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陳綺貞愛閱讀 吟唱獨立書店之美

作者: oommm (bugbug)   2017-03-10 21:00:18
2017-03-06 00:04:08 經濟日報 文/蘇麗媚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3/06/2/3246006.jpg&sl=W&fw=750
創作歌手陳綺貞。 圖/添翼創越工作室、夢田文創
「你是要廉價的幸福,還是高貴的痛苦?」杜斯妥也夫思基在《地下室手記》描述一位俄
國中年退休公務員獨自住在地下室,自我辯證對於當時社會思想的哲學議題。
哲學家尼采認為遇見他的作品,是生命中最美妙的事。這天我與創作歌手陳綺貞的邂逅,
就從尼采的《查拉圖斯特如是說》開始談起閱讀在我們思想上的啟蒙。
品味書中畫面 化身創作靈感
閱讀教會陳綺貞「怎麼享受孤獨」。她說,「創作者的角色很需要孤獨的狀態,正因為如
此,孤獨就會閃閃發光。」大學念哲學系卻特別喜歡英文系的文學課程,更有點狂熱背誦
英文詩歌,像是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 Frost)、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等,創作種子逐漸在她身上萌芽。
她笑說,「那時候有點大爆炸,突然發覺世界上有這麼多知識、這麼多表達的方法、這麼
多他人的人生經驗,在你眼前一次攤開,在這之前念書只是為了考試,從來不是為了考試
以外的事情。那時候,自己變得很貪婪,什麼都想讀。」
關於記憶中的閱讀經驗,曾經嚮往三島由紀夫《假面的告白》、《太陽與鐵》那種頹廢、
那種愛與死的挖掘;又如前往法國旅行時,從歷史、飲食、文化、建築等將近30本書,展
開脈絡式閱讀讓旅程有了截然不同的風景。
儘管時間不夠用,綺貞儘可能在時間縫隙裡細細挖掘閱讀感知,「好像感覺得到畫面、聞
得到味道,最重要的是那些畫面會引起我聽到聲音。」從閱讀中觸發想像力小宇宙,那個
想像力轉換成攝影、文字、和弦…,變成屬於「陳綺貞」式的創作性格。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3/06/2/3246007.jpg&sl=W&fw=750
書店一隅。 圖/添翼創越工作室、夢田文創
「小時候爸媽突然離異,與媽媽搬到朋友家的閣樓。什麼都沒帶,身上只有一本書:魯賓
遜漂流記,還蠻巧的。自己覺得這樣處境有點自卑、害怕。」她描述放學後若不想回家就
會到書店,沒有錢買書,就看,坐在固定角落,一本一本,看完整套福爾摩斯、亞森羅蘋
、漢聲小百科…。現在,走進書店從不空手離開,算是回報出版社、作者、書店…,或是
回報一個「拯救」。
「我常在書店某個角落被一本書拯救。」這是書店對於綺貞的意義:沈澱反省、自我整理
的地方,回歸身而為人最基本的需求,最純粹生活是什麼模樣呢?在一個被書環繞的空間
,「每個人都可以好安靜,靜下來看一本書。這是一種相對的提醒,只要我還能靜下來讀
這本書就不會迷失自己。」
當面臨困惑和不知所措時,閱讀總讓她沈澱下來,「受惠後,想讓很多人知道,閱讀獲得
的感動是很棒的!」這正是「冬季獨立書店」巡演最重要初衷。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3/06/2/3246008.jpg&sl=W&fw=750
書店一隅。 圖/添翼創越工作室、夢田文創
巡演全程裸唱 所得回饋書店
去(2016)年10月,陳綺貞「冬季獨立書店開唱」巡演計畫,捨棄小巨蛋、LiveHouse,
選擇在獨立書店進行,歌迷自己決定票價,必須在書店買一本書,所有收入回饋書店。
第一場在澎湖安書宅的演出,綺貞形容書店空間比想像中還小許多,為騰出更多空間給觀
眾,沒麥克風、沒燈光音響、沒椅子,全程裸唱。「我之所以成為我的部分還是在,表演
完後的自信與站上小巨蛋演出是等量的。」
除了純淨的歌聲,談閱讀與生活的想望、談書店與音樂的期待,成為書店表演的一部份。
「當價格可以由自己決定時,我相信人們留心起平日因局限於價格而掩蓋的價值,我希望
藉由實驗,大家可思考價格與價值間的關係。」
綺貞從音樂角度給獨立書店有趣的比喻。「其實每本書就像音符,就算是一樣的書排列變
化,就像合聲,每間書店都是書店主人的創作,不斷地即興,不斷地有新可能。」這些新
的可能時常伴隨而來不同聲音,「對於別人好意提醒必須很堅定地回絕,清除掉建議所伴
隨而來的自我否定。」反覆詰問初心,抗拒誘惑、犧牲、選擇,最後才能活出自己最精彩
模樣。
台灣社會最需要整理的是什麼?綺貞回答「最需要整理的是大腦。」她認為,每個人必須
要具整理資訊的能力,若不願花時間整理,等於自動放棄思想的權利,「當放棄思考,就
不用再去討論什麼是文化、什麼是創意、什麼是進步的社會,我覺得很難。 」
她進一步解釋,「獨立書店跟企業連鎖書店是站在一起的,對閱讀提供不一樣的選擇,但
同樣都在守護知識,共同的對立面是對閱讀無感的人。同樣的,文化的對立面也不是資本
市場,而是對文化無感、對美無感的人。」
重拾價值觀的獨立思想主權,不同領域的人才能開始對話,彼此祝福,尊敬別人的成功,
社會自然能夠重新被有序整理。(作者是夢田文創執行長)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3/06/2/3246009.jpg&sl=W&fw=750
「你是要廉價的幸福,還是高貴的痛苦?」杜斯妥也夫思基在《地下室手記》描述一位俄
國中年退休公務員獨自住在地下室,自我辯證對於當時社會思想的哲學議題。 圖/添翼
創越工作室、夢田文創
新聞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3/232272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