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重點領域條例讓大學成企業獲利工具!」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21-04-18 17:41:46
※ [本文轉錄自 AfterPhD 看板 #1WU_xMYl ]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看板: AfterPhD
標題: [新聞] 「重點領域條例讓大學成企業獲利工具!」
時間: Sun Apr 18 17:41:40 2021
「重點領域條例讓大學成企業獲利工具!」師大教授:學生無償勞動更普遍
風傳媒 吳尚軒
2021-04-18 16:11
日前《國家重點領域產學條例》(重點領域條例)於立法院逐條審查通過,擬開放大學與
企業合作設置獨立學院,目前並擬以半導體領域先行;對此政大勞工所教授劉梅君擔憂,
若由國家為特定科系背書,學校裡恐會出現菁英階層;台大電機系教授吳瑞北也表示,尖
端產業確實面臨人才問題,但不贊成以「校中校」處理,台灣不缺培育高階技術人才的辦
法,但更缺文化藝術人才,人文藝術教育才更應該鬆綁。
《重點領域產學條例》草案日前於立院教文委員會完成逐條審查。該法案開放國立大學與
企業合作,由企業出資加上國發基金,於校內設立獨立學院,並以獨立人事編制、財務設
置2至3個碩博士班,而在入學資格、學位授與及人員聘用上,則排除《大學法》、《教師
法》、《學位授予法》等法規規定,擬先以半導體學院為主試行,再逐步放寬至各國家重
點領域。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18日就此邀集各校學者舉行論壇。台大電機系教授吳瑞北呼籲,推
動重點領域時,不要忘記產業是多面性,獨尊一個領域會產生排擠效應,《重點領域條例
》現在規定1校設置1學院,等於讓1校獨尊1個領域,且此做法完全忽略中小企業,呼籲既
然可以放寬合作,就把中小企業跟學校的合作也放寬,如產學合作、推廣教育等大學自籌
收入可以不列入校務基金。
台大電機教授:不需動國發基金,半導體公司錢會不夠?
吳瑞北指出,尖端產業確實面臨人才問題,尤其半導體確實需要業界合作,但他不贊成變
成「校中校」,也不需要動用國發基金,「半導體公司的錢會不夠嗎?」他更強調,台灣
不缺培育高階技術人才的辦法,但更缺文化藝術人才,過去教育制度是為科學設立,人文
藝術教育才更應該鬆綁。
政治大學勞工所教授劉梅君也指出,過去省政府曾跟業界共同出資籌設基層金融研訓基金
,財政部跟銀行業者也共同設立金融人員研訓中心,2機構最後合併為台灣金融研訓院,
若亦培訓人才,可以由國家跟業界合作就好,不需要進到大學裡。
政大勞工所教授:國家為特定科系背書學校會出現菁英階層
劉梅君指出,此外若國家為特定科系背書,什麼科系、領域是重點領域,學校裡會出現菁
英階層,其實現在學系的階層化已經出現,但難道那其他學院、科系不重要嗎?
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魏希聖指出,重點領域學院學雜費的收取以及畢業條件都能自
行訂定,但國立大學要負擔社會責任,透過教育促進社會階層流動,如今卻在學雜費上迴
避掉管制機制,且規劃課程很可能是以為產業服務為主,他質疑這對學生培育是否有利?
是否真的有助於學生未來發展?(相關報導:中資恐藉重點領域產學條例滲透大學?高虹
安:投審會已有幾個失靈例子|更多文章)
師大英語系教授:大學每個科系都有存在必要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黃涵榆表示,目前大學校務基金的運用是引用企業競爭模式,常
常走進校園,就會看到紅榜寫著「某某老師爭取多少產學合作績效」,爭取產學合作甚至
變成教師升等、評鑑的指標,但大學每個科系都有存在必要,若以產學合作當指標,那哲
學、心理、人類、外語學系是否能跟生科、電機競爭?這是弱肉強食現象,會對產生很大
衝擊。
黃涵榆表示,企業經營趨勢已經慢慢在大學裡產生影響,重點領域學院會讓企業化模式更
主宰大學教育,有些趨勢現在已經在進行,像是常看到產學、實習,變成是學生繳學費去
做無償勞動,這個現象在《重點領域條例》通過後恐怕會更普遍,讓大學教育變成企業獲
利的工具。
https://www.storm.mg/article/361694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