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貓的孩子

作者: kevin781109 (Kevin)   2018-07-15 21:15:38
單元二〈貓的孩子〉描述高中生阿衍,是家族同輩中成績最差的那個。
媽媽的生活面臨許多負面情境,包含爸爸的外遇和家暴、姑嫂們的不公平對待,
於是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
某天阿衍的同學小志透露自己考高分的秘密,就是在平行世界裡毆打最後一名的同學,
但每個人的方法可能不一樣。
阿衍本來不相信,但就在他撿到幾隻被遺棄的貓之後,他似乎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法。
-
平行世界在本集中除了擔任科幻元素,也是呈現精神異常的戲劇手法。
人在面對壓力或焦慮、又無法離開那個環境時,會產生心理防衛機制很正常,
但某些人的情況會比較嚴重,影響到精神面的健康。
精神疾病對許多人而言仍帶有汙名、或不覺得那是病,
就像劇中媽媽聽到老師建議帶阿衍去看精神科,她的反應是「我的兒子沒有病」。
對精神疾病的正確認識和病識感,是社會仍有待進步的環節。
-
另外在上述的相同橋段,老師還提到「學習障礙」。
就我待過教育現場的經驗,家長對「障礙」確實很敏感,如同劇中的媽媽一樣。
當然父母總是不希望孩子有問題,但如果真的為孩子著想,
應該聽聽看老師怎麼說、找到幫助小孩學習的方式,
而不是把成績不好和不用功畫上等號。
更重要的是理解「學習障礙」,它不是智力低下,而是需要非主流的學習方式。
只要輔以適當策略,學障者和一般人的學習成就並沒有差別。
-
然而劇中的媽媽也是受害者,是傳統家庭與父權體制的受害者。
身為大家族的一份子,彷彿帶天命一般,沒有光耀門楣就是不孝不義。
在家族聚會上拿小孩的成績來比較,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是哪門子的舊時代情節,
但現實就是這種情況依然存在於許多家庭之中,逢年過節就要上演一次。
鍾欣凌把媽媽的身不由己演繹得很有張力,她當然愛自己的兒子,
但她所處的環境讓她不自主地將壓力加諸兒子身上,其實是非常令人同情的。
-
劉修甫把阿衍這個角色的退縮反應呈現得很到位,
這也是有「習得無助感(註)」的學生常有的反應,在教育現場經常能看見。
當一個人屢次因為某件事做不好而被懲罰,容易讓他未來面臨類似情境都沒有信心,
甚至看到權威者會感到害怕,而這就是許多學生面對課業會有的反應。
在劇中,新的家教老師只是要找出阿衍的學習問題,
但阿衍立刻呈現低頭、畏縮的樣子,看起來真的很可憐。
-
劇情用貓咪分娩來化解母子衝突,還頗有象徵意味的。
當下兩人對彼此的情緒都瀕臨崩潰,眼看就要無法挽回;
但他們看到貓就要生了,那個畫面似乎提醒他們倆身為母子的連結,
喚起生命最初的感動,同時阻止了最壞情況發生。
結尾畫面或可解讀為,現實的阿衍和小志離開了受到壓迫的環境,
平行世界的他們也得以解脫。
-
最後一定要說,前幾天看到有人覺得〈媽媽的遙控器〉劇情太誇張,
我只能說,這種人是幸福的,沒見過現狀的殘酷才會覺得劇情誇張。
再次引用原著作者吳曉樂的話:
「如果你看了覺得不舒服,因為那都是真實的。」
-
註: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是心理學名詞,
指的是人們認為自己的行為(如用功讀書)只會換來負面回饋(如學不會、被責備)
而產生的無助感,容易在反覆失敗後出現。
習得無助感使人缺乏付出的動力,因為「做不做都一樣」。
這個詞可以應用在很多情境,教育就是常見的例子。
-
小彩蛋(?):劇中的家教老師姍姍,就是原著作者吳曉樂(吳珊珊)的化身。
-
歡迎追蹤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oss.amateur.reviews/
作者: kellylee0918 (貓頭鷹)   2018-07-16 11:41:00
真的,覺得劇情誇張的人是幸福的,因為現實真的就是這麼殘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