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最近的台劇有感 12 14 17 18

作者: ikoyumi (小喚)   2019-03-25 14:21:20
很抱歉昨晚發文刪除了,
不太確定自己的觀點是不是同行普遍觀點,所以很猶豫,加上政治觀點太重。
但想一想覺得戲劇原本就是思想表述,難以離開政治
還是想重新分享,增加一些其他的觀點,
或許跟許多同行想法不一樣,但是大家可以參考。
昨晚在文章提及這幾年文化部很認真在補助台劇這件事,
過去台劇的目光都現縮在中國市場,
許多老編劇開口閉口就說:要寫中國能賣的東西,不要政治意識那麼濃!
但去中國賺錢,跟台灣電視劇的做戲方向只以能賣中國市場為目的是兩件事。
去中國賺錢是個人選擇,
但當台灣做戲只為了迎合中國市場時,就成了文化方向。
前幾年真的很嚴重,做戲的人都要去看中國廣電總局的規定,
更不用說還有編劇或工作人員要簽合約要求不能在公開或社群支持台獨或政治敏感議題,
合約主要是怕賣中國版權時會因此被牽連抵制,
有人憤而不簽,但很少,許多夢想做戲的人都還是簽了,大不了不說話了。
而且經過多次抵制事件後,沒簽約的人也不敢說話了,怕連累別人。
於是在私人領域與戲劇創作過程中我們默默自建小警總,
從上到下,從大家看得見的演員到看不見的幕後,自我把關。
於是做出來的戲,好像少了點味道,不太台灣,不太大鳴大放,躲躲閃閃,
對於藝術表達工作,這是很讓人難過的事情。
題材當然也受到限制。
不做賣不了中國市場的戲劇,因此不做靈異政治神怪社會議題,
有點沾上邊都要考慮再三。
都會愛情劇、偶像劇在過去幾年都是大宗,
導致很多觀眾覺得台灣只能做這樣的戲。
當然這也不是誰的錯,台灣市場原本就小,資金相對難以取得,
文化是需要時間醞釀成長的,
戲劇製作的技術和經驗都要一齣齣累積,
必須容錯,花長時間犯錯學習,才有機會成熟。
如果沒有政府支撐,
有限的資源想走最遠的路,只能找安全、容易的市場。
這幾年政府真的投錢進戲劇了,前瞻建設撥了很多錢,
不只戲劇產業,朋友在漫畫產業也都受到幫助,
有了基本資金,加上幫忙國際平台媒合,
台灣這幾年做戲的視野終於能不再想著中國,
這幾年旗艦計畫補助了許多中國完全不能接受的題材,
想想在《惡靈05》之後,有多久沒看到電視台要做靈異?(除了類戲劇)
你猜台灣編劇或演員或製片或幕後工作人員想不想做好戲?做題材突破的戲?
誰不想呢?
你以為演員每次都演愛情戲他們覺得很有意思嗎?
誰不想演《我們與惡的距離》這種高度挑戰的題材。
過去做戲大家問中國想要什麼?
現在大家要做戲開口閉口都談高概念,
題材不再是最大問題,概念強不強、夠不夠吸引國際目光成了重點。
去香港、新加坡參加國際展覽,尋求國際買家是新趨勢。
當然,另一個方向是本土,
故事是不是在講台灣的故事也是新方向。
文化部開了台語台,準備做台語精緻戲劇,
補助華視做台語劇。
補助鏡文學做台灣作品的IP開發。
或許落後,或許還跟不上許多國家的腳步,但是戲劇題材越來越多元。
這些錢砸下去,是不是能保證做出好戲?答案是不一定。
美劇韓劇出口的戲劇都是篩選過,他們爛戲也不少,
只要十部能出一部好戲,那就值得。
文化產業培植需要時間也需要膽量,
觀眾不需要愛國心去包容爛戲,爛戲需要被淘汰,
但爛戲淘汰的過程中,政府需要長期持續投入培植,才有機會出好人才跟好戲。
明年我不知道政黨會不會輪替,
萬一真的輪替,文化部是不是還是能延續這些很燒錢的補助政策,
又或是政策方向會不會又回到中國市場的老路,這些我不知道。
但至少看看今年台劇片單就會知道,我們不是沒有野心,只是沒有機會。
希望能再給台劇一點時間。
作者: sandwichchen (三明治)   2019-03-25 15:46:00
推~願努力不淪為政治犧牲品
作者: handsomeburg (韓森堡)   2019-03-26 21:33:00
台劇是不是大爆發不清楚,但這部的品質之高的確讓我驚訝
作者: lovelouis480 (瀟湘館主人)   2019-03-27 23:17:00
呃…中國的戲劇越做越差了吧,但看的人反而增加,我也是覺得很微妙
作者: BebeeLai0622 (Bebee)   2019-03-31 15:39:00
推優質台劇 另推文化跟政治本就難分割 無須污名政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