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西遊記

作者: bucklee (alessio)   2006-11-04 14:46:56
牡丹亭西遊記
【聯合報/白先勇】
2006.11.04 09:29 am
美國一些主要報刊對青春版《牡丹亭》的劇評摘要:
《舊金山紀事報》:閨中少女一場春夢引發出一段極視聽之娛的戲曲經驗。長達九小時的
《牡丹亭》竟然只覺一晃而逝。……容貌俊麗、年齡相稱的男女主角、潮湧般的彩色、質
感上與視覺上的對比,都大大的增強了此戲的情慾氣氛。兩百多套服飾,從金光燦爛、雉
翎抖擻,到密綿刺繡,淡雅合宜,本身已經構成了敘事性的奇觀。淡墨山水至全然抽象的
繪畫背景,亦復如是,以崑曲角度而言,這些都是徹底現代而浪漫的。──史帝芬‧韋恩
《聖芭芭拉獨立周刊》:這齣戲壓倒性的成功,具有重大歷史意義:一則它將中國文化遺
產中幾乎被忘卻了的奇珍再度重現,並令四百年之久的作品在國際上大受歡迎。──伊麗
莎白‧史懷哲
《聖芭芭拉新聞報》:夢中情──史詩式的中國戲曲乃本年重大文化事件。有時候一件文
化大事降臨聖芭芭拉,因其如此與眾不同,如此氣勢逼人,觀眾必須全心投入,沉醉其中
,因而全年便以此事件為標幟。在這個意義上,2006年是屬於《牡丹亭》的。──泰德‧
繆斯
《舊金山古調期刊》:白先勇稱其改編為「青春版」,意指他所作一項重要而有創見的決
策:挑選年齡與劇中人相稱的角色擔綱,沈豐英所飾之杜麗娘及俞玖林所飾之柳夢梅,果
然,俊麗無比,令人信服。但當你看到演員在劇中所需表現的技藝,你就會明瞭選角要有
何等的信心了。男女主角的成就簡直令人震驚。
──邁克‧茲維巴赫
把你們的絕活兒都亮出來
青春版《牡丹亭》今年九月十五至十七日在美國西岸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登台,這是美國
首演,又是頭一遭出國面向世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台北
首演以來,在兩岸四地已演出七十五場,幾乎場場爆滿,觀眾反應熱烈。但在美西演出,
絕大多數的美國觀眾對崑曲並無概念,三天九小時的大戲,容易令人卻步。柏克萊的戲院
Zellerbach Hall有兩千座位,三天六千張票全賣出去並非易事。何況柏克萊地靈人傑,
是美國文藝思潮的尖端地帶,臥虎藏龍不少。青春版《牡丹亭》在柏克萊首演,是對這齣
戲的美學一大考驗,是對崑曲這門藝術是否真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人類口述非物質
文化遺產」的一次臨場鑑定,尤其是這項有五百年悠久歷史,代表中華文化精髓的古老劇
種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舞台上,真能大放異彩,令西方觀眾驚艷佩服嗎?在首演前,我向
演員們精神喊話:這是你們最嚴格的一次考驗,一定要爭氣,把你們的絕活兒都亮出來。
柏克萊加大的演藝中心(Cal Performances)十分重視此次首演,作為整年藝術節的開鑼
戲,演前安排了一連串的崑曲講座,教育觀眾,演出同時並由加大著名的「中國研究中心
」召開國際崑曲研討會,中國、台灣以及世界崑曲戲劇專家會聚一堂,案頭場上同步進行
,這是美國大學規模最大一次的崑曲學術會議。加大的音樂系聯同東亞語文系為此還開了
一門崑曲研究課程,由李林德教授主講,選課學生竟達六七十人。這又是美國大學的創舉

水袖翻飛,如癡如醉
演期逼近,頭一場兩千張票一售而空,第一場演完,大家開始搶票,第二、三場還剩下少
數的票一下子也搶光了。Zellerbach Hall戲院雖大,但人氣十足。
觀眾三分之二是華人,三分之一是非華裔的美國人,約有六七百。美國觀眾多為學術界、
音樂界、戲劇界的文化人以及加大師生,許多都是灣區(Bay Area)對中國文化有興趣的
學者。例如加大以英譯湯顯祖全本《牡丹亭》著名的白之教授、史丹福大學戲劇系主任麥
克廻倫斯都去觀劇。
笛音揚起,兩千觀眾一下子便被引進了四百年前玉茗堂前那座綺夢連綿的牡丹亭中,三個
鐘頭下來,台上水袖翻飛,台下如癡如醉笑聲掌聲沒有斷過,劇終謝幕,觀眾全體起立喝
采,十多分鐘,是為演員的精湛表演,是為湯顯祖《牡丹亭》的情深、情至,最後,是美
國觀眾對中國崑曲藝術的至高禮敬。第二、第三天,戲愈演愈熱,最後《圓駕》結束,觀
眾掌聲雷動,一片歡呼,久久不肯散場。
柏克萊首演後,劇組移師南下,至加大爾灣校區(UC Irvine)、洛杉磯校區(UCLA)以
及最後到聖芭芭拉校區(UCSB)巡演,每到一處,柏克萊謝幕的熱烈景觀又重現一次,十
二場,每場滿座。聖芭芭拉(Santa Barbara)演出,在城中心一座精緻古雅的戲院(
Lobero),座位只有五百多,可是音效特佳,座椅舒適,倒真是看崑曲的好所在。聖芭芭
拉的觀眾有七成是非華裔的美國人,而且多是聖芭芭拉歌劇院、西部音樂學院的成員及加
大師生,欣賞水準頗高。因為事前宣傳聲勢浩大,聖芭芭拉市長(Marty Blum)宣布演出
周為「牡丹亭周」,市中心街道掛滿了《牡丹亭》劇照旗幡,牡丹亭三個字全城飛揚,觀
眾尚未進場,已經興奮起來了。
青春版《牡丹亭》在聖芭芭拉的大結局Grand Finale令人難忘。有一位老觀眾說,她在
Lobero看了五十年的戲,沒有看過像這次這樣,觀眾起立喝采長達如此之久。
崑曲打進美國主流
這次青春版牡丹亭來美西巡演,造成的轟動現象,有幾點頗為特殊,值得探討。
這次崑曲來美演出,並不限於華人圈子,而進入了美國主流,觀眾多為高文化水平的菁英
分子。他們能一連看三天九個小時,而且看得津津有味,表示他們完全能接受這項有五百
年歷史的中國表演藝術。我私下跟一些美國觀眾談論,他們除了讚歎崑曲藝術之美以外,
對崑曲的技術層面,如崑曲的四功五法、水袖動作、音樂唱腔都產生了濃厚的研究興趣。
他們從戲劇、音樂文學的專業角度,提出許多頗有深度的看法及批評。很多專家欣賞我們
抽象極簡的舞台設計、書法古畫背景,以及淡雅的服飾。當然最後都為湯顯祖《牡丹亭》
中的至情所深深感動,認為那是人類普世的價值。這次青春版《牡丹亭》來美國首演,可
能對美國學界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啟發一些學者開始把崑曲當作一門嚴肅的學問來研究。
西方人研究學術的精神,是西方文明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這次演出,也受到美國主流媒體的關注,《紐約時報》、《舊金山紀事報》、《洛杉磯時
報》以及許多地方報紙、雜誌都有大幅的報導及劇評。CBS哥倫比亞電視網,以及KQED公
共電視電台廣播,都曾報導新聞。當然,華文媒體如《世界日報》、《星島日報》,簡直
每天都有圖片新聞了,其他各電視台、廣播電台,如鳳凰衛視、中天、天下、中央電視統
統沒有停過。媒體的影響,幾乎無遠弗屆,替崑曲大大的宣揚了一番。
挑動華人異國鄉愁
這次最令人感動的是美國的華人觀眾。參加幫忙這次活動的美國華人,可以組織成一個「
崑曲義工大隊」。一女中校友會、台大校友會、美西華人學會、北大校友會都紛紛加入宣
傳、賣票。蘇崑劇組到達後,各地華人對演員的招待照顧,無微不至。每場都有盛大的歡
迎會及慶功宴。很多華人觀眾是從外州來的,遠自紐約、波士頓、德州、西雅圖,紛紛趕
來。有的華人觀眾,在柏克萊看過一次,又追到聖芭芭拉,有一位女士乾脆連看三場,到
爾灣、洛杉磯再回聖芭芭拉,她說,要看就看過癮,華人觀眾看戲,很多不禁落下淚來。
淚水中藏著多少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感動、感傷、感觸,是中國人久居在美國鬱積在內
心中的一股文化鄉愁,被這齣戲挑動起來了。看完了,很多人說,這是中國人的驕傲。中
國的表演藝術,能搬到國際舞台上,讓世人都能欣賞的並不多,崑曲應該是其中之一。
此地戲劇界論者認為這次青春版《牡丹亭》在美西轟動演出,中國傳統戲曲美學對美國文
化界的衝擊,恐怕是自1930年梅蘭芳來美演出後,影響最大的一次。
【2006/11/04 聯合報】
作者: Ana (Let it be)   2005-01-08 05:27:00
感動啊,也感到慚愧啊,總之,好好珍惜我們所有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