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東區] 小西門與小東門遺址

作者: OLDdog (老狗)   2015-09-03 00:11:28
網誌http://olddog0321.pixnet.net/blog/post/435870605
【簡介】
清水門是清朝乾隆時期,一位台灣知府蔣元樞所建造的
後來改建城池為土城時,在旁邊築一個小西門,稱為靖波門。
民國年間,因要開拓道路,小西門即將拆除
此時成功大學願意接收,於是將小西門搬遷到成功大學光復校區
但在搬遷過程中,將門樓和門洞的配置弄反,到現今仍維持現狀
城內還有兩座大砲,一座是道光年間
另一座是同治年間建立的,這邊是來成大的必備旅遊景點之一。
靖波門是清朝府城的14座城中之一的小西門,也是正城八門最晚整修的
小西門的構造為單簷歇山式磚造,歇山頂是指有九條屋脊
只有一條是正脊、四條是垂脊和四條戧脊,因此又被稱為九脊頂。
而小西門取名為靖波門,靖波代表著祈求海浪停止的意思
在當時府城有許多水道且靠海,需要在風平浪靜才能讓貨船進出,因此取了靖波來祈求。
(引用自http://guide.easytravel.com.tw/scenic/616)
【漫遊】
五年多前,我騎著單車漫遊市區,探勘台灣府城的城牆遺址
途經成大光復校區的小西門和小東門遺址
當時的小東門遺址似乎還沒完全整理好,部分城牆仍用帆布蓋著
http://blog.xuite.net/oldog0321/wretch/152632771
事隔多年,再次經過此地,已經看得出有些許變化了
『雍正十三年乙卯,福建總督郝玉麟在城罔植刺竹一萬七干九百八十三叢作為藩籬
此時的府城仍為木柵。
乾隆四十年乙未(西元一七七五年)知府蔣元樞在舊木柵內另建木城,並添建小西門。
到了乾隆五十三年戊申(西元一七八八年)
知府楊廷理就原有東南北三面的城址,改建為土城。
西面部分因面臨臺江內海,故退縮一百五十餘丈
由於城垣曲直形如半月,叉面向臺江,所以稱府城如 「半月沈江」之勢。
此時的小東門段已是士垣的結構物。
同治元年壬戌(西元一八六二年)與同治十三年甲戌(西元一八七四年)
臺郡發生了大地震與暴風雨
土造城垣因禁不住風雨和地震的摧殘,損毀嚴重,幸經觀紳合力搶修,得以完固。
乙未割臺以後,因都市發展的需要,城垣被迫拆毀。
民國四年乙卯(西元一九一五年),小東門及其旁側的城垣也難逃拆除的厄運。
僅存在勝利路上,北起小東路長約二百公尺,南止於大學路
長約六十五公尺的城垣殘段隱藏在茂密的樹林下。
民國五十五年丙午(西元一九八八年)
成功大學收購光復營區校地時,為建造校園圍牆,拆除了南段城垣。』
(節錄自http://w3.tkgsh.tn.edu.tw/97c122/excavation_12.htm)
小東門遺址的修復工程已經竣工,和五年前的樣子截然不同
可以看到小東門城垣東西側新設了一座架高鋼構參觀走道
長約12米從校園內橫跨城牆到勝利路的人行道上
此一座新設設施採用現代式材料、工法建築
最主要是行人可以行走其上,盡覽古城牆全貌。
除了走天橋,也可以直接穿越小西門進入校園裡
在歷史文物館前方,放置了幾塊珍貴的古物
包括『旗桿夾石』、『牛埔定界示禁碑』、『小南門門額』、『鎮北門門額』等
已經消失的小南門和鎮北門兩座城門,只能從這兩塊門額來遙想它門曾經存在的時刻
有機會來到成大光復校區的話,不妨來此走走
欣賞校園之美,緬懷台灣府城古城垣的歷史風華吧!
【延伸閱讀】
台南市舊城區‧「台灣府城」踏勘記
http://blog.xuite.net/oldog0321/wretch/152632771
台南市中西區‧大南門城
http://olddog0321.pixnet.net/blog/post/427701884
台南市東區‧東安坊文化園區
http://blog.xuite.net/oldog0321/wretch/152632764
作者: jummi (就米)   2015-09-03 04:01:00
歡迎光臨成大中文系~
作者: keraku (厚子)   2015-09-03 21:17:00
作者: cargolux (===)   2015-09-03 23:56:00
推,好文請多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