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解密附中潮/高中併入大學真助攻還是吃豆腐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23-08-11 18:30:10
※ [本文轉錄自 AfterPhD 看板 #1arWs9Qx ]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看板: AfterPhD
標題: [新聞]解密附中潮1/高中併入大學真助攻還是吃豆
時間: Fri Aug 11 18:29:25 2023
解密附中潮1/高中改隸併入大學 真是助攻還是被吃豆腐?
NOWNEWS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2023-08-11 17:30:00 |2023-08-11 17:30:34
今年掀起高中改隸大學的「附中潮」,歷經10年協商,國立台南高級工業學校8月1日正式
改隸國立成功大學,更名為「國立成功大學附屬台南工業高級中等學校」(成大附屬南工
);新竹高中、新竹女中也在今年紛紛傳出要改隸清大、陽明交大,備受爭議。為什麼越
來越多高中想要改隸大學?「強強聯手」究竟是讓高中升級還是降格?《NOWnews今日新
聞》解密近10來改隸附中的源起與隱憂。
附中潮集中六都 竟是為「躲地方公婆」?
近10年來,台灣教育界出現高中改隸大學「附中潮」,《NOWnews今日新聞》爬梳資料後
發現,這些附中多集中在六都,而啟動討論的時間恰恰都落在2010年五都升格(除台北市
)、教育部定調六都高中職要在2012年8月全面改制市立之後。
國立中壢高中是在2011年起討論改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大里高中、台中高農2012年討論
改隸國立中興大學;2013年則有國立台南高工、國立桃園農工、國立花蓮高中等討論改隸
國立大學。
據了解,這一波改隸大潮源於十二年國教的推動,教育部認為國教屬於地方管轄,因此定
調將國立高中職改制市立,但改制後就得由地方負擔經費,自然遭受強烈反對,許多直轄
市反映,在未爭取到足夠經費前,不會貿然接受改隸。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高中職委員會主委林金財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
新北市在2013年開了第一槍,將市內國、私立高中職校管轄權,由中央改隸為新北市政府
,再來是台中市於2017年、桃園市於2018年完成改隸,台南市、高雄市財力為六都之末,
至今都不想承接市內國立高中職,而教育部目前持被動立場,唯有直轄市願意接收,才會
處理移撥事宜。
高中職為何不想被地方收回?大學端圖什麼?
教育部國教署前署長、台北市立大學名譽教授吳清山透露,改隸看似只是改名,影響不大
,實則在經費和教師員額等都會變動,許多高中職擔憂直轄市財政不若中央好,改隸直轄
市後,不僅經費、員額變少,還管得多,畢竟教育部「天高皇帝遠」,改隸直轄市後,高
中校長還得去市議會備詢,對於官員、民代干預校務,不勝其擾,因此紛紛在直轄市要收
回納管前,「未雨綢繆」找好下家,以維持國立身分,還能獲得大學端的額外財源與資源

此外,他還提到最主要目的就是校地得以延伸,像教育部、經濟部近年來補助大專校院及
技術型高中更新教學設備,許多大學因為空間不足、無法放置大型機具,就會想放置在附
中;另外就是想把影響力延伸到高中端,趁早綁定優秀學生,成為未來生源,並讓大學端
的教育學院、師培體系學生有地方實習。
少子化、108課綱上路 加快改隸速度
少子化海嘯襲來,大學、高中招生皆面臨挑戰,不少大專校院以落實社會責任、人才培育
向下扎根、提升兩校競爭力為由,積極爭取併下高中職;而高中職也想要提升位階與排名
,再加上108課綱上路後,高中端被要求開設多元選修與特色課程,許多高中職看中大學
會挹注經費、資源、師資、協助開課等,而自願改隸大學。
教育部為了推廣海洋教育、培育人才,促成基隆海事2020年起改隸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附屬基隆海事高級中等學校」(海大附中), 並辦理由高職接軌大學的海洋人才培育專
班,除按108課綱規定開設部定課程,另開設「海洋科學導論」與「海洋工程科技導論」
校訂必修。
改隸附中不理想 排名未變、被吃豆腐
大學與高中職結親,最大的意義就是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檢視幾所改隸學校後
發現,中壢高中改隸後的招生排名並無變動,在公立學校排名仍維持第2名,國立大里高
中在2014年2月改隸為國立中興大學附屬高中,雖獲得經費補助與師資,但招生排名仍維
持第3志願。
除了排名之外,吳清山說,大學與高中職結親,其實是大學方比較佔優勢,畢竟隸屬後的
主控權在大學端,若沒有喬好,高中職容易被「吃豆腐」。教育部在2005年發布國立高中
改隸國立大學附屬學校相關要點,提到教育部審查時會評估改隸目的、教育實習、地理環
境、資源共享、學校類型、經費編列、是否與教職員工生及校友等建立共識,以確保改隸
有可行性、必要性且雙方互惠。
但是,彰師大附工屬於早期、在1984年就改隸的學校,當時的法規保障不足,就曾發生過
問題,一名教師指出,改隸後只是名字改變,附工一點好處也沒有,不僅沒有獲得經費,
師生還不能使用彰師大資源,連圖書館都進不去,但彰師大隨時都可以來借教室,「有被
吃豆腐的感覺」,所以教師曾在2009年抗議要脫離,之後彰師大才釋出善意、共享資源,
現在不但能使用彰師大圖書館、游泳池等硬體設備,師培生也會進來附工協助英語教學,
「算是走過一段磨合期」。
強強聯手 高中獲得更多經費與資源
改隸要點修正幾次後,規定國立大學「得」補助附中每年經常門經費5%,若一所高中每年
經常門經費為1億元,變成附中後,大學要額外補助500萬元,該規定在2022年修正為「應
」,代表自此後改隸的附中,除了教育部補助外,一定能拿到大學端的經費,這對高中職
來說極具保障與吸引力。
北科附工代理校長莊士鋒說,雖然2016年改隸時未強制規定大學端挹注經費,但北科大當
時即承諾每年補助附工300萬元經費,提升學校軟硬體設備、辦理招生宣導、提升學生學
習成效等,皆有顯著的成果。
另外,現行規定的5%僅為原則,大學端也能給更多,像成大就願意給予成大附屬南工超過
5%補助,每年挹注2500萬元經費,其中500萬元用於獎學金及校務發展,2000萬元協助更
新教學設備、發展產學合作、教務發展等。
近10年改隸的學校,也在相關要點保障下,獲得更多大學端的資源。像是北科附工改隸7
年,兩校互動密切,北科大在附工設有管理學院資訊與財金管理EMBA專班,提供桃園地區
學生就近取得碩士學位,北科附工亦協助北科大五專部智慧自動化工程科學生基礎實習課
程,提供實習場域及師資。112學年起成大附屬南工的學生可修習成大開設的「模組化課
程」;成大也會協助成大附屬南工設立「實驗教育班」,將以「程式設計暨晶片開發應用
」為主,支援師資、課程規劃;兩校教師也將分工合作申請研究計畫,共同發表研究論文
,甚至與企業產學合作,發揮綜效。
https://www.nownews.com/news/6225186?utm_source=recommend&utm_medium=RWD
解密附中潮4/自辦附中難度高!台大無意願、陽明交大想撿現成
NOWNEWS
高中改隸大學附中,若談得好,對雙方皆有益處。但近期改隸案,皆可看到校友反彈,新
竹女中校友就很反對被併入陽明交大,而發起連署,更有反對者認為,若大學研究、教學
量能充足,何不自辦附中,併下第一志願是想撿現成?另外,台大最近也被地方點名,應
在竹北分部校地設立台大附中,以緩解新竹縣日益擴張的就學需求。全教總高中職委員會
主委林金財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表示,自辦附中難度高,要買地蓋房、聘足
人力,一切從無到有打造,除非是有強烈且明確的師培、研究目的,否則大多數學校寧願
找教學理念、性質相近的高中改隸,較經濟實惠。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中成立於1947年,是台灣第一所附屬中學,也是台灣第一所國立
高中;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中由敎育部、台北市政府和國立政治大學共同籌劃設立,自
1998年開始規劃,於2005年完工,為台北市繼師大附中後的第二所國立高中。兩校皆是因
應地方就學需求而設立。
近期竹縣人口持續擴張,就學需求增加,新竹縣國中畢業生每100人有30人無法就近入學
,比例達28.69%全國最高,116學年度將面臨高中入學人數遽增問題,因此地方也在今年
傳出,要求台大在竹北分部校地設立台大附中的聲浪。
新竹縣長楊文科日前指出,台大以「實質無償」取得竹北分部22公頃校地,目前只蓋1棟
碧禎館,隨著竹北市人口增長,地方要求閒置校地設立台大附中,讓學生能就近入學,要
求台大移撥3至5公頃給縣府興建高中。
拒當「陽交附女」連署發起人、新竹市議員廖子齊說,竹竹苗區域最欠缺的是中段學校,
已經困擾地方蠻久,在新竹女中屬於第一線學校的狀況下,改隸於陽明交大,無助於地方
教育資源升級與改善,若陽明交大真有心回饋地區,應選擇第二線學校改隸或是自己再成
立一個學校,才是真正對地方有幫助。
林金財說,自辦高中和改隸高中相較,大學與高中的合作會更緊密,從無到有,連校風都
自行打造,願意傾注更多資源,且由教授治校,「自己人」更好講話。
彰師大附工於1984年改隸,教師曾因感受不到資源挹注,改隸沒有比較好,還被大學吃豆
腐,在2009年抗議要脫離。一名教師認為,自辦附中沒有改隸前後的差別,教師感受不到
差異,也不會出現這樣的衝突。
據了解,台師大附中主要經費來自教育部,並保有財務獨立,但近年附中有多起大型修繕
案,台師大都會提撥工程款,附中也能於台師大參與「國立台灣大學系統」享用借閱書籍
等資源,另外,附中音樂班、美術班等亦可由台師大教授支援。
林金財指出,自辦附中難度極高,要買地蓋房、聘足人力、承擔龐大的人事成本,通常大
學具備教程和教育學院,有教育實習、實驗及研究需要,才會較有目的與意願,從頭打造
一所中學。
台大副校長張上淳在地方會議中,以台大未設有教育學院,無法培育中小學師資為由,設
立附中恐「力有未逮」,婉拒地方要求,但承諾願意將大學資源提供給新竹縣轄內高中,
希望透過課程先行方式,協助提升高中教育品質,增加學生競爭力,在在顯示沒有教育學
院支撐,大學找不到從無到有創設附中的必要性。
https://www.nownews.com/news/6225230
解密附中潮2/拒當「陽交附女」!竹女改隸吵什麼 懶人包一次看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2023-08-11 17:30:00 |2023-08-11 17:31:00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近日邀請新竹女中改隸附屬中學,引發校友強烈反彈,認為簡稱「陽交
附女」不好聽、不滿該案未充分討論,發起「拒當陽交附女」連署,累計達5000人連署,
並於今(11)日遞交連署書給竹女、教育部,相關爭議延燒1個月、甚至升級至中央,究
竟竹女改隸在吵什麼?《NOWnews今日新聞》整理竹女改隸陽明交大爭議懶人包,帶您一
次看懂。
7月7日傳出改隸消息
媒體於7月7日報導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近來分別找上新竹女中、新竹高中洽談,爭
取將兩校改隸為附屬中學。
新竹女中證實於6月30日召開校務會議提案討論通過,同意辦理後續改隸程序。新竹高中
則說,目前校內對於「改隸」的議題,僅止於討論,尚未有進程安排。
7月24日傳出陽明交大啟動工作小組、改隸校名曝光
媒體於7月24日報導,陽明交大啟動「新竹女中改隸陽明交大附設中學」21人工作小組,
將開會擬定「合作備忘錄」及「可行性、必要性、效益評估報告」,而新竹女中改隸陽明
交大後的校名,考量新竹女中明年將慶百年,會保留新竹女中原校名,暫訂為「國立陽明
交通大學附設新竹女中」。
竹中校友發聲反對
新竹女中校友、新竹市議員廖子齊表示,新竹女中明年就是百年校慶,校方卻送出「滅校
」大禮;新竹女中校友會成員的新竹市前市議員李妍慧說,若變成陽明交大附設女中,恐
怕沒有第二個一百年,看不出竹女改隸後,有什麼明顯的好處跟優勢,改隸於特定大學之
下,反而喪失獨立性,增加排他性。
7月28日上午校友發起拒當「陽交附女」連署
廖子齊等9位校友於7月28日,發起拒當「陽交附女」連署,不滿竹女改隸過程未知會竹女
全體學生會與全體校友會,更沒有就竹女改隸陽交大之必要性、可行性作詳盡的分析與說
明,反對改隸的黑箱流程,並成立臉書粉專,關注合併進度。
7月28日晚間陽明交大、新竹女中發聲明致歉
陽明交大和新竹女中7月28日晚間發表聲明,強調改隸還在初步討論階段,造成社會紛擾
向大眾致歉,初步的校務會議中已包含校友代表、學生代表與家長會代表,兩校未來的合
作討論也會包含更多校友代表與家長會代表的意見,最終結果都是具有「竹女代表性」,
強調並非「黑箱不透明作業」。
立委呼籲暫緩
隨後,立委邱顯智、賴香伶、林思銘等人呼籲竹女放緩合併腳步,與各界要有更多對話、
聆聽學生意見,清楚說明利弊得失,再決定未來走向。
8月3日關鍵校務會議記錄出爐
反對竹女改隸附中臉書粉專8月2日發文控訴,竹女在6月30日校務會議前,未廣泛徵詢校
內外意見,且竹女官網上的校務會議紀錄還停留在1年多前。
竹女8月3日便在學校官網放上111學年度校務會議紀錄,包括陽明交大說明合校構想;5月
26日陽明交大來函正式邀請;6月30日校務會議紀錄,討論陽明交大邀請竹女改隸為其附
屬高中案,附上21人工作小組名單與工作紀錄等,而在最後表決環節,與會的143人中,
有90人贊成同意研議後續改隸程序。
8月9日陽明交大表示簡稱為「竹女附中」
對於外界稱學校改隸後,簡稱為「陽交附女」不好聽,陽明交大高層指出,沒有這回事,
實際上討論的校名簡稱為「竹女附中」。
8月11日校友赴竹女、教育部遞交連署書
拒當「陽交附女」連署達5000人附議,校友號召大眾於8月11日赴竹女、教育部遞交連署
書予新竹女中校長林桂鳳、教育部代表。
https://www.nownews.com/news/6225191?utm_source=recommend&utm_medium=RWD
解密附中潮3/「大學求娶高中」要嫁嗎?10年結親分手一次看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2023-08-11 17:30:00 |2023-08-11 17:31:24
近10年受少子化影響,高中職、大學招生日益艱苦,再加上高中擔憂被地方收回,紛紛「
搶嫁」國立大學,盼能得到師資、課程及經費的支援,增加招生競爭力;大學端為了增加
校地、鞏固優秀生源,也樂意花千萬聘禮「求娶」,但能否順利成親,還得看各校造化,
《NOWnews今日新聞》帶您一一盤點這些年完成改隸與破局的案例,以及改隸過程中的各
種考量與困難。
今年掀起高中改隸大學「附中潮」,國立台南高級工業學校歷經10年協商,終於在今年8
月1日正式改隸國立成功大學,更名為「國立成功大學附屬台南工業高級中等學校」(成
大附屬南工),每年將獲成大2500萬元經費補助。
新竹高中、新竹女中今年傳出要改隸清大、陽明交大,備受關注,其中新竹女中校友不滿
校方片面倉促決策、推動過程黑箱,反對改隸,相關爭議延燒1個月;台北市大理高中也
傳出將隸為台北市立大學附屬大理高級中學(市大理中),已送件、盼明年掛牌。
再往前算,12年國教上路後,為吸引學生就近入學,高中職急需均質化、優質化,自2013
年起陸續有中央大學、中興大學、高雄餐旅大學等和高中職成功締結聯姻;桃園農工2016
年改隸為北科附工,創下國內技職教育史上高職和科大合併首例,每年獲北科大300萬元
經費補助;基隆海事則在教育部促成下,於2020年改隸海洋大學,成為海大附中,盼推廣
海洋教育、培育海洋人才。
高中職「附中化」成為趨勢,近10年不少大專校院基於落實社會責任、培育人才、提升兩
校競爭力等理由,爭取併下高中,但有些高中會考量校友反對、併校後要更名、效益不大
、失去自主性等因素,不見得願意。
除了竹女 這些附中也被校友反對
國立中壢高中在2013年正式改隸國立中央大學,成為「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
(中大壢中),討論期間也遭遇過中壢高中校友、師生強烈反對,擔憂創校70年的壢中,
走入歷史,學生則擔心併校後,社團、班聯會組織、舉辦傳統活動權益受到限制,當時也
將連署書送至教育部,最後兩校考量校友對學校的情感,在不改變校名的前提下合併。
成大附屬南工討論合併期間,台南高工校友也擔憂南工被「消滅」,但後來還是成功改隸
;前台南高工校長王榮發曾受訪指出,成大原本要合併台南一中,談到快要成的時候,南
一中校友會反對,胎死腹中,成大才找到南工談合併。
改隸不容易 法規、經費、效益不彰考量多
對於成大附屬南工為何花10年協商,才成功改隸?成大副校長李俊璋接受《NOWnews今日
新聞》採訪時表示,兩校在2013年校務會議即已通過合併意向,在當時是職校併入國立大
學首例,有很多法令、合作細節須琢磨,花了一段很長的時間,直到3、4年前才送教育部
審查,又歷經6次初審會議,終於在今年3月13日正式核定通過改隸合併案。
國立花蓮高中與國立東華大學合併案同樣談了快10年,最後在2021年破局,花蓮高中校務
會議決議暫緩併校案,東華大學將尋求其他學校合作。
花蓮高中表示,暫緩主因是教育部認為兩校合併必要性與可行性有待商確;再來是大學端
經費需補助5%,約需900萬元,對東華大學是一大負擔;第3個是合併案附帶花中需成立原
住民實驗專班,對花中教師負擔影響甚鉅。而兩校自2013年談合併時,花蓮高中教師也擔
憂名稱會不見、失去校長遴聘等自主權。
但全教總高中職委員會主委林金財認為,主要是花中沒有被地方縣市收回的壓力,且身為
花蓮第一志願,學生升學的首選不會是東華大學,改隸效益不大又曠日廢時,才會興致缺
缺。
竹女校友除不滿改隸過程黑箱外,並認為改隸後「資源挹注將變多」之說,並無明證,看
不出改隸效益,學校多了上級單位,勢必影響校務運作與決策機制的進行,失去自主性。
https://www.nownews.com/news/6225194?utm_source=recommend&utm_medium=RWD
作者: qwe123456460 (寂寞不寂寞)   2023-08-13 00:01:00
推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