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wakeup《麻醉風暴》中的清醒

作者: meowpone (888)   2015-05-13 15:05:55
因為覺得這部戲很好看,心得也許不成熟,但只要多提出來就可以幫助好戲被看到。
所以還是決定發在本版~
..........................................................
我本身是公共電視台的長期觀眾,老實說初看這部 片名《麻醉風暴》其實沒有吸引到我
耶,因為我不是醫學背景的,這個片名只有讓我覺得很生硬。
會發現這齣戲真的就是緣分。因為星期六晚上的節目太難看了,所以索性轉回公共電視台
,看到播了這部戲就這樣看下去。
即使知道公視HD台早就播映完畢,我還是一直堅持著要等 到每個禮拜六才看節目。所以
一共享受了三個禮拜的周末夜晚阿^^
就像去電影院看跟租錄影帶回來看,感覺一定不同。看電視螢幕與用網路收看,體會一定
也不一樣。
我看電視一定是和家人一起分享,休息時間還可以討論彼此的心得。如果獨自一人對著電
腦看,就可能只有自己的意見了~
有些人反映,這是他們看過最精彩、緊湊的台劇了,其實,這些較非商業的電視台,一直
都有很多發人深省、品質卓著的台劇呢!
曾在一篇《妹妹》觀後感中就有提到,如2010年鄭有傑導演的《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
》、
王小隸、安哲毅導演的《刺蝟男孩》,就是同樣劇情緊湊的優質台劇。
許多人覺得金鐘獎入圍名單冷門,應該是我們將太多心力放在關注偶像明星,對沒有美麗
包裝、當紅偶像扛起的節目就覺得缺乏新聞爆點、不值一顧。
其實, 只要你有真正看過這些得獎的節目,視野一定會向上提升。因為不消提醒,你也
一定分辨得出來 哪些節目是真的用心。
家裡因為沒有安裝第四台,可能是選擇不多,在有限的節目裡,公共電視台和客家電視台
的戲劇品質自然就會被突顯出來。
所以公共電視台這幾年入圍金鐘獎的節目,很多我在收看時就深深讚賞當年一定會入圍金
鐘獎呢!果不其然好節目是不寂寞的:)
《麻醉風暴》是以醫療題材包裝對許多社會現象的反省與批判。 醫療人球、醫師過勞、
醫護人力短缺、醫院評鑑、醫病關係......這些現象放到不同的職場環境,
教育單位、政府單位、餐飲業、 科技業、金融業....每個人在當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
子。
我們可能都曾在菜鳥時期因為單純、不善處事,委屈地成為代罪羔羊,或因而錯過一些機
會。
人力雖然短缺,但是憑藉著一番熱血與理想的支持,即使身心負荷還是要求自己在疲憊中
要努力清醒,負責任的對待使命。
升上管理階級,換了位置換了腦袋,考量不再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最初衷的服務倫
理放在首位。
必須為結構有更高位的考量,擁有權力或許能夠帶來更多成功的籌碼,但我們也在當中學
會了犧牲、妥協、退讓、逃避。
明哲保身 到後來成了因循苟且的體制架構。如何改變僵化的體制,就需要有人挺身而出
去衝擊這個架構,並喚起人們心中也企求改變的良心。
◎導演手法與劇本、剪接:
我覺得有成功營造出懸 疑性 , 劇情引人入勝。
我曾經在看「超級星光大道 」 節目時聽評審 張宇說過,評斷一位表演者有無成功,就
是在於他有沒有讓人具有「期待性」。
你會期待他下首歌的表現嗎?下一周會為了他守在電視機前嗎?如果沒有,那他成名的可
能性就不高。
現在很多偶像劇只有看了第一集就可以猜到後面的走向了,這樣的劇情如果繼續追就索然
無味了。
《麻醉風暴》前幾集鋪排 蕭醫師的霸凌經驗 ,讓我一直以為蕭醫師可能 真的對女同學
不禮貌,
但直到第四集劇情揭曉,才知道很多時候人之所以不快樂,
是來自於不求甚解、不敢面對的作繭自縛。 才會讓疑惑成為吞噬自己的莫名壓力。
還有,原來一切包括安排示範刀、詐領保險金,都是醫師的智慧型犯案的預謀, 出人意
外的劇情發展很緊扣人心。
同樣是人球案被迫擔起醫療糾紛的醫師,葉建德原本的個性是即使知道回不去醫界了,那
就面對現實,我去其他醫院應徵找工作,
但是同袍林宏任的自尊心、完美性更高,他忍受不了人生的汙點,選擇不等待天亮,天黑
時就結束生命。
事實上完美主義在幾位醫師身上都表露無遺。如陳院長自豪於自己的手術台上沒有死過人
,所以即使在示範刀中病人已經在其手術台上斷氣了,
他還是要下屬將斷氣的病人移送到加護病房,
營造患者是因為情況不樂觀在加護病房中過世的,而不是我的醫術有問題。
完美主義的自我要求性格,是現代人之所以產生心因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實這部片可談的內容是太多太多了。
人生需要不斷地前進,而戲劇即反映了人生,觀眾也希望在戲劇節目中得到心靈的養分。
當發生問題,不是老是想著為什麼自己竟然會是那倒楣的5%?
而是要去找出為什麼還有5%的問題?
遇到緊急問題時要先作輕重緩急分類~
這部影片巧妙的融合了知識與社會觀察,雖然劇中充斥著許多專業術語,
但你只覺得非常貼近真實。
雖然說,我看本部影片其實還是有一些疑惑的地方:
1.保險業務員可能在醫院每天這樣穿梭嗎?六年的時間院長真能毫無發現?
2.當蕭醫師被當作殺人嫌疑犯時,照理說他的代步工具應該早已被警方鎖定,怎麼可能還
能由精神科醫師接應代開那麼久都沒有人跟監?
3.最後一集因為緊急有小巴士翻覆,救護車送進醫院時,蕭醫師前往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但他的角色這時應該是個路人甲,接應救護車的醫生應該是救人第一吧,應該是會請路人
讓開才對,醫師會理他還跟他說有幾人受傷、現在是發生了什麼事嗎?
但以上的幾點困惑仍舊是瑕不掩瑜,好戲是不仍質疑的。
如同買保養品一樣,熱門的、廣告打很兇的產品不見得就是最好的商品。
人們不是不願意買高價位或冷門的產品,很多時候是不知道、沒有接觸過罷了。
假如用過好的產品,消費者自然就會上癮,進而成為品牌忠實的愛用者。
真心希望可以多製作一些有內涵的戲劇節目,變態的制度需要撞擊,而民眾的收看習慣也
是可以啟蒙與再教育的。
部落格圖文版:http://meowpone.pixnet.net/blog/post/283977862
還不太會截圖,版面不完善請見諒呦~
作者: likemath122 (一點小進步)   2015-05-13 21:23:00
回應三個問題:1.保險業務員應該不是當六年,勢必需要一些過度時間而且院長本來就不喜歡這些推銷員,應該不會特別注意~2.他後來開的是楊醫師的車吧?楊醫師自己騎重機~警方在短時間內應該不會預料到(調查到)他與精神科醫師在醫病關係外還有這層交情,因此未鎖定很合理3.看到從醫院有人出來問,下意識回應"車禍,多人傷"不過意識到對方是路人甲,就會像那些護士一樣叫他不要來亂,但接應的醫師就是前院長啊!馬上轉贈任務~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