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摘]報導文學 吳音寧 《江湖在哪裡》-冬夜現身

作者: zoobox (zoobox)   2014-10-07 22:19:58
親愛的文友:
除了小說、散文、詩之外,我們來看台灣文學中的另一個類型:「報導文學」,
除了早期《人間》雜誌的報導文學外,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2007年吳音寧小姐的《江湖在哪裡? ──台灣農業觀察》 ,
這本從白米炸彈客楊儒門先生開始,追溯台灣農業五十年來累積的問題,
以下從博客來網站轉錄其中的第一章「冬夜現身」,
跟大家分享好的台灣報導文學。
也請大家分享報導文學的作家和作品!
(文有些長,請慎入喔!^^ )
資料來源:博客來臉書:http://goo.gl/qxLFBa
冬夜現身
●冬夜:農曆十月十四日
是夜,島嶼在海洋的環抱中、在地球的轉速裡,亮著電力所及的燈光網絡,
據統計,家戶普及率達九十九點七五。
走空中的高低壓電線,輸送、分配,串連起電力消耗量大的都城商街、
沒瞑沒日生產的工廠,
以及白天通常在太陽底下工作,沒用到什麼電,
夜晚就熄燈休息的漁港、農村、山上的部落。
幾幾乎,可以形容為燈火通明,
但有角落、有暗處,
連基本的水電費都繳不起,被迫融入夜色裡,
仰望天空不時有飛機飛過,像炫耀的流星,不準備承載貧窮者的心願。
好在沒電的時候,月娘特別亮,
「大大圓圓的笑臉,是家人的感覺。」
縱使有時候生命如浮萍,
「飄盪在月色如水的夜裡,悠悠晃晃,無處歸根,
不過抬頭望向天際,開懷大笑的月娘始終陪伴著,不離不棄。」
(以下所引,皆出自楊儒門的信件。註一)
尤其接近滿月,
像花瓣要全然綻放、浪潮將推至最高點、前奏快進入主題,
主角就要登場了,鑼鼓心跳聲咚咚咚的加快加遽……。
農曆十月十四日,下一個夜,就是月最圓的十五,
過了十五,月娘會逐日逐日瘦下臉,
彷彿吃不飽,直到最後終於餓到消失,
才又像希望,從絕望的谷底逐日逐日充實的升起。
這是億萬年循環的道理了!
但是夜,月娘的笑臉似乎若有所思,有點緊張,
派遣月光作為「前觀」
(特種部隊的前哨兵種,楊儒門以此做為另一個自己的代稱。註二),
偵察著進入島嶼中部。
找到斗苑路,
俯瞰過高速公路南下北上的交流道,
飛過商家比鄰著亮起一路絢爛的招牌、看板、霓虹燈管,月光顯得微弱的快速通行。
進入二林,
辨認出公務人員已下班的文化中心、鎮公所,暗暗大大的建築物,
一不小心,撞上一根鐵柱,
高舉著鮮黃色的M字燈廂,麥當勞迎面。
月光摸摸自己的寬額頭,不好意思的笑笑,
呵呵,溜滑過麥當勞潔淨的、每天都有工讀生在擦的玻璃窗。
玻璃窗內,坐著一些消費者,
每人桌前一份一百多塊錢的套餐
(一個漢堡、一包薯條外加一杯可樂,等於某些人家一個月的自來水費)。
月光趴附在玻璃窗外頭,
忽忽然想起,今年是二○○四年,二○○四年的末稍了。
這一年,是聯合國明訂的「國際稻米年」,
主題是:稻米就是生命。
「所以是十七年前囉,」月光推算著,
像地球往回公轉十七圈,
回到麥當勞進駐島嶼初期,曾有主婦聯盟等團體,
手持「漢堡營養不均衡,少吃為妙」、「幫爸爸媽媽看住荷包」、
「不要讓漢堡笑我們傻」等大字報標語,
在台北各跨國速食店門外站崗,勸導消費者不要購買進口的漢堡。
不過如今看來,
麥當勞叔叔及肯德基爺爺的塑像(還有溫蒂姊妹及星巴客咖啡等),
已深入密佈島嶼。
目前,
麥當勞在全球一百二十個國家中,共有二萬八千七百多家分店。
一口一口,
油煎的美國牛肉、油炸的美國薯條、
進口糖水再摻點化學香料的可樂、剝削原產地咖啡農的進口咖啡,
取代島嶼土生土長的稻米、甘蔗、蔬菜、豆類。
一口一口,
據研究報告指出,吃習慣會使人痴肥、變笨的速食,
透過大量的廣告行銷,誘惑著所有小孩的眼睛、胃、以及岌岌可危的心智。
一口一口食物的背後,
跨國公司為了賺錢,顧不了消費者的健康及農人的處境。
錢、錢、錢!
月光回頭瞪了瞪白皮膚的麥當勞叔叔,
小丑模樣的臉,笑開紅色的大嘴,伸出手,
仍盡責的站在店門口,歡迎口袋裡有錢的人們,請進、請進。
唉,於是月光輕輕、非常輕地嘆了一口氣,繼續往二溪路飛去。
入冬後的冷空氣,因此颳起一陣風。
海口的風,掃過沿途商家看板漸漸稀疏,月娘漸漸清晰。
月光拂過道路兩旁站立著、如二林這個地名所描繪的、朝夕相守的木麻黃。
白日裡,灰綠色、針織狀的樹葉,夜裡呈水墨畫般潑灑。
由於二林是海口地帶,東北季風強勁,
日本時代便引進外來種的木麻黃,採東西向線型種植,
來防禦侵略性強的海口風、以及風中的飛沙走石。
環境磨練人的性格,也挑選能夠在貧瘠之地生存的樹種。
木麻黃落腳、紮根在二林,
縱使歷經不斷被砍伐的年代,如今所剩不多,
仍在不少二林人心中,植入家鄉般的親切感。
月光明瞭這種親切感,「是家人的感覺」。
從木麻黃樹梢一躍而下,灑落暗黑的田地。
一望無際、地平線零星著一簇簇霧矇白光的田地,是種植甘蔗嗎?
是二期稻作剛收割後的水田?
是海風鹽分與濁水溪沙質土壤成就出的、金香葡萄與黑后葡萄的溫床?
是東南亞的火龍果千里迢迢來台後的新家?
抑或是再也、再也不種了,任其荒廢的休耕地?
月光做為前哨兵的亮度,並不足以細辨夜色中的田地樣貌,
僅只是揣著時間的疑問,痛痛的、不能明白,
為什麼單位面積蔗糖產量世界第一的島嶼(註三),
不過數十年,糖業就從極盛衰敗到今日幾乎不產糖?
台糖公司目前僅存台南善化糖廠、嘉義南靖糖廠、雲林虎尾糖廠仍勉強維持運作,
但據報載(月光也是有瞥過報紙的),
到民國九十六年底,預計再關掉一個糖廠。
基本生物常識不都指出,
「倘若沒了糖和氧氣以供我們進食和呼吸,我們將不久於人世。」(註四)
那為什麼島嶼竟然放任台糖公司,
賣起進口的汽油、柴油,給有車階級及摩托車往空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廢氣,
同時終止與農民簽約,要農民放棄種植具有分解、吸收二氧化碳等功能的甘蔗。
沒有甘蔗田,不生產蔗糖,
孤懸於海的島,若稱得上是國,
這個島國很快就要看不到
「夕陽火紅像剛出爐的太陽餅,掛在甘蔗尾,隨著風,產生變化的感覺。
天空霞彩一抹,白鷺鷥成群朝著太陽、海邊的方向歸去……」等景象;
那美景,傍晚羞怯著登場的月光,曾經無比熟悉。
前哨兵月光遙望台糖公司,
在已消失的蔗田「遺址」上,蓋起加油站,紅底白字的燈廂佇立著,
月光避了開來,卻被二溪路上疾駛而過的汽車撞倒,
一次又一次的撞倒。每次車子(車頭燈強光)經過,
都強強將月光驅離,毫不留情。
算了吧,月光心想,我不過就只是一小片月光,能幹嘛呢?
但如同海風催折木麻黃,木麻黃被迫彎下腰又挺起身,
海口的前哨兵月光總也不認輸的、一躍,進入村庄路。
村內沒幾盞路燈,磚瓦三合院及水泥樓仔厝錯落著,
晚間七點多,只剩下貨櫃屋檳榔攤及柑仔店仍開著。
月光東瞧西瞧,
看見一戶戶人家的神明廳,
透出案「燭」紅暈(已是插電式、罩紅燈罩的「燭」光),溫暖的微紅,
不過月光仍感到些許落寞,
因為這些人家的客廳裡,同時流洩出螢光幕的聲響畫面,
屋裡的人,背向馬路(及夜空),面向電視(或電腦),
根本沒有察覺到月光來訪。
前哨兵月光乘著寒風,敲動窗,扣扣扣,
很快識趣的揉揉鼻翼,轉個彎,飛入轉角的圓和宮。
圓和宮的廟前廣場,水泥地面擺放香爐及幾張桌椅,
鐵皮遮棚下,
日光燈管照亮這村庄最主要的公共空間、傳播站、信仰中心、
有時候是政府下達政策的辦事處。
數十個老人家,六、七、八十歲不等,聚在廟後方延伸興建的水泥平房內,
開講著、議論著,廟旁,競選的旗幟插得特別密集。
台灣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
將在那夜的十六天後投票,是綠色過半呢?還是藍天再現?
兩大主色調拼搏著,為每三年一輪的席次、薪餉及權力總動員。
月光兜轉過整排競選旗幟,一個個人頭,隨風翻捲,皆颯颯作響,
也都呈現出難以捉摸的波浪狀,
於今,是越來越看不出有什麼差別了,
不過廟裡的老人家倒是興致勃勃,你一言我一語,熱衷於旗幟上人頭的事跡。
說什麼「咱海口人,要支持海口人」,
說什麼「海口攏沒建設、沒發展……」,
聽得月光既憂心又不解,
但月光沒有喉嚨,發不出聲音,
只能任由海風吹得更急更迫切了,
空中的烏雲也藉此更積極的群集。
踱步在圓和宮屋頂上,
月光知道農人從礫石荒地、泥巴小徑到柏油路面,
一路彎腰付出多少汗水、勞力、心思,以及作物價格跌到令人心酸時,
仍堅持下去的愛與意志,
知道農人一直在學習、在適應,
研發新的種作技術,改良新的品種,
絞盡土直的腦筋,尋找在多變市場活下去的機會。
月光也記得,
夜裡沾著露水,親吻過各種作物「一瞑大一吋」的生長,
月光更明白,
農人計算日子的方式,不採直線進行的「國曆」,而採表情豐富的農民曆。
月光和農人有默契、了解農人了解,
月娘若是亮出一圈光暈,像戴了頂斗笠,那明早肯定要刮風、落水了,
夜裡若是起霧,白茫茫籠罩得像是沒了出路,
別擔心,請準備迎接明天的大太陽吧,
而大晴天的早晨,通常也是有霧的……。
農人依隨作物千萬年的節奏,
作物依隨土地億萬年的孕育,
縱使種作時的農人不說話、不言語,
月光總是知道的,島嶼的農人很會種作。
但為什麼才數十年,
島嶼就從一個「世界上農業最成功的國家」(註五),
來到今年國際稻米年,已首度、不曾有過、也算創紀錄嗎?
水稻田的休耕面積(二十八萬公頃)已超過耕作面積(二十三萬公頃);
荒蕪的地,已經比種作的田還要多(註六)。
月光焦急的飛行,像逃竄,從圓和宮拱翹的屋簷,滑下去。
沒有車子,人可以步行;
沒有電,
「我們可以散步在星空下/可以手挽著手大聲交談/
可以啜泣/可以微笑/可以練習用手指讀對方的唇/用心去讀對方的心」(註七);
沒有衣服,人可以赤裸;
沒有書沒有文字,人可以畫畫、做手工藝、唱歌,
但是沒有糧食,
就像沒有空氣和水,人根本活不下去。
稻米就是生命!
那為什麼孤懸於海的島,
若稱得上是國,
這個島國竟然寧願將生命——自己的生命——交給進口商去決定?
糧商在乎土地嗎?
在乎作物嗎?
在乎有人餓了,天天餓著,卻買不起進口的食物嗎?
政府官員呢?
資本家企業家呢?
島中之人是否都不憂心、不氣憤、不在意,
有一天島嶼再也沒有農民、沒有農業、沒有農村文化,
沒有土地藉由作物長出的心跳?
難道,真的都沒有人抗議?
前哨兵月光感到脖子有種被掐住、或其實是胃被捏痛了的威脅感,
警覺的揮動手臂,
但空中烏雲已團結成一塊塊,
形成全球化、不分國界的侵略態勢,
包圍住月娘緊張的笑臉。
月光奮力踢動伸及地面的腳,試圖突圍,
但烏雲如此厚重、難纏、死皮賴臉。
怎麼辦?
怎麼辦?
也不知道怎麼搞的,
就在烏雲快要吞掉月娘前一秒鐘,
一個決定,做下了,
一小片月光,切斷與月娘溫柔的牽繫,掉落至地面。
再度爬起的月光,已不能飛,
一步一步,縱使被汽車的大燈碾過,
也只能歪歪扭扭的跋涉,
拂過甘蔗田、拜訪過金香葡萄、黑后葡萄、柑橘火龍果、
香菜、花生、芹菜、荷蘭豆……,
混著泥巴滾過田埂路,沈入水田晃蕩著波光……。
月光在這裡,
月光在那裡,
尋找著「經過糖廠的火車軌道,路口的右側一百公尺處是新生國小」,
國小圍牆內有一隻石造的大象溜滑梯,
腹部鑿刻了「正義」(註八)。
月光摸了摸冰涼的「正義」兩字,
似乎想到什麼,也像沒有,
繼續獨行過風吼中有牛屎味道的產業道路,
海風颼颼,
遇見路旁一間小土地公廟,慰藉似的、
亮著寒冬裡一盞昏紅小燈。
時間的刻度,
用走的和用飛的不同。
時間的刻度,
有退路和沒退路,
走起來很不同。
前哨兵月光走了好久好久,
感覺退無可退的、拐入一條休息中的鎮街,
來到二林萬興國小前。
從國小圍牆邊,望向馬路對面,
數十間老舊的水泥平房,
其中,榕樹旁的那間,
懸掛「阿雪小吃店附設卡拉OK」的招牌。
農曆的十月十四日,
月最圓的前一夜,
當時小吃店老闆娘、臉圓圓如滿月的阿雪,
如同島嶼大多數人一樣,不知道那夜有事發生了,
有個年輕人在一、兩年前,
就已暗自做下決定,
而「很多事在決定之後,只能向前,不能在乎的事,太多太多了,放在心中。」
於是是夜,
天地間一小片武裝成刀峰的月光,
在心底對月娘說聲再見後,轉身,沒入夜色中。
PS.以上,請各位文友可以的話,分享您喜愛的台灣報導文學作品和作家!^^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蹤‧八式問劍〉)   2014-10-09 00:50:00
報導文學這一類 先前蠻喜歡鄧相揚老師~不過 好像還是以題材取向為主。
作者: zoobox (zoobox)   2014-10-09 18:49:00
謝謝lupins大,我來搜尋鄧相揚老師的作品,謝謝喔!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蹤‧八式問劍〉)   2014-10-09 20:05:00
對了,[報導文學選摘]這格式好像太長了點?要不要改成[選摘] 報導文學 - 作者《○○○》?
作者: zoobox (zoobox)   2014-10-09 23:29:00
了解!下次改用lupins建議!感謝!!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蹤‧八式問劍〉)   2014-10-10 00:13:00
在外面按T 可以改標題
作者: zoobox (zoobox)   2014-10-10 04:11:00
感謝,已改!^^
作者: dian9 (點點)   2014-10-25 14:41:00
謝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