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與惡-真的有探討為什麼殺人的必要嗎?

作者: pilirich (Rich)   2019-04-25 10:00:02
飛機從起飛到幾千公尺的高空再降落,
需要面臨氣壓的劇烈變化,溫度從幾十度到零下幾十度的變化
一般交通工具設計不需考量的問題,在飛機設計上都要謹慎以待
從航空材質的選擇,輕巧與堅固的平衡等等,以及各種機器與人為操作,
飛機進場離場的流程,都比一般的交通工具複雜千百倍。
但是如今飛機卻是最安全、失事率最低的交通工具,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當飛行事故意外發生後,我們不是把飛機就地掩埋就算了,
我們不是把責任推給開飛機的機長就可以當作沒事了,
在搶救完所有生還者後,飛行安全小組就會介入調查,
蒐集殘骸檢查是否是機械故障、
蒐集儀器紀錄弄清楚飛機當時的狀態、
取得當時的天氣資訊、訪談生還者、檢視比對標準作業程序等,
要找出事故發生的原因,模擬還原當時的狀況,
必須能夠重現錯誤才能知道是哪裡犯了錯,
這樣才能進行「矯正」及「預防」。
在無法重現錯誤之前,所有同型飛機停飛是很正常的事情。
「矯正」指的是修補已存在的錯誤。如果是機械問題,那就召回更換零件與設計;
如果事故是人為因素,那就完善現有標準作業程序。
「預防」指的是避免未來錯誤的再發生,以後的飛機設計準則又增加限制與注意事項、
飛行機械的設計與防呆又更複雜了、飛行各階段的檢查表又更繁瑣了。
這一切「矯正」與「預防」措施,才造就了現今的飛航安全。
把焦點回到與惡劇中的案件,無差別差人案件與其他兇案類型的不同,
在於兇手沒有明顯的犯案動機,不是情殺、仇殺、也不是為了錢。
今天為了平息民怨,不去探究兇手的動機,不去尋找案件的發生的原因
直接把兇手抓去槍斃,難道社會就會因此更安全嗎?
並不會
沒有「矯正」與「預防」措施,社會不會變得更安全。
李曉明殺人案死者就這麼白白的犧牲了,他們的死亡並沒有換來社會的更加安全。
他們的死亡是悲劇,而社會無法因此能變得更安全,則是悲劇中的悲劇。
今天的普悠瑪事故也是這樣,單單把駕駛記過停職,不會帶來鐵路安全
食品安全也是這樣,只隨便小罰兩百萬把負責人抓去關,也不會帶來食品安全
要把犯罪犯錯的動機消除,才能預防事件的再發生
要能從失敗中記取教訓,才是能夠進步的原因
作者: blackcoffeee (黑咖啡)   2019-04-27 18:07:00
作者: cinnamonmeow (倒帶人生)   2019-04-27 22:17:00
推 很有深度的多方探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