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牴觸保育有刑責 觀塘開發沒問題?

作者: j0958322080 (Tidus)   2018-10-16 10:27:16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觀塘案,在8名環評委員拒審抗議,環評大會以3名民間委員加7名官派委員,七票同意強勢通過下,引發高度爭議。但是,觀塘案環評過關,但是卻逃不了法律責任,甚至變成一開工,中油與政府就有吃官司的風險。
觀塘案通過,政府一直對外宣稱,為了生態保護,將陸域工業區的氣化區,移往海域工業港上,工業區開發面積從環差提出的37公頃縮減到23公頃。但是縮小規模的原因,並非中油縮小開發規模,而是為了避免吃上官司,因為大潭海岸潮間帶,散佈許多一級保育物種柴山多杯孔珊瑚,根據現今野生動物保護法,一旦破壞,立即觸法。
環團律師警告 動工觸法風險高
海洋生態專家學者調查發現大潭藻礁豐富生態。
在數次環評會議中,環境律師陳政衡與蔡雅瀅不斷提出警告: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18條,騷擾、破壞保育物種,都是觸法行為;並且要求農委會承諾,一旦觸法,必須依法告發。農委會代表夏榮生組長重申,主管機關一定會依法行政,讓中油人員面面相覷,理解問題的嚴重性。
因為柴山多杯孔珊瑚的存在,開發會有觸法問題,學者陳章波曾提出「降級除名說」,意指柴山多杯孔珊瑚到處都有,所以可以從保育類降級、除名,結果引來環團的嚴詞抨擊。況且降級、除名必須調查審議,時程上也是來不及。
中油甚至一度提出「圍洞說」,計畫在開發基地上,發現多杯孔珊瑚就圍洞閃避,更引來環團嘲諷「把多杯孔珊瑚當種樹」。
更重要是,大潭藻礁的柴山多杯孔珊瑚,是由中研院學者陳昭倫發現,並且在專業團隊、藻礁志工的多趟次調查下,一一找出20多處多杯孔珊瑚位置。但是中油的過去的調查,始終沒發現,甚至在公告發現後,新的調查也無法明確保育珊瑚所在位置。
陳昭倫以「踩地雷」形容大潭藻礁開發,目前沒有法令可以「移植」多杯孔珊瑚,一旦騷擾、破壞,就是觸法。現今不只23公頃儲槽區有風險,就連海域的棧橋橋墩位置,都可能誤觸毀壞多杯孔珊瑚。
大潭藻礁散布許多柴山多杯孔珊瑚,一旦開發造成破壞,就會觸法。
珊瑚熱區難閃避 又成小燕鷗繁殖地
中油為了迴避多杯孔珊瑚熱區,留下23公頃儲槽區,以為閃過問題。卻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為儲槽區又造成干擾另一個保育物種的問題。根據桃園野鳥學會的調查,儲槽區位於礫灘地,已經是二級保育類小燕鷗重要繁殖地,每年五月由澳洲飛來此處繁殖,八月離開,數量約有200多隻,成為台灣北部主要繁殖地。
桃園野鳥學會在過去環評會議中,就已提出警告,儲槽區破壞小燕鷗繁殖地。中油數度找上桃園野鳥學會,討論「異地補償」方案,但是桃園野鳥學會理事長吳豫州表示,「異地補償」不是找塊地,要小燕鷗搬家,它就搬家,更重要是調查記錄已有七年,已有常態繁殖的事實,就算農委會未公告為繁殖保護區,中油也不能強勢動工,到時怪手剷燕鷗繁殖地,不僅引發風波,更將觸法。
潮間帶有多杯孔珊瑚,陸域有小燕鷗棲地,甚至海域的紅肉阿髻鯊列為國際瀕危生物,一旦確認藻礁海域是繁殖區域,動工破壞將會形成國際醜聞,大傷台灣生態保育形象,同時也會有觸法問題。
生態資料未齊全 官方主導趕通過
環團要求啟動生態地景審議,一直無進展。
中油面對開發誤傷多種保育類物種,形成觸法挨告問題,其實不是突然才出現,而是從去年5月發現柴山多杯孔珊瑚後,多方海洋專家學者進入調查,不斷發現各種保育生物、指標物種,東海大學林惠真教授以「海洋生物不斷現身來救藻礁」,形容大潭藻礁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中油以過去的調查資料,並引用林幸助教授的研究,說明「藻礁生態不好」。但是在眾多專家、學者不斷調查發現更多物種後,中油依舊堅持「藻礁生態不好」,對於不斷出現的保育物種,見招拆招的修正迴避,甚至環團要求桃園市政府暫訂大潭藻礁自然地景,市府也是引用資料,否定大潭藻礁生態。
生態好壞的爭議,農委會林務局在2018年3月委託中研院、台北大學、東海大學專家進行一年生態調查及研究,預計2019年3月提出正式調查報告,成為生態調查的重要依據。在環評會議中,劉益昌、劉小如等環委,不斷要求等待農委會的調查報告,再來進行審查,因為中油調查屢遭民間調查打臉,唯有農委會全面性的調查報告出爐,環評才有依據。
但是,農委會調查報告明年才出爐,政府在十月就以官派委員優勢,硬闖過關,造成許多民間環委相當不滿的原因。因為農委會詳細生態調查未出爐,官派環委也不常出席,最後就以強勢投票表決通過,讓全程兢兢業業參與審查的民間環委,感到相當不值。環委鄭明修在生態調查專家會議就曾說,如果生態資料不全,就要強行作出決議,未來爭議會很大!
環團盼自然地景申劃扭轉戰局
即將出爐的生態調查,能否扭轉環團戰局?
觀塘案強勢通過,爭議未息,甚至一開工就避不掉騷擾、破壞保育物種的法律問題。長期調查藻礁的劉靜榆表示,藻礁是物種,也是棲地,甚至是桃園藻礁生態最豐富的區域,但是中油始終不願面對問題,一直用藻礁生態不好,閃避藻礁作為物種棲地的問題,現今許多保育物種紛紛被發現,中油面臨開發不當就會觸法的困境。
現今觀塘案通過,扭轉機會在於大潭藻礁自然地景的申請與劃設,如果農委會正式調查報告出爐,證明大潭藻礁的生態價值,桃園市政府、農委會都無法再以生態不佳,迴避自然地景的劃設,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開發,又將面對被迫終止。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表示,農委會委託多位專家學者進行的調查資料陸續呈現,顯示大潭藻礁絕佳的豐富生態,但是中油迴避,市府閃避,現今強行過關,等到生態調查資料正式出爐,就是還給藻礁一個公道的時刻。
https://pnn.pts.org.tw/project/inpage/1604/32/92
真的是很奇怪,明明藻礁生態多樣性那麼豐富,
卻一直要對藻礁下手,是不是因為新北是KMT執政,
所以知道台北港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作者: yeebon   2017-07-22 16:41:00
chx64的1/2悖論真的很經典呢
作者: sorro0920 (sorro)   2018-10-16 10:54:00
為了經濟就需要取捨,水管影片指出這是kmt時期就定案的。有空可以看看。
作者: olaqe (永遠不是我就能實現)   2018-10-16 12:23:00
KMT當初決策正確 只是鄭當時挺藻礁 現在挺觀塘 變化真快
作者: bigDwinsch   2018-10-16 13:02:00
DPP:從200公頃縮減成23公頃 已做好適當保護 開發沒問題 Lie神聖旨一發 保育類降級、除名 就沒有汙染https://i.imgur.com/fX3khOk.jpg
作者: ChungLi5566 (中壢56哥)   2018-10-17 08:20:00
為了經濟...說不通啊 最經濟的核四不用要蓋港口也還有台北港可以選想來想去 一切都是政治問題 否則深澳怎麼停了
作者: ogo101 (我還太淺)   2018-10-17 12:34:00
鄭市長 我不要三接,也不要再有天然氣發電站擴大
作者: wugilin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滿願)   2018-10-18 04:19:00
請大家號召在地親友拒選阿燦,改選工人出身朱梅雪大叔比較好。感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