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中畢業生:讓作文計分正常化吧

作者: YOPOYOPO (痔瘡小天使。)   2019-07-04 11:08:25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704/1594379/
國中畢業生:讓作文計分正常化吧
出版時間:2019/07/04 09:11
凝箴/國中應屆畢業生
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作為考大學的最後一次、普遍認為具鑑別度的篩選,竟然從去年
開始不考作文。國文科自此,指考題型全為選擇題。
筆者撰稿當天,正是考完指考國文科的日子。相關新聞一覽,盡是「文言比例少」、「白
話文平易」、「重視閱讀理解素養」、「不必背國學常識也可拿高分」。看完後,心中悲
哀地感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張亞中先生說對了:我們的根已經敗壞了!
我相信任何一個有讀過書的人,都該要有這樣的良知──我們的國家文學教育,已是在倒
行逆施。這種只在選項與語意間游移,而不能產出主見的測驗方法,根本是在掏空國文科
學習的內在本質!
不考作文的影響是什麼?先從不久前考完的國中會考,作文當前所佔的輕微份量開始談起
。以簡單明瞭的方法解讀極其複雜的制度,會考計分的大原則是將五科粗略地分為三級「
A、B、C」,A與B底下,再分為0、1、2個「+號」。
「A」越多的人就可大致可理解為成績越好、可以就讀越好的高中。若是數量相同呢?比
「點數的加總」。這時「+號」與寫作測驗就會發揮用處──但這也是寫作測驗唯一有評
鑑價值的時候。每一科滿點為21點,五科加上作文,共111點。所以,作文真正在考
高中的過程裡,即使是到了後者點數的篩選,比例也才只有6/111,四級分與滿分六
級分的差距甚至還不如一個+號。
那麼,四級分與六級分的差距究竟有多遠呢?
往年每次會考,都至少有十五萬份的作文同為四級分,今年更是每三個人之中就有超過兩
人抱回四級分。在此同時,零級分的人數增為兩倍,六級分的人數則砍去近半(1000
人中大約只有6人)。平時在校寫作五、六級分或一、二級分的,這回有許多都集中到了
四級分。臺灣學子的能力,很明顯的,平庸化了。這個時代,已然成了有舉手,有發言,
就該喝采的悲哀時代。
就連題目本身的水準也是堪憂的。大考加長的題幹,讓簡單的問題變得像公投一樣複雜。
這樣的觸手近來甚至從選擇題深入到作文。今年的會考作文,落筆前讓我苦思許久──因
為沒有作文題目!只有一張圖,和一段說明!最後要寫出的內容,是要「參考上述事例思
考……」。我不懂,傳統一道乾淨俐落的題目,知性感性隨君運用文學性,有何不好?即
使要測驗生活議題連結,也能簡潔地囊括在數個字的題目裡,這才是功力。複雜的敘述,
是否也象徵著命題者的文思不夠凝練,只求標新立異而捨近求遠?
新聞除了將「因寫作測驗使大滿貫人數降低」立為會考報導的主軸,「作文使用注音符號
」、「直接交白卷」也同樣引人注意。這便是輕視文學扎根與強調素養理解的後果,甚至
還可以歸咎於「上梁不正下梁歪」,主導著去中化的蔡政府與支持教改的民進黨。
學測之作文歪風,又上加狂肆了。比起指考完全不考,學測的寫作佔了國文分數的一半,
90分鐘內不但要完成一篇作文,還要回答三題問題。許多高中生因而汲汲營營的補作文
,但是補出來的結果,根據師長所述,往往是公式作文,缺乏文采與創意。
三場決定人才的重大考試,一場藐視作文,一場逼視作文,一場無視作文,成了限制真正
文才的框架。以前聯考時代,國文科200分,作文佔有60分,比例皆大歡喜。然而,
在號稱逐去壓力的改革中,似乎也逐去了閱讀寫作本當居有的地位。中華民族內含博深的
根,曾幾何時,在揠苗助長的過程中,給生拉硬扯斷了。
作者: wallaceclair (晴文)   2019-07-04 20:29:00
有看到這個人另一篇投稿 覺得非常不像國中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