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iPhone+兒童=「毒」癮?各方看法面面觀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18-01-10 02:26:04
2018-01-09 23:34經濟日報 記者湯淑君╱即時報導
智慧手機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隨身工具,而掀起觸控螢幕手機旋風的蘋果iPhone
在其中扮演要角,因此維權投資人Jana Partners和加州教師退休基金(Calstrs)呼籲蘋
果採取行動協助解決兒童用手機上癮的危機;蘋果則自我辯護,宣稱已致力於提供家長控
管和其他保護兒童用戶的方式。
一些學校已禁用智慧手機,以免干擾學童學習。最近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更直指青少年使
用智慧手機,與罹患憂鬱症和自殺人數增加有關。然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和是否這已
演變成一場社會危機,仍是各界爭辯中、尚無定論的議題。
華爾街日報特別針對這個辯論話題,透過電郵和社群媒體對讀者進行意見調查,詢問他們
對「年輕人用智慧手機成癮是否構成公衛危機?」、「蘋果等公司是否有責任負責解決?
」等問題的看法,讀者的回應五花八門,有的認為應該是家長要負起監督子女的責任,有
的則同意蘋果等手機製造商理應扮演積極角色推廣健康的使用習慣,其他評論大致介於這
兩者之間。
以下是各方論點摘要:
●有礙學習:中學輔導老師Claudia Rodems表示,過度使用iPhone干擾學生學習、社交的
能力,透過手機對同學霸凌的事件頻傳。他贊成校園內全面禁止學生使用手機。
●責任在家長:讀者Adam Harris認為,這是家長、而不是企業的問題,畢竟學童學習的
對象是父母,若父母自己都用手機成癮,又怎能要求子女不用?他們主張家長應該和校方
共同分擔督導責任。而在家庭和校園之外,醫療人員應宣導長時間使用手機對健康的危害
,包括對頸肩和手指的傷害。
●沒完沒了的打地鼠遊戲:讀者Julie Thompson說,家長天天試圖限制子女使用手機,以
免他們暴露於不當的內容,但整個「你抓、我躲」的過程幾乎每小時上演,令家長筋疲力
盡,有如無止盡的打地鼠遊戲,因為取走手機,子女改用筆電;再取走筆電,他們改用智
慧型電視;結果不得不把筆電還給他們,否則他們無法完成學校的作業。她責怪學校強制
學生把一切作業搬到線上進行,有如要酗酒者在酒吧開業務會議。她認為,解鈴仍需繫鈴
人,校方應想出解決辦法。
●業者需提供更理想的控管選項:讀者Ben Knox表示,他不認為這是公衛問題,但智慧手
機產業必須提供某種方法,讓家長更容易限制子女使用手機,但這顯然與手機製造商和電
信業者希望使用愈頻繁愈好的立場互相矛盾。他說,家長們迫切需要比沒收子女手機更好
的選項,這種選項一方面能限制或攔阻社群媒體活動,一方面也能允許基本的通訊和網路
連線,以因應學生做功課之需。
●慢速進行的火車失事:讀者Patrick M. Keane說,家長、監護人、兒童心理學家、教師
等等,多年來一直呼籲蘋果發展出更有效的方法限制學童使用手機,並提供家長更強的控
管方式,但都遭到漠視、謊言回應,或只被告知已有現成的第三方應用程式(App)可用
來節制兒童使用手機。但這場心理衛生危機正像火車失事以慢動作進行,跟菸、酒、製藥
等產業對產品製造出的問題視若無睹並無二致。唯有在導致業者金錢、商譽或市占率損失
時,才能引起他們注意。
●欠缺真正溝通技巧的一代:讀者Theresa Godchaux認為,智慧手機正導致這一代的年輕
人缺乏真正的溝通技巧,從他們在家庭聚會餐桌上只滑手機、不懂如何與旁人互動可見一
斑。令人擔心他們將來如何通過求職面試。但她認為,告知兒童使用手機、社群媒體或上
網時間多長為宜,不是裝置製造商的責任,而是父母的責任。她說:「這一代的家長們自
己該成長了,應對他們帶來這個世界的子女負責!」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292138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