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必須過動

作者: wak (默艾)   2018-08-09 19:32:02
最近吳曉樂有出新書,《上流兒童》,很類似這部戲的風格。
楊鵑是個很矛盾的人,而這種矛盾在社會上很常見。
她很眷戀眼前的假象,但又很害怕這個假象。一方面宣稱只要
有愛就可以讓所有孩子都滿分,但回頭對若娃說沒資源就什麼也
沒有,但在若娃死後,她又在訪談說,只要有愛,沒有作不到的
事,結果她所謂的愛,就是強迫別人為她犧牲,包括若傑的死,
若娃的死。我為你們付出這麼多,總該為我回報點什麼吧,例如
保住這個房子。所以高材生若傑活得很辛苦然後自殺了,平凡若
娃成績不好則選擇醜化自己被政府銷毀讓楊鵑得以再次得到胚胎
。住在這裡很沒安全感,她卻很享受這樣的高高在上。
而承受她全盤想法的若娃,成為最痛苦的人,剛好也體會了台
灣之前教改的錯誤情境。
為了革除聯考的唯一成績,推展多元入學方案,但多元入學很
快成為全台灣的惡夢。原因很簡單,本來大家都認為多元入學的
管道增加,可以讓補習班文化被弱化,結果在儒教社會什麼都要
跟別人比,就算增設才藝評比,結果每項才藝也列成一種評分標
準,變成許多多元項目就冒出多少補習項目,每一種都要跟別人
拼成績,補習班不減反增。整個社會都在怪政府教改失敗,但都
不會說是自己的觀念有問題,如同楊鵑說的『妳有沒有想過這個
制度是大家都同意的』,所以教改最後全部變成聯考,是因為社
會不希望聯考消失,不然不知道該怎麼「升學」。所以一直到今
天的指考、學測,其實還是聯考。儒教社會無法理解外文化所謂
的個體養成,很依賴跟環境評比的階級衡量。
這也是若娃在森林裡過得很痛苦的原因,因為她什麼都要跟別
人比。《搖控器》的小嵐在《搖控器》裡說,她想去紐約學畫不
是一定要跟別人一樣厲害,而是看看那些厲害的人也夠了。在森
林裡,小嵐跟阿偉在畫畫時,若娃畏縮的說我不會畫,是怕畫得
不如別人好,就如同她說的作什麼都不如人,但小嵐想的卻是她
們畫得太開心嚇到若娃了,心態完全不一樣。若娃什麼都想跟別
人比,在森林跟別人比天賦,在學校跟別人比成績,更慘的是在
家裡跟楊鵑媽媽心裡的若傑比。若傑雖死,卻讓楊鵑可以不斷的
消費他作為模範母親的養份。
不過楊鵑本來就不是帶著母愛來懷若娃的,她只是希望再培養
一個若傑,若娃在片頭接受的教育內容就強調了複製羊的目的,
她只是被期待來複製若傑,以及讓楊鵑來完成自己那套充滿控制
慾的愛的教育的虛榮,而不是活出一個若娃,所以這套思想讓若
娃在哪都不快樂,她最後的快樂是犧牲自己成全楊鵑再生一個孩
子。以此來看沉睡症,沉睡症,相當於許多對體制不滿但又跨不
進森林的若娃,只是他們沒有選擇為母親的新胚胎而犧牲,寧可
沉睡不醒,政府也不想理他們的邊緣人。
教育是為了促進階級流動嗎?如果只是想促進階級流動,那其
實還是儒教價值觀,服從階級的形態再去尋求流動的機會,等於
沒有改變,所以任何教改都會失敗。
 教育應當是為了打破階級,所以歐洲中學就在考哲學申論題。
允許質疑,從思想上不斷的挑戰制度,這樣的階級滾動是破壞階
級的方式。若娃就不用跟若傑一樣,用自己的生命滿足楊鵑那脆
弱的虛榮了。
作者: mavislin1980   2018-08-13 15:22:00
推~好分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