購.
我的意見不一定對,但副總對的機率應該會比我高,哈~~~
另外,我還沒遇過品牌廠有機構是新人的
如果能進去,當然最好,畢竟品牌廠福利跟薪資都比較好
: 再回一篇好了...就回這一篇
: 我是機構沒錯,我覺得啦,有幾個迷思大家要想一想
: 1. 機構不懂模具可以嗎?
: 我只能說:懂產品未必要懂模具,台灣懂模具的人多,懂產品的人少
: 模具知識說真的,只是"基本的技能",
: 進階的技術幾乎都是要專門的模具工程師開發,新人不用去趕了...
: 資深的模具師傅不用3D圖,拿原子筆就可以拆模具結構了,這新人怎麼趕上?
: 模具做得更好,就算是模具界中的霸主,常常還會把專門拆模技術藏起來當自己know-how
: 特殊模具發展給誰?不就是品牌廠?因為品牌廠是客戶,有產品,有要求
: 才會需要特殊的開模方法,才會需要找到強的廠商,強的特殊模具內結構
: 技術都是發展來服務客戶的,你品牌夠大,
: 就算你是新人,模具廠十幾年的資深課長也要一條條跟你介紹
: 跟你解說哪些地方的設計,模具成本會高,量產有問題
: ODM廠就算可以呼弄新人,當品牌廠的資深工程師以及技術經理是死光了嗎....
: 品牌廠想要追求產品質感,告訴代工廠哪裡不能有分模線,不好看要跑模具結構
: 你覺得如果你是代工廠的工程師,會想什麼?
: 1. 幹這客戶是白癡嗎?超機車,這怎麼開?算了我想看看,不然另一家就要提出了
: 2. 分模線拆在這裡根本看不出來啊?叼什麼?
: 3. 其實我想到X種方法,可以拆得更漂亮,但是客戶好像只介意那一邊?不要亂提案?
: 真的按照我說的做,公司成本搞不好會提高,老闆就會說就賺不到錢了....
: 你進步多少,來自於客戶有多少要求啊....
: 而且,要做到一個零件,製程方法千百種,不能開模還是有很多方式達成
: 那根本就不是重點...真的....
: 說真的,製造成本在台廠是價值,在大品牌廠眼裡,根本只是蠅頭小利
: 人家指定要煎一塊五分熟松阪牛排,我們在思考是否能一達到五分熟就早點熄火省瓦斯
: 都忘了人家懂得怎麼買到好的牛肉,以及開間餐廳一客賣五千台幣,知道五分熟賣最好
: "只"想辦法學著怎麼看製造成本
: 根本就是台灣機構工程師根深蒂固的觀念....
: 不是製造成本不重要,而是台灣很多人懂降低製造成本(也就是前人經驗),
: 學這個很簡單
: 卻沒人懂產品設計啊....
: 2. ID下一些刁難的尺寸然後堅持己見
: ID的工作就是要做得漂亮,至少他老闆要覺得好看
: 有些尺寸堅持是因為他認為這樣才有質感
: 只要有錢,大部份東西還是做得出來
: 尺寸公差要求超小,就sorting就好了
: 成本只要客戶老闆點頭,有人給ID靠,他們當然可以堅持己見
: 工業產品還是有一大堆東西都是用研磨/配對/sorting出來的
: 量率以及產能超級差,但可以做出超精密的東西與質感
: 重點只有客戶(品牌廠)會要求這一點,他們知道要把錢花在哪裡
: 這個是代工廠永遠都不知道,只會在下班後幹譙:
: "為什麼要定這麼小公差?就客戶要求的啊,好像是XX功能比較好,我也不知道"
: "弄到後來有60%不良耶!他們又不准我們漲價,採購一直壓迫要我們交料...唉"
: 客戶ID的工作是把東西做得好看,好用,質感不錯
: 為了成本以及技術限制讓步,也是客戶自己的決策,絕對不是ID工作做不好
: 很不刁的ID,根本就不能算是真正的ID,只能說是被強X的ID....
: 3. 規格還不就是人家訂的
: 機構知道ID要什麼重點,會訂規格
: 機構知道該產品產業規範是什麼,會訂規格
: 機構知道依照產品應用的環境以及成本規劃,失效模式該在產品週期何時發生,訂規格
: 差別就是在,客戶跟你講的要求
: 還是你自己去發現要訂哪些規格的,這就是技術
: 各種規格都是品牌廠自己的機密與Know-how
: 不接觸消費者的代工廠,如何決定電源鍵要按20萬次還是五十萬次才能夠減少10%退貨?
: 多少力量才是各種目標消費者喜歡的手感?
:
作者: RoLo (rolo)   2014-10-17 13:11:00
中肯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