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高希均開砲「年輕人學歷高 卻想靠政府」

作者: rjrsdblutt (太陽)   2014-06-03 23:28:10
社會的問題就像是歷史長流中的波滔
它是時勢使然
也可能是日積月累的種種因素使然
但是最終會怎樣流怎樣走
有誰能說得準呢?
筆者很好奇的是
是所有的年輕人或畢業生都像高先生講得這樣嗎?
筆者相信未必
筆者更相信在台灣裡還是有很多年輕人在努力 在打拼
不久前,新聞才報導王品裡有位七年級的店長很努力很優秀,不是嗎?
相信這段新聞對於知名雜誌巨擘的高先生而言,應該是不陌生才是啊
至於勞工薪資
筆者就不多作評論
是非就交由歷史去評斷吧
不過憑良心講
台灣的勞資關係中
勞方是真的比較弱勢
特別是月薪不到30k的中低階層
在社會中所能擁有的資源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不管是家庭的支出或是小朋友的教養等
你可以說這個勞工不爭氣,所以只能領30k甚至不到30k
但是倘若這個家庭如果經濟熬不過來
他肯定會變成社會問題
不管你怎樣數落勞工
社會問題就是社會問題
絕對不會打折啊
日前的卡車衝撞總統府不就是一例
慶幸的是它是撞建築物
不是去鬧街上撞人啊
這就是社會問題啊
有件事也許資方應該思考一下
其實勞工對自己的報酬如果沒有一定的滿足感
那就算他做了這個工作,那他會對他這個工作盡心盡力嗎?
而且經歷過金融海嘯的洗禮
普遍的勞工對於企業能否永續是沒有信心的
所以勞工會相信自己能在一家公司裡全力服務而無裁員之憂嗎?
再者,台灣面臨著兩岸問題和全球化的潮流衝擊
企業們有做好準備嗎?
抑或是繼續cost down來提升利潤呢?
其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提升整體的營業額來獲利才是啊
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好像只有具有遠見的老闆才會想去創新作這塊
而比較平庸的業主似乎就繼續cost down,然後安居其豪宅而金屋藏其小三,享其利潤
再提到台灣的教育
說白了,台灣的教育也是在政治角力下的政策使然,不是嗎?
當然在這過程中,或許也是有許多教育的學者或教授,在為國民教育努力
所以筆者也不敢斷然就說現前的教育是絕對的對或錯
因此這一切的種種,恐怕也就不能說辦個小座談會就可以評論吧
另外
筆者想提一個問題
教育的目的是甚麼?
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出一個人才給企業用嗎?
希望鄉民大大們想想這個問題吧
※ 引述《gioiechang3 (錢(即貨幣)只是數字.....)》之銘言: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716886.shtml
: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2014.06.03 07:29 pm
: 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今天重話批評,很少有國家像台灣,年輕人普遍教育程度那麼高,
: 心裡卻還是想靠政府。一方面嚴厲批判政府,另方面又希望政府完成所有事。台灣可說是
: 全世界對政府要求最多,人民卻最不願意參與奉獻的國家。
: 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說,台灣教育發生兩個問題,一是學用落差、二是學位貶值,很多
: 參加學運的學生,都是社會工作系,對未來就業充滿著挫折感。許多企業心目中,大學生
: 就是以前的高中生,碩士生就是以前的大學生。
: 台灣師範大學今天舉辦「企業教育高峰會」,這場會議由立法院長王金平、金仁寶董事長
: 許勝雄共同發起,邀請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信義房屋董事長
: 周俊吉等企業家參與座談,替台灣教育把脈。
: 高希均指出,國立大學畢業生整天抱怨只領22K,但假如工作待遇很低,大可不要接受,
: 畢竟社會上不是沒有比22K更高的薪水。畢業生卻成天怪政府,怎麼都不怪自己不努力?
: 高希均認為,22K究竟算不算低薪,要看市場供給和需求決定。他舉例,如果一份工作開
: 出18K,還是可以找到人,就不是低工資。但如果開出15K,都沒有人願意應徵,那就是低
: 工資。
: 魏啟林說,當年他在台大國際企業研究所擔任所長時,學生畢業後都還沒有任何經驗,起
: 薪就有45k,現在畢業只剩下35k,更何況這幾年通貨膨脹相當高。他認為,企業突破需要
: 創新人才,教育機構要培育出可以重新讓台灣站起來的人才,學生應在學校先準備好能力
: ,畢業後才能成為企業願意投資的人才。
: 工業總會理事長、金仁寶董事長許勝雄表示,培育人才要立足台灣、顧及全球。全球化以
: 後,社會和國家均遭到很大挑戰,很多國家的失業率已高達二位數以上,希臘等國每兩人
: 就有一人失業,年輕人的未來需要克服和面對非常困難的環境。
: 學生:政府不要站在資方一邊
: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 針對高希均批評年輕人領22K,只怪政府卻不檢討自己,擁有高學歷但只想靠政府。多名
: 學生無法認同,台灣大學工會秘書長林凱衡說,台灣勞方的薪資議價能力遠低於資方,政
: 府與財團聯手壟斷勞動力價格,才會出現22K這種低薪。年輕人並非想要靠政府,而是希
: 望政府不要和資方站在同一陣線。
: 台師大學生會會長林偉強說,22K究竟是不是低薪,在每個人心中有不同標準,依台灣目
: 前物價水準,22K頂多只能餬口。年輕人領22K的結果,就是大老闆愈富、下位的受薪階級
: 愈貧,成為難以停止的惡性循環。
作者: WenliYang (羊蹄嘟)   2014-06-03 23:30:00
推 教育是一國之本 台灣現狀..........
作者: brightest (fff)   2014-06-03 23:45:00
cost down 能賺 創新可能賠錢 選哪個?
作者: hono1 (hono1)   2014-06-03 23:57:00
無論如何 賺的都是老闆 政府不把關 永遠沒結果
作者: gn01216674 (Dog)   2014-06-04 00:06:00
重點不是創新或costdown 賺錢的都是那些costdown的重點是賺了錢有沒有給員工
作者: lngagg (lngagg)   2014-06-04 01:14:00
老頭手上握著公司股票,根本不想稀釋股利幫員工加薪像是林百里每年股利笑哈哈,員工尾牙吃麵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