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必須過動

作者: simplemurmur (節骨眼)   2018-08-07 21:54:24
我幾乎兩個小時的劇都是皺著眉頭看完的,帶有不解、困惑、訝異、揪心、痛與絕望,最後甚至是一種心被掏空的感覺,只好藉由瘋狂重複娃娃的Don’t cry Don’t cry來撫慰一下心靈。
所以這次想用閒聊來作為標題而非心得,因為導演想表達的太深層了,可能我不夠有慧根完全理解,只能藉由淺薄的知識來描述自己的感受(啊啊啊歌詞剛好唱到「大雨裡的烏雲啊請帶我離開」(鬼叫)
【愛】
如果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全五部都是圍繞在這個主題上,因果關係我先概括成:「因為愛小孩,所以希望他好」(當然,什麼才是「好」、如何讓小孩好、小孩的好跟父母的好是否一樣等等的問題都先不去提),這樣的愛在這部《必須過動》中我完全看不見,我看見的,只有楊鵑對自己的愛,並沒有流動到自己的小孩身上建立起親子之間的關聯,相當冷血與殘酷。
在若娃最後要被送去銷毀的病床上,她流著淚,想起她曾經問媽媽的:「妳愛我嗎?」,她沒有得到答案而是得到一樣的問題,她毫不遲疑說了「愛」,她真的好愛媽媽,認為自己有責任要讓媽媽住在豪宅區、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才會沒有達到鑑定考的分數、認為只要我聽媽媽的話,就可以讓媽媽驕傲、也相信著媽媽所說的每一句話,她的出發點都是「媽媽」,媽媽已經為她做了好多好多事,未達標準是自己的問題,所以我看得好難過和心疼,很想大聲告訴她,妳媽根本不像妳愛她一樣愛妳啊!(好繞口)
在最後,若娃說了:「謝謝」,我忽然覺得心懸空了,她的謝謝究竟在對誰說呢?是對她真的很愛的媽媽說,還是在對政府這樣的銷毀政策說,或者,她謝謝玲娜阿姨曾經給過她選擇,謝謝曾經努力過的自己,謝謝卡車司機告訴她真相,也謝謝阿正,讓她看見了不一樣的世界。
【瑕疵與銷毀】
若娃的被銷毀,讓我充滿了不解,這個故事的設定以鑑定考的分數來進行工作分配、住宅分配我能夠理解架構,母親看似對孩子的教養負有責任,但真的有嗎?(如果小孩真的很笨怎麼辦XD)
就像若娃在回收廠裡跟媽媽說的話,就算去了鴿子籠社區,我也可以把小孩教好讓我再回到豪宅區呀,這不才是媽媽掛在口中的教育促成階級流動嗎?為何看似公平的制度,造就的卻是如此不公的對待?
另外,最後玲娜告訴楊鵑,妳剛剛植入的胚胎,是流動工人的胚胎,所以是否意味著,被植入什麼樣的胚胎,並非必然是菁英基因的複製,而有可能孕育出不是媽媽想要的小孩,那,狠心如楊鵑就可以把他處理掉?這種人工而且有公權力在背後掌控的淘汰體制真的太可怕,令人毛骨悚然。
但有個小好奇是,就算是經過再多篩選的胚胎,也有可能突變啊(?)那麼究竟,小孩對媽媽的意義是什麼呢?這一個不好,我就換一個,那不就是完全的生物本能在汰換人類基因了?
而所謂的「瑕疵」,必然是要被銷毀的嗎?如果小孩有瑕疵但鑑定考分數100,是否就仍然可以住在豪宅區呢?且這樣的瑕疵定義在劇中其實沒有明確說明,也是有點可惜,任何疾患都可大可小,只用分數或醫師診斷來決定一個人的未來,的確也是這部劇設定之下殘忍之處。
【自私】
當場景換到下一幕,楊鵑再次植入了胚胎,讓我看起來的感覺是,她就像是一個工具,負責複製生殖,即使這個胚胎有瑕疵,她總會有辦法的,她會有辦法不讓自己受傷、不讓自己狼狽。
而這樣的表面溫柔與心平氣和,在她跟玲娜的對話中充分顯現了她的自私,不是我害死了若娃,我是在拯救她的尊嚴,這是多麽冷酷的想法,小孩對她來說只是「胚胎」,這個不好,換一個就好,她永遠都會是「金質勳章」的代表,有邪惡思想的人鬥不過她,她也絕對不會讓自己落到鴿子籠社區裡。
所以,她是這五部裡最不愛自己小孩的媽媽吧!以己身的利益作為衡量的標準,在她眼裡,小孩就像是一個讓她發光的媒介,她永遠都要讓自己不熄滅,卻不曾投注真正的愛去看見要發光的應該是小孩。
最後想說一下,這部劇裡,葉全真的演技太強大,她可以壓抑住情緒然後輕聲細語說著明明是在傷害別人的話,就像是她要若娃帶美工刀到學校割壞同學的禮物一樣,她合理化所有自己行為的自我說服真的很黑暗,好像輕輕落下一些不痛不癢,但實際上讓人不寒而慄。
噢,還有XD 其實在玲娜跟楊鵑在洞穴裡的那一段對話,我看得時候有點尷尬了起來,絕對不是劇情問題,而是飾演玲娜的演員有時候語氣比較誇大一些讓我有點出戲,但這只是我個人感覺,沒有批評意思,想分享一下而已嗚嗚
五部劇看下來風格皆異,探討這一個有時候太難以啟齒的家庭的愛,也讓我思考了很多,覺得收穫滿滿但同時也有好多思緒需要自己去消化,感謝公視拋出這樣的主題,覺得自己內心有所成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