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補救淪伴讀?李家同:我國對小學毫無品質管制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18-10-04 04:40:23
補救淪伴讀?李家同:我國對小學生的學業程度毫無品質管制
2018-10-03 11:59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教育部每年投入近10億元做國中小補救教學,每年受輔學生約36萬人次。但近年國中教育
會考數學、英語的待加強比率(C)仍維持約30%,今年數學得C的考生首次跌到30%以下,
但英語仍有30.77%得C。不禁令人懷疑,究竟「救」了什麼?
教育部國教署統計,高中階段近三年的補救教學進步率分別是47.29%、53.20%、50.46%;
國中小階段,數學科106年的進步率為66.99%,比105年的72.96%減少許多,至於國語文和
英語科,106年的進步率則比105年分別成長7%和4%。
博幼基金會董事長、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說,補救教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個
國中生如果不會做一元一次方程式,一定有其原因。要解一元一次方程式,至少要懂得未
知數的意思,也要會做正負數的運算,以及分數的運算。
「補救教學一定要因材施教,不是伴讀」,李家同說,好的補救教育,一定要先知道學生
的程度在哪裡,然後從那裡教起,可是我們常常發現補救教育其實幾乎淪為伴讀,這種伴
讀式的補救教育,不可能成功。
李家同表示,博幼基金會對每一個孩子都實行前測,因此我們知道每一個孩子的程度在哪
裡,也永遠從這個程度教起。大家會問,博幼的補救教育有沒有功效?不妨看看會考的情
形,國中畢業生,都要經過會考進入高中或高職,2018年會考成績:博幼學生英文得C的
比例是21.8% ,全國學生得C的比例是30.77%,而博幼收的孩子都是偏鄉弱勢的孩子,但
是在脫C上,己經超過了全國。
李家同指出,補救教育必須從小學的低年級開始,進入國中以後再補救已為時已晚。我們
國家對小學生的學業程度毫無品質管制,小學生畢業時,英文奇差無比,到了國中,誰也
幫不了忙。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說,補救教學是事後的補救,其實是來不及了。學生
在學習挫折再補救「很難」。最好能在課堂上差異化教學,或是即時輔導這些學生學習。
陳超明表示,他個人不喜歡「補救教學」這個名詞,應該改為學習輔導。很多學生、家長
不願意參加,就是因為這個字詞有些負面意涵,被被貼標籤。他建議,應該為「學習輔導
」或「學習精進」。
此外,陳超明說,一些弱勢學生或是學習緩慢的學生,可能都需要個別輔導,每人有不同
的問題,需要多一點關心。「重點是學習,不是只有教而已。」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教育部已將補救教學向下延伸到小一開始;且除了課後補救,也在課
中補救。自106學年度起補助縣市依學校規模及屬性,提供課中補救教學增置教師,以協
助學校能依學生個別需求提供合宜教學課程規畫與教學資源。
另外,國教署指出,國中教育會考的待加強比率自103年至107年,英語由33.73%降低至
30.77%、數學由33.40%降低至28.72%,由5年趨勢顯示,待加強人數是呈現減少趨勢。
教育部次長范巽綠今天出席106年度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績優楷模頒獎典禮致詞
時表示,很多需要被補教教學的孩子,一定是家庭的支撐力太薄弱,很多學生來自三餐不
繼、可能連一本書都沒有的家庭,導致無法跟上學習進度。「每個學生都是我們可貴的種
子」,從學前幼兒園到小學都是進行補救教學的關鍵時刻。
范巽綠指出,很多民間團體長期以來投入補教教學,但這些團體自己要去媒合學校相對困
難。教育部將扮演平台,盤整民間資源和力量,讓社會資源可以源源不絕進來幫助學校,
讓補救教學做得更有效率,消弭城鄉落差。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3400739?from=udn-hotnews_ch2
作者: candyrain821 (靜謐.祕境)   2018-10-04 05:50:00
常態編班的必然結果。做法跟目的相違背,不意外呀!補救教學沒辦法做到一對一,頂多一對二的話,有人伴讀不錯了。沒錢是吧?覺得無效,可以選擇連這個都省下來。看表面都有在做,但每個環節都不到位,還有什麼好強求?
作者: supercilious (mnemonic)   2018-10-04 06:05:00
陳超明只會講X話!有本事來國中教常態編班!!!
作者: candyrain821 (靜謐.祕境)   2018-10-04 18:0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