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解碼指南(一)-以道德經為例

作者: nknuukyo (我無所能因敵成體)   2016-03-15 21:11:26
這篇是前陣子的文,這系列主要講述一些判斷方式。
但若板上讀者覺得『理據』這事實在不重要,
道德經只講某一種類的『修行』,
板僕十分尊重這樣的看法,
只想作這類選擇的人,
板僕建議可以參考 黃元吉的《道德經講義》與《樂育堂語錄》。
板僕就認識一個靠這些觀念修到還虛的師友,修成後整個逆齡2x歲,
無奈這個人非常難找,現在連他的學生們都找不到他。
(ps1.你完全可以認為板僕在唬爛,但長久看我文章的人應該會發現我很討厭談這類事)
(ps2.個人觀念是會把修行程度跟理據兩事分開看,
 即便照甲照A方法修仙修得再好,
 在邏輯、證據上若不充分,仍然不能說因為A很有功能,所以X必然等於A)
以下開始正題:
兩年多前,
一時興起在臉書上與英國的哲普作家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搭話,
當時討論到關於中哲文本的選擇問題,
他只簡短的說:「Don't know about translations, I'm afraid.」
這讓筆者感到驚訝與佩服,他的確是小心那真正該懼怕的部分。
在朱利安的著述中,對於東方哲學的著墨不多,
除了由於他認為這類哲學跟西哲『不那麼容易溝通外1』,
管見認為或許版本差異的風險也是他考量的原因。
為什麼文本的選擇會那麼重要呢?
這或可從討論的結構來看,
在論述的過程中,前提是論證的基礎,
而討論東方哲學,尤其是先秦經典,文本就是討論的一大前提。
假使因為文本選擇不慎,文字本身便判斷錯誤。
即便後續的闡述、論證做得再健全,也很難保證會有精準的結論。
更白話的說,
較好且考據上具一定共識的文本是討論先秦哲學的重要根基,不應輕忽。
「版本的差異,常比我們想像中的嚴重」
以廣為人知的道德經為例,
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華人社會只找得到王弼的注本,
對老子思想的讚揚與批判也多是依據王弼的解釋。
然而在一批批新出土的古本中,
我們發現許多跟流行通俗本不相符的文字與段落。
例如『周行而不殆』五字普遍不存在於古本,
這五字卻容易讓後人將『有形相、有相對變化的天(甚至天文現象)』,
與『無法為形象所拘束之本體的道』混淆。
蓋能以『周行』表示,
代表其中即有『空間上的相對』,
以三度空間而言,即具上下左右前後不同的相對位置,可供劃分、循環。
然而這『在空間上可供劃分、循環』的『道』,
定義上卻與『無法由名象劃份拘限』的『道』完全不同。
既然『道』已超越相對的形象工具所可補捉,
『周行』一詞,反而會與前句『獨立而不改』矛盾,
此處用『不改』,管見以為,在相對工具不可能作用的世界裡,
討論祂『變或不變』並無意義。
老子用『不改』或許也比容易給人僵固形象的『不變』更精確些。
以粗略的式子表示常見的『道,可道也,非恆道也』為例:
Tao=道,
fixed=可固定的,
則:『The Tao can be fixed , is not the true Tao』的描述,
會遠比『The Tao can not be fixed.』好得多。
因為後者成立的同時,
便是將道劃分出一個僵化的『不可固定』形象。
故若以『純粹的道』來看,無論我們用『變』或『不變』來形容祂,
都已經不純粹了,
從『名,可名也,非恆名也』一句,
我們亦可以明白:即使指涉的是世間的事物,
老子亦不認為『任何劃分出的名象』足以『完美』表示其『實質』。
綜上所述,通俗本多出的『周行而不殆』五字,
會將老子思想從『道為本體』變調為『道為循環規則』,誤會將變得很大。
就這樣笑了千年....
在通俗本中,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一段,
若將『不笑,不足以為道』一句用來談玄,境界頗高,
但美則美矣,卻極可能是非常失真的一句。
以解讀理路觀之:
☆ 笑若解為『法喜』-那麼為何要跟上一句『下士聞道,大笑之』放一塊?
為何要用這種有混淆、迷惑可能性的語法?
☆ 笑若解為『恥笑/被恥笑』-那麼修道人的層次為何是建立在他人的嘲笑上??
☆ 笑若解為『能自得其樂』-從這觀點看,能快樂才能長久為道似乎不錯,
但反而下士是大快樂、上士很勤勞?
☆ 笑若解為『對道言的感覺』-即若連恥笑的反應都沒有,更難有資格成為道的載體。
但有沒有反應,常常會靠後天的教育及文化形塑,
恥笑修道者就代表比漠不關心者更有資質嗎?
回過頭來看文本,
各個古本所寫的字,其認為的『笑』字,皆為草字頭而非竹字頭,
而『笑』作草字頭的寫法,在古文中亦是無此脈絡的。
http://ppt.cc/5bRrh
[上圖為北大竹書及馬王堆帛書的字形,若連結失效請洽板僕]
過去我們笑了千年,但面對這些疑惑,或許再也笑不出來了。
「思維跳躍的古人?」
或許是魏晉文人論玄的風氣使然,
當時的文人對於文章主題的跳躍似乎忍受能力特別高,
所以對於經典中牛頭不對馬嘴的部分,也往往能以卓越的想像力來弭平那條鴻溝。
且舉通俗本中耳熟能詳的『治大國如烹小鮮』為例,
『烹』字最早可能是從韓非開始使用,
而後通俗本承繼這樣的用字,
將治理大國比喻成料理小魚,自然是種很美的意境。
它下一句接的是『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古本用字),
大意是指:『如果以合順天道的方式立足於天下,則祖靈也不會神祟傷害人民。』
它也是看上去很美、頗有道理的段落。
但,那麼美的兩段話,關聯性到底在哪?
『是什麼樣的原因,使治國必須談及鬼神?』
為何我們能同時讚嘆這兩段話,卻完全不需要搞懂上下的關係?
或許在考據上的進步,有助於我們將這道解讀上的鴻溝填平。
首先,古文的原文是:『治大邦,若享小鮮。』,
是『享』字而非『烹』字,如果我們確切完成文字確認的步驟,
或許很快可以發現『享』有『祭祀』的意思,加上『若』有『奈、若之何』2、
『鮮』有『血食、新殺鳥獸』3的解釋,則有機會將上下兩段關係連結起來:
『治理一個大的國家,為何總是需要大肆殺戮鳥獸作為祭祖的血食呢?
如果為政者能以道立足於天下,祖靈怎麼還會神祟於人呢?
不是祖靈祂們沒有神祟於人的能力,而是這樣的能力也不會造成傷害。
就算說這些神祟有造成傷害的能力,但順應天道的聖人,
也不會因為這些神祟而遭致損害』
能認同這樣思路的讀者,心中所建構出的老子形象,
或許是一位有更濃厚『反迷信』、『反厚葬』色彩的哲人吧!
『黑話與方言,往往是解讀的鑰匙』
『黑話』又稱『行話』,意近於現代各行各業的專有名詞,
『罩子放亮點』便是常見的江湖黑話,『罩子』意指眼睛。
一個從來不懂棒球規則的未來人,
考證地球文物後發現『四壞球』三字,
第一個直觀感覺大概是:『四顆壞掉的球,似乎常見於某種場合』
但對知悉該規則的人來說,這三字的意義便會完全不同。
簡言之,理解黑話,才方便重現『該時代』或『該領域』的意義。
就道德經來說,雖然使用特定領域黑話的狀況較少,
但若能對單一中文字詞的各類用法心裡有底,
自然也較容易提升正確解讀的能力。
例如:
『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強焉!果而毋驕;果而毋矜;果而毋伐;
果而毋得已居。是謂:果而不強!』
若順著鄭玄所認:『殺敵為果』的脈絡去看,
很可能會出現:
『為何毋伐還要殺敵?』、『又殺敵又能不強?』、『善者就是殺敵而已?』
之類的疑惑。
但如果熟悉一些戰爭類的用詞,配合適當的考證,我們可能會有如下發現:
《太平御覽、兵部、楯上》廣雅曰:『果科干敝櫓戟盾也』
《說文通訓定聲》:『果,假借為干』、『干,盾也』、『干,假借為扞』
《廣韻》:『扞,又衛也』
進而理解:同樣的『果』字,也可以有防衛、保護的意思。
之後再來看『善者,果而已矣!』,
就更能清楚它的意義,甚至聯想到爾後墨家的非攻主張是否受這類的段落影響。
校改經文前,你查過方言了嗎??
老子當時生活在中國的南方,未必所有文字的使用方式都合於現代人的形式。
例如:古本的『大贏如朒(或做「火內」)』,此段常被校為『大辯若訥』,
但在現下的客語中,『贏朒』這詞仍在流傳使用,
是表示有餘(鼓起)與不足(消縮)的用詞,
若僅僅順著通俗本的定勢思維,判斷古文必然為錯字,
實不免言之過早。
在過往『大辯若訥』的脈絡下,或許曾存在過這樣的修道人士:
因為太想將事理討論清楚,反而被認為不配學習道家。
總結的說,要提高解讀古本的成功率,
對於『領域』、『地域』、『時代』之於語言的變因,是必須考慮進去的。
考據者的黃金年代
志於謀求真相的人,在這個時代所能建構的文化力量將超乎過去所想像。
筆者會這樣主張的原因如下:
網路已經成為現代考據者的絕佳利器,除兩岸三地的學友可以互通有無外,
新出土的文本,往往不到多久時間,就能從各個管道調閱到資料。
這樣突破時空限制的資訊優勢,是過去遠遠無法企及的。
現代的知識份子有機會受到的哲學教育更深、更廣,
正因如此,對解讀文句時,認為不協調的理路,忍受性也更低,
相應而生的,便是對許多矛盾點會更能起疑,而從疑有成。
古代的解譯者,雖然離真本時期較近,對時間的變因較今日學者更有優勢,
但由於地域因素,此變因的優勢往往會因之折損,
但文化及領域習慣相近,所衍生的優勢仍是不容小覷。
對於過去的注譯本,我們抱持著這樣的態度或許更健康些:
『肯定前人的貢獻、努力,但過去注譯的理路並不用照單全收』
畢竟他們有他們的時代壓力,他們手上拿到的文本,
也未必比近代出土的更接近真實。
誰能保證二十出頭的王弼,他與他的註本若是生於今日,
還能得到同樣的重視呢?
NOTE
1.朱立安.巴吉尼,2006 -新聞挖挖挖:頭條新聞背後的哲學思索,
P18-P22,麥田出版,陳信宏譯
2.《經傳釋詞.七》:「若,猶奈也。凡經言若何,若之何者皆是。」
3.《集韻》:「鮮,鳥獸新殺曰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