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12年國教增科技領域 但基礎資訊師資匱乏

作者: chiayimayor (夢已經振動奮鬥毋通放)   2020-02-03 14:30:11
新聞出處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49180
師培教育盛況不再!十二年國教新增科技領域,更是面臨資訊教師不足!台灣師範大學校
長吳正己強調,國內「純」教育大學僅剩兩校,台師大目前僅十五%畢業生會當老師。而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要讓全國學子全面擁有「運算思維」,就面臨基礎資訊師資匱乏問題,
台師大每年僅不到十名畢業生願當電腦教師。他建議其他過剩領域師資培育第二專長,偏
鄉則須小校整合、合聘分享教師來因應。
「我們身處在資訊工具無所不在的環境!」吳正己認為,資訊科技跟數學、科學等同樣重
要,以前盼透過數理培育學子抽象邏輯,而未來世界則重視「運算思維」,須學習了解電
腦運作,才能很快上手,並跨域整合。
一○八新課綱讓資訊科技學習系統化,在國、高中納入必修,吳正己認為有助弭平城鄉差
距,但指近年來偏鄉資訊基礎設備並非不夠,問題在於無人願長駐偏鄉。且不只資訊課,
其他師資亦匱乏,建議以遠距教學、小校整合合聘等作為解套。
吳正己也指出,當初規劃時曾計算,國內儲備的電腦教師員額若全數加入可足夠,然而擁
有資訊專長者,很多人不當老師,或是資訊師培生畢業後不入校園,「因科技界薪資條件
太好了!」如台師大相關科系每年不到十人畢業後願當電腦教師,如何吸引人才投身教育
界是關鍵。因應少子女化,部分過剩教師也可提供第二專長培訓,助其轉換跑道。
大學方面,吳正己認為,五、六年後將有一批受過課綱完整資訊教育的學子進大學,大學
高教須把運算思維、程式設計等概念,與其他學科結合,如將文學、藝術內涵轉譯,用電
腦製成桌遊、APP等。台師大已推「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課程,逾半學生修讀,目標五
年後全校學生一百%修過,幫助其面對未來業界的跨域挑戰。
師培發展上,吳正己更點出,台師大現況僅十五%的畢業生會當老師,少子女化必然使師
資整體需求下降,國內「純」教育大學僅剩台北跟台中兩所,其他師專、師範體系多被合
併或轉型成綜合大學,情況與歐美紐澳相同。
但台灣放寬一般大學成立師培中心,卻無整套系統師培與專業化環境,且師培量大,衍生
流浪教師問題,他呼籲教育部認真考核師培中心,避免浮濫,可請專家確認其中心的課程
、師資、設備均完善,才提供經費補助,維持品質。
此外,吳正己指出,公費生是好制度,目前除偏鄉特別規劃外,公費多由地方縣市釋放名
額,全國約六成名額委請台師大、高師大培育,但教部怕寡占,強迫部分公費名額挪給他
校,卻流於形式管理。他建議公費制度全開放,不要強制分配名額。
國際競爭上,吳正己說,台灣「人才」發展得天獨厚,培育各行各業菁英,又以教授師資
最優。而人才會流動,產業採國際鏈結,高教國際化與接軌更是重要一環,台灣突破口在
於資訊工具與網路環境等知識資源充沛,學生不必投入所有時間在單一領域,而是找出幾
個跨域目標。台師大一○八新學期就把雙主修、輔系等名額限制放寬,改為全面登記,只
要學生修完足夠學分就核發證書,雙主修學分數也從七十五學分改為五十學分,讓學生自
我探索各領域興趣並修課,助其找到人生發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