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為何非腐女、非同志都中了《圈套》

作者: bozara (lazy bone)   2019-05-07 01:10:51
熱播到第3季的BL台劇 為何非腐女、非同志都中了《圈套》?
新聞連結: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5008
台灣電影創作對於同性愛情議題往往保持開放態度,但台劇作品若涉及同志情節,雖然有
各種蠢動情思,卻容易觸動敏感神經。為了凸顯在愛情中的猶疑與掙扎,那些無法「顯白
」的隱諱,往往只能在避免太過或不及中呈現。但近年,在愛情的顯性或隱性的告白選擇
權中,已經因社會氛圍的了解與開放而有所不同,那些原本禁忌的同性書寫,早已轉換跑
道,兩男間孺慕神情成為最纏綿悱惻的動情視野。
近期已上映數週,被歸類BL(Boy’s Love,指描寫男性間戀愛的創作類型)劇的《圈套》
,是Line TV自製劇《HIStory3》的第一單元。《HIStory》系列作品之一《HIStory2》曾
入圍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這回的新劇在層層曖昧中有力展開,尤其輕快精準節奏的故事
軸,讓各個演員在熱血、瑟縮、矝持又曖昧的表演繁複精彩下,清楚地探討了男人間愛情
的壓力與如何在自我矛盾中突圍。
當初《HIStory》成立系列式的拍攝,一開始設定為腐女所喜愛的BL愛情類型劇。
但也因此,多了些觀眾選擇劇種的框架。當時製作團隊看見BL情節劇是不容小覷的潛在市
場,男男情愫讓腐女們看得心花怒放,伴隨著繼續製播第2季。
但因應季度改變,到了第3季的《圈套》,複雜的人物關係、新舊演員在表演中自然銳利、
人物設定也豐潤飽滿,同時更精準呈現角色衝突中蘊藏愛情的五味雜陳,各方總合讓情節
高潮起伏。種種環節下,也讓製作單位開始思考,當初自己貼上的標籤,如何撕去,讓市
場更為大眾化。
「愛」不該被貼上不同的標籤
開播時,該劇被盛讚再次創新台劇不同類型的新開端,除了性別議題的基根討論,找出潛
在觀眾、在各個社群媒體創造討論廣度,是新一季的目標。
首先,主題性的明確不能模糊,於是從原本就是BL劇講述的「愛」出發,只是更為擴大,
這次的「愛」所要溝通的,是認同與平等,同性愛不該被標籤化。
雖然絕大多數會以「腐劇」、「BL劇」來統稱歸類,但若跳脫戲劇本質,從故事要帶來的
價值議題溝通上,製作單位內部認為其實可以強化「愛都一樣」,來撕下原本旗幟鮮明的
標籤。所以劇中加強男性觀眾喜愛的動作、案件追查元素,甚至原本較為嚴肅的警隊職場
環節,都先用娛樂性的鋪排方式來跨出不同的收看群,企圖滿足本來不看BL劇的大眾需求

果然《圈套》自播映後掀起觀眾的關注,已超越《HIStory2》同期的討論,短短2週更突破
百萬觀看數。由此可看出,製作戲劇需要站在觀眾立場來思考,才能帶動編導、製作,甚
至演員的價值。同時也看見了所謂「BL劇」的產值,雖非即時的收益,但可明確看出,在
保有原本的架構下延伸出的創新,並不會影響商機與觀眾的流失,反而增加不同以往的觀
賞人口,口碑才是最終的回饋價值。
為什麼不是腐女或同志的觀眾,也願意買單?
今年台劇在不同劇種中皆呈現強有力的突破,不論是社會寫實、都會愛情,或帶有靈異色
彩的劇種,都陸續殺出國際市場。但其實深究來看,台劇推出除了情節動人,最需要的就
是話題夠吸睛,才能在推向國際市場時,有更多元的可看度。
其實《HIStory》該系列作品最早規劃前,戲劇裡的同志情誼或多元意象的議題,也曾引起
不同立場的衛道人士解讀騷動。當時,製作方也樂於接受四面八方的回應,所以在系列作
品推陳出新後,不管是豪邁瀟灑,或迂迴無措的男人情懷,其實也讓劇外非腐女、非同志
的觀眾有了感情投射,入坑收看。
然而被撕下標籤,《HIStory》系列雖為台劇同志情感的真實情貌扣發了第一道扳機,但存
在話題性之外的議題更是鮮活動人契機。包括傳統觀念對性別的排擠意識,或關起門來所
迷戀又潛藏的性別迷思,在跳脫禁忌後,穩穩抓住愛情不分性別的尊重態度,更添戲劇與
真實人生的說服力。
除了議題連結社會氛圍的擴大討論,商業考量也是必須
以此自體發酵,複製再創新的成功,除了將小眾思惟轉為大眾考量外,該系列推出的新演
員受到市場上矚目,也是戲劇被買單的要件之一。觀眾的注目讓播映及製作方產生信心,
商業價值也就油然而生。
《圈套》講述因為一樁懸案,熱血刑警(徐鈞浩飾)抓緊線索,積極接近黑道少主(吳承
洋飾),希望能夠找到真相。鍥而不捨的追擊,讓兩人關係日漸緊密,一步步掉入愛情的
圈套。
美式風格的男男浪漫愛情故事,伴隨熱播的契機,如何憑著這股多元思潮與開放的故事線
取得觀眾討論度、再帶動戲劇本質聲量,也將是台灣電視台或OTT平台的商業製作參考。如
同泰國能不受拘束地推出同類型戲劇,且近9成的民眾都表示可以接受,這就顯示市場可以
被培養,不該做小自己。
台劇的市場正在擴大中,我們不能被自己做小了
每部戲劇作品都在追求難忘的畫面,但刻意提煉打造的鏡頭往往讓人不痛不癢,如何把最
平凡的故事說得不平凡?《圈套》所描述的,就是最平凡不過的愛情故事。
男人與男人愛情間滿是傷痕的體悟、空虛與滿足的靈魂,都發現原來我們一直受道德禮法
的束縛。看劇當下,不管是否歸屬於現實生活中我們所認定的情感表達,有趣的是,其實
都無意識跟隨劇中血衝腦門的愛情事蹟,在心頭捲起萬千漩渦。
戲劇故事用來映照人生感情的刻劃最難,但那些瑣碎不安的生活寫實,卻也都是戲劇強大
的背景。《圈套》裡兩個男生對愛大徹大悟的迷途知返是觀眾最愛的感情影像魅力,劇中
在幾段對於事業、生活、社會觀感所產生的困惑,其實都撩起自己有過的夢想。
台劇市場正在擴大中,以愛為名最動人,或許也如同該劇,在暗藏的動人字句中,就是要
我們記得愛情滋味,和那本性不移的初衷。
作者: Evilspirited (Aries)   2019-05-07 23:55:00
睜大眼的部分應該是導演喜好吧......看是非也有...個人很不喜歡.........看到都直接跳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