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檯面上人物各有盤算,這篇分析有道理

作者: chcst0238 (hank)   2016-09-09 09:06:28
人渣文本觀點
全教總宣布退出年金改革委員會,改走務實路線,打算直接在立院戰場爭取自身權益。遊
說立委當然是正道,因為這種資源分配的大事,若不是在民意機關一搏,就是要在街頭當
衝組了;而在衝之前,先和有權者談談,總是明智之舉。
但全教總有個退出理由還蠻值得討論,那就是:「部份委員把會議直播當成個人的秀場,
對於理性推進政策毫無助益。」雖然沒言明是誰,但有些人透過年金改革委員會的直播而
走紅,也是不爭的事實。
在媒體的「末法時代」,總是可以看到類似的狀況。我不是說靠直播走紅,而是把自身所
屬團體(往往也是他代表或領導的團體)的集體權益拿來當燃料,燒出一把大火柱,只用
來照亮自己。
總有些人奮力演出,讓其表演在網路上「瘋傳」,自己知名度大幅上升,但所屬團體想爭
取的東西呢?好像沒什麼具體收獲,甚至因為形象搞得太壞,而有反效果。
我這不只是說特定年金改革委員會成員,你把上面那段話拿去放在政治圈,可以想到幾個
代表例子,拿去放在媒體圈,也可以想出一些例子。這是個普遍現象。
自己的「公司」都快倒了,這些人反而更加狂熱,巴不得榨出最後一滴油,來轉換成個人
資本。
這些人通常不是年輕的網路世代,而是早了一兩輩的人,卻在網路媒體上玩得有模有樣。
旁人、外人總笑他們笨,把自己代表的團體名聲都打壞了,卻沒想到這些人可能根本就不
在意所屬團體。他們聰明得很。
在網路自媒體興起後,傳統的巨獸競爭轉變為無數小個體在爭搶權力,只要有足夠的知名
度,個人所創造的利潤,可能比百人媒體要高;那別有所圖者,何必屈居眾人之中?在老
朽團體還有利用價值時,拿來燒一燒,讓自己體面一點,不也是資源回收再利用?
這種燃燒團體照亮自己的事,將來只會越來越多。但那些還居於團體之中,真心認為這些
「代表」能替自己爭取權益的人,就可憐了。
不過這也沒辦法。就是因為不夠聰明,才會推出這種人當代表吧。
http://m.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909/944655/?utm_sourc
e=Line&utm_medium=iOS_Share&utm_campaign=%E5%8D%B3%E6%99%82%E6%96%B0%E8%81%9E/
%E5%A3%B9%E9%80%B1%E5%88%8A/%E3%80%90%E5%A3%B9%E9%80%B1%E5%88%8A%E3%80%91%E4%B
A%BA%E6%B8%A3%E6%96%87%E6%9C%AC%E8%A7%80%E9%BB%9E%EF%BC%9A%E7%87%83%E7%87%92%E
5%9C%98%E9%AB%94%E7%85%A7%E4%BA%AE%E8%87%AA%E5%B7%B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