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聯合/潘部長,你把教育變成了政治戰場

作者: chou5566 (5566)   2017-09-26 07:40:27
教育部課審會大會翻盤,推翻先前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比率四成五到五成五的決議,將文
言文占比下修為三成五到四成五。這個重大轉折,其實是民進黨將課審大會變成政治審查
大會,教育部長潘文忠則更親自扮演推手,把教育場域變成了政治格鬥場。整個過程,就
是一齣以民粹圍事、藉程序霸凌的戲碼。
民進黨為了回報反服貿和反課綱的「覺醒」青年助其奪得政權,除了在政治上不斷給予「
免訴」的優遇,在教育上更賦予高中及大學生參與審查課綱的權力。在「自己的課綱自己
審」的錯亂邏輯下,一度連小學生和國中生都報名參選課審會代表的荒謬劇。李家同教授
曾為此痛批「教育部瘋掉了」,其實,教育部很清楚自己在幹嘛,所做所為,正是要把教
育變成「為政治服務」的工具。
且看這次國文課綱的文白之爭,學生委員盛氣霸凌課綱研修教授的場景,缺乏專業的課審
委員掏出網路黑箱的選文,以本土意識強力主導課審方向,議事程序則被拿來套招,推翻
研修小組的提案。更可議的是,前番爭議好不容易落幕,教長潘文忠又讓程序問題推翻共
識,表面上口口聲聲「尊重專業」,實際上只為滿足本土派的勒索。
試想,稍早立法院長蘇嘉全以「一事不二議」為由,蠻橫通過前瞻特別預算的審查;如果
蔡政府認為「一事不二議」是對的,那麼課審會有何理由推翻上次會議的結論?從反服貿
到反課綱,學生把「反黑箱」喊得震天價響,把「程序正義」說得神聖無比;而今,卻大
玩「黑箱網路票選」而面不改色,其所謂程序正義,無非是要達到自己的目標才肯罷休。
當課審委員以民粹圍事,藉程序霸凌,專業領域橫遭踐踏,最後審出一個政治妥協的國文
新課綱,潘文忠或許自以為文白兩派兼顧,政治手段了得。但他可曾想過:當教育不斷遭
到政治干擾,專業不斷退讓,老師如何在學生面前保持專業堅持,而撐起國家的百年大計
?當課程的淺薄化造成學習階級化,當內縮的學習造就視野狹隘的下一代,潘文忠究竟要
把教育帶往何處?
深一層看,文白之爭只是表象。民進黨在野時以改革之名,刮取選票;執政後,所做所為
卻是不斷的去中國化及內縮自閉,這如何為下一代締造更明亮的未來?歷史課綱已經宣告
去中國化,未料國文課綱出現強烈反彈,只得以折衷調降文言比率與推薦選文數目暫告妥
協,但仍一方面擂起文言選文戰鼓,另一方面確立白話選文戰果。
在全球化的時代,台灣鎖國之風,卻從政治、經濟領域迅速向文化、教育領域蔓延。在這
裡,民主的皮囊裡裝的其實是民粹的鴉片,改革的口號下包裹的其實是去中國化的自戕,
多元文化則被拿來包裝文化台獨,所謂專業更只被當成政治的奴婢。幼稚當道,平庸為尚
,至於學生的受教權益與未來前景,則顯非所問。
諷刺的是,當年反課綱的「覺醒青年」,有些如今已搖身變成另類覺醒的「中華青年」,
轉赴大陸就業。他們曾經衝撞與轉折的歷程,或許是其學習成長過程重要的一課,然而,
這些爭端卻讓後來無數學子必須為他們的學習成長付出代價。國文課綱文白之爭,只算續
集。但問題不在「覺醒」的青年,而在那些時時以收割政治稻尾為念的政客。
遺憾的是,民進黨以討好年輕人為能事,並洋洋自得於新世代選票皆其囊中物。名為傾聽
新世代心聲,實為驅策懵懂青年搶占教育領域的灘頭;名為鼓勵年輕人參與,實為役使熱
血青年淪為政治場域的打手。然而,民進黨眼裡不知有專業,教育部長則一味向政治獻媚
,遂使台灣一整個世代的素質與未來國家競爭力,淪為向民粹神殿媚俗獻祭的犧牲貢品。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722579
作者: graciehunter (プロレス 最高!)   2017-09-26 10:01:00
去中國化是時代趨勢啊 本來台灣人就不是中國人這點常識都沒有不要當老師好嗎?美國人會自以為英國人嗎?可悲又可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