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泡紅茶的茶具

作者: joechiu (黑輪)   2016-02-25 22:13:34
(文末有圖)
大家好
剛剛入門,都是在喝紅茶,台灣或是國外的紅茶都有
主要泡法是用大約600毫升的玻璃壺浸泡茶葉,再藉由濾網倒到茶海去
請問這樣的作法妥善嗎
常看到有人推薦用白瓷壺泡
不知道兩者的差異何在
謝謝大家
http://i.imgur.com/vJbtNec.jpg
作者: renfro928 (who will be the next)   2016-02-25 23:19:00
降溫速度不同,玻璃降低溫度較快,紅茶建議沸水高溫沖泡換個瓷壺,同量紅茶拆成二次都用沸水泡,自己喝看看是否比單次泡久浸來的香. 紫砂壺也可以泡紅茶,只是不建議新手以紫砂壺作為入門茶具. 白瓷會單純簡單些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16-02-25 23:35:00
個人經驗 滾水全下 不管散熱如何 澀味會飆高
作者: renfro928 (who will be the next)   2016-02-25 23:40:00
套句某主審上課講的,紅茶不要用澀來形容,那叫收斂性紅茶評比標準跟烏龍不一樣,收斂性是優點不是缺點紅茶是全發酵茶,跟烏龍強調走水順茶湯不苦澀不同現在日月潭很多過度採摘的茶園紅茶,茶湯不苦也不澀唷順便再糾正一下,澀是觸覺不是味覺,稱澀感較為適宜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16-02-26 00:09:00
澀又不一定會收斂另外 要說烏龍 岩茶苦澀很高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16-02-26 00:27:00
邱是說講澀沒品味 那樣對行銷不好聽 然後邱沒用"澀感"
作者: renfro928 (who will be the next)   2016-02-26 00:46:00
哈,我聽到的是沒水準啦,不過不是邱秘書說的。澀味的說法,肯定被打槍。下一篇的文,還好是用澀感。樓上同學要不幫忙解釋澀跟收斂性有何不同?不然擔心一直跑出奇怪的說法誤導新手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16-02-26 07:57:00
茶改場的老師寫文章都會用"澀味” 不要如此糾結用語收斂性的描述主要在於澀味之後還能給品飲者愉快的感覺 這個說法茶改場還不算最早說的然後你知道為什麼茶改會用收斂性這個詞嗎?
作者: rbgspydm (彭彭)   2016-02-26 15:14:00
所以應該要用口腔表面或黏膜磨擦力增加?
作者: macher (山海相隨)   2016-03-02 00:43:00
"紅茶的澀感"算甚麼優點?? 那東西沒味道的 觸感也不優雅
作者: renfro928 (who will be the next)   2016-03-09 23:46:00
茶改場的考題,澀是觸覺不是味覺,是必考題。哪位上課老師是寫澀味的?我打電話去問他。紅茶為何夏季是最佳季節?兒茶素最多,轉換成茶黃質與茶紅質,這是好紅茶的指標之一,兒茶素也代表苦味澀感,但是西方紅茶習慣加糖加奶,當滋味強勁厚實,茶味才不致被壓過。茶改場對於收斂性的描述,才不是blue你的說法。紅茶香刺激味覺開始生津,原本收斂的口腔澀感化開回甘。差異點在於澀感能否化開,化的開稱收斂性。看人自己推文打自己臉,還滿有趣的,再糾正下觀念,岩茶常見的澀是火澀,需要回火轉化,跟烏龍走水不佳的澀是不同的,不要搞混。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16-03-10 07:39:00
你可以打電話給場長https://goo.gl/Cuj33M http://goo.gl/M5jCw6岩茶你可以多喝一點再下評論收斂性在學術上是來自"Astringency"翻譯而來 因收斂一詞最能描述原詞的意象 但是在茶的品飲上 有人把收斂性一詞用於描述茶澀味的前後反差 感謝其他板友糾正看來茶改的描述也夾雜兩種意思
作者: wj790418 (懶懶散散)   2016-03-30 16:34:00
好多高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