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多買一本書都不夠的學費調漲 能讓台灣高教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23-07-02 17:22:35
※ [本文轉錄自 AfterPhD 看板 #1aeK6ekp ]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看板: AfterPhD
標題: [新聞] 多買一本書都不夠的學費調漲 能讓台灣高
時間: Sun Jul 2 17:21:42 2023
凍漲18年後首度鬆綁...多買一本書都不夠的學費調漲 能讓台灣高教打國際賽?
2023-07-02 13:33 遠見/ 文 / 胡華勝
每年國內民眾討論著世界大學排名,沒看到的是台灣高教實力快比不過歐美中!今年通
膨年,當西方國家紛紛調漲學費,連中國大學也跟進,反觀台灣18年「凍漲」後,今年鬆
綁學費調整幅度,竟連一本教科書都買不起。為何台灣高教正因此掉入下流陷阱?
隨著9月的新學期即將到來,包括美國、澳洲、英國,甚至是對岸的中國等地的大學紛紛
宣布將自新學期起調漲學費,將辦學的成本反應在學費上。其中,英國牛津大學將調漲
13.41%、澳洲墨爾本大學調漲7.11%、美國哈佛大學也有3.06%的調漲。令人望其項背
的,中國公立大學學費調漲幅度最高54%,若以排名前十大的上海復旦大學來看,將調漲
學費25.23%。
反觀台灣,大學學費已經有18年都沒有調漲。今年教育部雖然首度鬆綁,但鬆綁的幅度僅
有0.53%,也只有國立中正大學、國立聯合大學、南亞技術學院及南開科技大學等4所大
學提出申請。換算下來,每學期學費最多調漲159元至265元,以目前教科書價位來看,可
能連一本書都買不起。
調不多還要被羞辱,乾脆不申請
今年好不容易鬆綁的學費調漲申請,為什麼只有4所學校提出?是否正因這0.53%的學費
調漲天花板,讓我國大學龍頭國立台灣大學,連申請都不想申請了呢?
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直言「不能漲學費太可憐了」,分析大學不想送件調漲學費的理
由,覺得能調的不多,又要準備許多資料,甚至被羞辱,這恐怕才是多數學校的心聲。
放眼對岸,以調整幅度不算大的上海復旦大學為例,學費調漲25.23%換算下來是人民幣
1640元(約新台幣約7085元),至少算是有感的增加。
事實上,中國對高教的重視反應在經費上,今年不僅開放各省市自行調漲大學學費,同時
,政府投入在公立大學的預算也創歷史新高。也就是說,學校除了有學費調漲的大把挹注
外,還可以從政府那獲得大筆經費補助。
大學排名與高教經費息息相關
以上海復旦大學來看,今年獲得的教育經費有178.69億人民幣(約新台幣767億元)。
排名第一的北京清華大學更是驚人,獲得的預算有410億人民幣,是上海復旦的2.3倍以上
。排名第二的浙江大學拿到309億人民幣、第三的上海交通大學也有265億人民幣。北京大
學拿到222億人民幣,合計獲得超過200億人民幣的補助的有4所大學。
獲得補助超過150億人民幣的則有中山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山東大學、同濟大學、武漢
大學等5所。獲得超過百億人民幣的合計有11所。擠進百億俱樂部的學校就有20所。
然而,台灣大學2023年政府資金投入、學費收入及各種業外收入等總收入,全部加總也只
192億元,僅有北京清華大學(1760億元)的1/9。
解套大學收入需從法規著手
魏佳卉以2023年《英國泰唔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做比較,北京清華大學抵名第16名、上海復旦大學第51名、台灣大學排名落後到187名
。由此可見,世界大學排名與高教經費投入息息相關。
高等教育有6大經費來源,包括學雜費、推廣及產學合作、受贈收入(捐款)、投資附屬
機構收入、利息收入及國家補助。
這些經費,直接影響校內養才與留才的資源。過去10年,台灣已經有不少的大學教授、副
教授被中國挖角,其基本起薪都有2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85萬元)。
國立中正大學校長馮展華則指出,目前大學學費是配合國家政策,對特色大學來說,經費
多寡,常是持續發展特色大學的關鍵。
以國外來說,很多私立大學發展得比公立好,關鍵就是學費沒有受限。此外,大學也是支
持地方發展產業重要的助力,新竹能發展成高科技產業重鎮,靠的是清大及陽明交大。嘉
義目前要發展科學園區及6個工業園區,不僅需要人力,還需要高級人才。
無論如何,魏佳卉直指,高等教育投資是國力投資,對世界各國而言是十足的軍備競賽。
2023年我國高教預算為1036億元,短期內要增加高教預算有難度,必需從法規上鬆綁,擴
大大學收入來源,學費調漲,確實是立即可行的辦法之一。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7272752?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