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老師的心理掙扎

作者: carl2005 (天真卡爾)   2015-05-07 19:49:09
無音樂~畫重點網誌版
http://roseryan101.blogspot.tw/2015/05/blog-post_3.html
近年來
教育部持續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但其本質究竟為何?
不僅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也議論紛紛
老師的工作很複雜,
1.對象是學生,所以算服務業
2.但也是軍公教,國家不可或缺的一環
3.同時~依據《勞基法》(第2條),教師也可認定是「受雇主僱用從事工作獲致工資」的
勞工
所以首先,老師這份職業的本質,很複雜
但唯一不能否認的,不管有多複雜:
老師從事教育工作,對國家的未來~面對孩子,絕對有深遠的影響!
所以教師的品質,很重要,也被社會大眾檢視
於是,要有一套標準或SOP來檢視老師工作
「教師專業發展」推行下去,老師會想什麼....
1.對老師是額外的壓力?
2.還是老師要求自己的標準?
3.會不會犧牲老師對孩子施教的時間?
4.真的能有一套標準走天下嗎?
種種懷疑,先看看現況~學校行政同仁遇到的問題
學校行政的績效問題
教育部、教育局(或教育處)、學校(行政-校長、主任、組長)
科層體制,一個命令、一個動作
於是,很多的報表、表單、統計、調查、問卷...種種命令
就這樣由上而下的「一個問一個」
於是,上下交相「累」
四年一度的校務評鑑、種種視導工作、各科的輔導訪視、還有各門各類的議題教育~
老師這工作,難怪會被歸類為公家單位,因為服務對象純粹是「公」
於是計畫、課程、活動越多,成果越豐碩,認證、種子學校、標章~
就變成各校爭相奪取的目標
但難道這些不重要嗎?
沒有這些指標、沒有這些證明、沒有這些申請的努力
一個認真辦學的學校,又可以拿出什麼東西來說服家長帶小孩來讀呢?
我們在教室教學生~帶著走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學校行政拿不出績效,又怎麼應付那些指標呢?又怎麼解釋給訪視委員呢?
所以還是要回歸問題本身
績效的多寡真相
計畫和成果能否檢視一個學校的創意教學和教育實踐
1.而到底...執行很多計畫~得到這些肯定,是否有益學生?
2.而究竟...新的教材教法,更符合未來學習的方式?
學校行政是教育主管單位和老師之間的橋樑
自己騎虎難下,已經面臨種種的疑難雜症了
又要怎麼讓老師歡欣鼓舞的~主動且愉悅的告訴行政:我們想要教師專業發展呢?
第一個步驟,也是最終的步驟:放下抱怨的心態
訪視委員抱怨,這什麼資料?能看嗎
學校行政抱怨,要生出哪些資料?
老師抱怨,除了教學生說來賓好,我還要幹嘛...掃廁所?
換個角度想,換個腦袋思考~未來方向要怎麼走:
訪視委員說,這學校資料那麼齊全,親師生都滿意~我來幹嘛
學校行政說,資料我早就準備好了,老師自主提供資料ㄟ!
老師說,我都教師專業發展了,哈哈哈(已瘋癲)
當然不可能走到這兩種極端地步,因為這是一個平衡的概念
要生資料,生多了,當然容易假了
就像要沙拉油便宜,又要大罐,根本是只能找大統買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資料、計畫、評鑑等~要有一個上位的概念
我這個學校有餘力發展三五個特色,就致力這些項目~從中延伸資料
也要跟老師溝通好,這不是要找麻煩
(我絕對不會跟你說,你下學期要公開觀課)
但老師多會想:這不是找麻煩,那什麼才是找麻煩呢?
所以又回到抱怨的路...
可是這也是真相,班級管理又不是小事
考試壓力、家長壓力、進度壓力、同仁壓力,也不能等閒視之
說抱怨,換句話說,也是實話實說啊~
思辨過程中,還是要回到主題:平衡
資料的呈現,因應評鑑的需要,具體來說是一種量化分析
所以指標若從未被制定與檢視,那也說不過去
但是工作量的多寡,要具體呈現出來,是需要有共識的
或許製訂好遊戲規則,大家努力的方向至少就不會差太遠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