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空氣查詢要看哪個才準?

作者: olctw (k.olc.tw)   2016-12-22 17:03:19
※ 引述《gn00647797 (烏拉拉)》之銘言:
: 因為前面推文中有版友介紹了空氣盒子
: 以前都是看環保署的,但2個網站的資料實在差太大
: 所以才想問要看哪個比較好?
: 下面這網站是空氣盒子
: https://airbox.edimaxcloud.com/
: 目前顯示PM2.5都是綠色的,感覺空氣好到沒話說,
: 當然成大那個點跟巫術一樣,台南紫暴時,只有他附近
: 依然綠色的。
: 下面的網站是環保署
: http://taqm.epa.gov.tw/taqm/tw/AqiMap.aspx
: AQI很明顯很嚴重,上面有"細懸浮微粒指標"可以點換成
: PM2.5模式,一樣高達7,很不良。
: 也就是2個網站的數據常常像這樣會有落差,
: 有時是環保署的資料空氣好,但盒子的數據是紫暴;有時
: 是環保署的資料是壞空氣,但盒子的數據卻很好。
: 所以才有這個疑問,還是說盒子的資料比較即時性?
環保署的採樣需要通過各種規範,以個別資料品質來說環保署的資料會是最好的,但是點
太少,因此有代表性不足的問題(過去只有公佈移動平均,剛剛看到多了小時濃度值)
空氣盒子使用了廉價的設備以及採樣並未標準化進行,因此數值的不穩定性極高,但因為
成本低的特性可以被大量採用,過去廠商大量送給各地方政府設置,所以很多是被設置在
學校開放空間中,加上有社群的朋友幫忙觀測與調整,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存在
因此空氣盒子的數據如果看到少數單點異常可以不用太過恐慌,但如果數十個設備傳回的
數值都呈現異常現象,大概就可以猜測真的有空氣污染發生。
其實可以試著抓出設置在校園中的設備進行觀察,因為校園中的環境比較單純
空氣盒子是提供每 5 分鐘的即時觀測值,而環保署則是提供小時濃度值(過去只有移動平
均),以即時性來講當然是空氣盒子比較好
pm 2.5 的觀測數值相當敏感,你只需要在盒子附近炒個菜或搬動家具數值就會飆高,所以
需要搭配更多的參考數據作為佐證;而環保署觀測點的設置除了成本問題之外,還會受到
各種政治力干擾,所以很難看到大量設置
空氣盒子在出現之前已經有各種社群自行組裝測試的經驗,因此他們選擇的組件是社群測
試過相對接近環保署數值趨勢的組合,我覺得沒有一些網友講的那樣子糟
因為數值都是公開的,你也可以交叉比對,下面這個網友的實做除了把多種來源的數值都
放在一起顯示,還提供風向等進一步的功能,可以參考
http://airmap.g0v.asper.tw/
作者: SouthernSun (撒燈尚)   2016-12-22 17:08:00
原來如此~
作者: C6H6 (我要成為後宮王!)   2016-12-22 17:12:00
環保署數據很有問題 看今天的 從71 掉到6 就知道以準確度的要求 環保署應該會被要求比較高 可是空氣盒子比較即時,看今天起風了 空氣盒子開始掉;環保署晚了
作者: jiern (jiern)   2016-12-22 17:17:00
測法不準有什麼代表性可言 量測多少次跟代表性是二回事 檢測數據不準什麼都不用談 光再現性就沒有 就好比量測一個5公分的物件 量100次數據都不同且差異性2-3公分 另一個只量5次但1差異不到0.01公分 那個有代表性?
作者: KarlMarx (抗議WTO無罪!立刻放人!)   2016-12-22 17:20:00
精度問題就差異很大了,精度差的東西參考性比重就低。空氣盒子設置的地點也蠻有問題的,差異性卻沒辦法做權重這樣得出來的資料沒辦法得到客觀的真值阿。
作者: gn00647797 (烏拉拉)   2016-12-22 17:24:00
感謝意見跟網站提供
作者: C6H6 (我要成為後宮王!)   2016-12-22 17:24:00
從哪裡可以知道 兩者個測量方式與精準度差異?
作者: calculus9 (依然是)   2016-12-22 17:38:00
不太懂如果數據精準為什麼是用移動平均(好幾小時平均)我如果現在要出門當然想看最近的數據啊
作者: qq204 (好想放假...)   2016-12-22 18:08:00
就兩種不同的測量方式 哪來的精準問題?感覺就是一個過去式 一個現在式你當下要出門看哪個準很明顯吧 過去一個小時還是5分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