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台南的小吃店沒冷氣的原因?

作者: neo5277 (I am an agent of chaos)   2014-09-03 19:39:10
我覺得這件事情其實滿嚴重的
對台南來說這是一個路線問題,有幾篇文章提到京都。
老闆很頑固之類不過我去了幾次京都,大阪可能去的店家不同所有些不同體會吧。
首先呢定義小吃這件事情就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
小吃又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有路邊攤(屋台的)
有在集中市場的像錦市場那樣。不過日本分的很清楚市場通常是外帶的。
如果有座位空間的,除了乘涼用的川床,和室。大多數是有冷氣的。
當然這些地方用餐價格是會高一些的,歐洲美洲也是一樣。
要說是國際通則也好,西方價值也罷。不過使用者付費這個觀念是推行的很成功的。
服務的附加價值,是值錢的可以轉換成價格的。
日本人有一種很值得誇讚的好處是,念舊但是不守舊,自從龍馬之後敢於創新
讓他們幾乎脫亞入歐,根列強平起平坐。 我想當他們再考慮,究竟是守舊保留地域性
民族性,服務本地客源還是向廣大的世界市場展開懷抱的同時。
應該有過這種爭論吧?
當然,充滿鄉土味的用餐環境,鄉土味的待客方式也許可以逆向行銷。
成為一種風格吸引某些人前來。
接著,應該討論一下,有座位的餐廳提供空調是不是一種普世價值呢?
做為服務她是不是一種必須品,又或著是小吃需不需要服務?
我記得前幾年戰了好長一串的就是八峰亭,當然她的新聞成為逆向行銷算是很成功。
但是後來方法也是有親民一點。當然如果她算小吃的話
怎麼定義小吃就真的很困難,TAPAS也算一種小吃,可麗餅也是,熱狗也是辣雞翅也是
這些也都可以 TO GO,也有座位。
小吃起家通常都是從簡單基本的店面,或是路邊攤。
一路進化到有著餐廳的面貌。早期可能只講究味道,用餐環境將就將就。
農業到工業社會吃飽,快速方便。到講求吃巧,吃的環境。這些要求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要求服務,要求環境,其實都很基本。
作為店家可以順應民意,也可以便宜行事。
撇開服務不談,最癥結的點應該還是在於成本根效應吧。
有店面的小吃店主人,最在乎的就是如果我轉嫁了到消費者身上。
他們會不會買帳呢?這種擔心往往就造成整個環境持續五十年不變。
一但消費型態慢慢轉變,其實是很危險的。也許還會有人喜歡傳統的感覺
也許到時候再轉變也沒有什麼不好。 不過有些事情預先為消費者想到
這不也是服務的精神之一嗎? 為什麼普遍來說大家都說台灣小吃有潛力,有實力。
但是,卻沒有很知名的品牌或是代表呢? 不能成為一個象徵?
也許很多人會說,我們不要成名,我們不要賺大錢,我們只要固守傳統。
維護舊有客源就好。這也是種路線。但也許有點自我設限了
台南小吃有陣子很火,因為電視曝光,因為食尚玩家。
因為香港背包跟陸客背包。慢慢的越來越多外國遊客來到台南。
固然傳統待客方式是最自然的,但是也許多替不同國家的客人想想也會有驚喜。
當然不想作外國人生意也是可以。
也許協助店家做個問券,有冷氣用餐的區域把價格轉嫁給消費者,外帶便宜。
這樣嘗試看看會不錯。
作者: yaokut ( )   2014-09-03 19:42:00
我只想到民族路鍋燒意麵,有冷氣,但價格貴到覺得CP值太低當然還是會有不少人買帳,只是對我這種吸引力就很低了
作者: dode (凋 是開始還是結束)   2014-09-03 19:48:00
吃小吃,又不是吃西餐,一堆勞工朋友靠這便宜又好吃的過活資訊發達後,多了觀光客,帶來了飢餓行銷,也把大城市的標準
作者: yaokut ( )   2014-09-03 19:51:00
看著薪水,沒辦法顧慮到他人 XDDD 畢竟我不是觀光或科技相關產業,觀光或科技產業提升我也不會受惠 XD
作者: dode (凋 是開始還是結束)   2014-09-03 19:52:00
帶來了,大城市的價格怎不順便套上還好我還吃的到一碗7、80元的鱔魚意麵,不用吃一碗150的而且還有冷氣喔
作者: yaokut ( )   2014-09-03 19:56:00
感覺這會變得跟新竹一樣,物價上漲,因為很多新貴在那但事實上,原新竹一般居民的薪資沒那麼高,但店家配合科學園區的新貴的"身價"(?)物價一直上漲
作者: jeff0811 (jeff)   2014-09-03 20:08:00
假設加入新貴元素的話就會變成爭氣與不爭氣的論戰
作者: yaokut ( )   2014-09-03 20:09:00
區隔到後來,就是賣給觀光客為主啦!觀光客通常比較捨得花
作者: jeff0811 (jeff)   2014-09-03 20:10:00
變香港啊,特色店倒,全作強國人生意就萬事ok
作者: yaokut ( )   2014-09-03 20:10:00
是拿新貴來類比,觀光客通常都是吃個一兩次就閃,價格卻
作者: ontherun3325 (52694)   2014-09-03 20:10:00
拿京都來比台南喔 呵呵
作者: yaokut ( )   2014-09-03 20:11:00
因此上漲(若是改成有冷氣),反而當地人就比較不會有動力去
作者: jeff0811 (jeff)   2014-09-03 20:12:00
變這樣的話,觀光客的小確幸就變成本地人的小不幸囉馬英九表示:廠商覺得錢賺不夠
作者: yaokut ( )   2014-09-03 20:22:00
追求更好的服務跟品質建立在漲價,但台南本地人的薪水沒漲想追求也沒辦法追求阿 XDDD 這才是最現實的地方
作者: jeff0811 (jeff)   2014-09-03 20:25:00
我一開始來台南也不習慣,為了存活在這,練就了耐熱能力
作者: kisc32950 (睡神)   2014-09-03 21:33:00
台灣市區普遍都會下雪的話...我想店家也都很樂意裝空調
作者: glue731 (飛揚)   2014-09-03 22:24:00
新竹完全不能跟台南比 看那貴又少又難吃的東西
作者: StarHero (離開)   2014-09-03 22:57:00
這本來就沒有標準 喜歡就來 不喜歡就走但是對我這個老台南來說 東西好吃才是99%我可以不要冷氣 不要服務 老闆臉很臭也沒關係但是東西難吃 倒貼錢給我 我也不會吃 更不用說冷不冷氣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蹤‧八式問劍〉)   2014-09-04 00:17:00
台南人的堅持~XD  也許外地人很難理解?
作者: darkelecy (乖)   2014-09-04 00:33:00
我來台南兩年多了也不習慣 其實對客人態度服務好不需要增加甚麼成本 有些台南朋友推薦說很好吃但態度真的讓人很難推薦給其他外地人 多數好吃的我都只能外帶回家吃外國朋友來更是難挑 守住優點改善缺點其實不衝突我很同意你說的台南人有些自我設限了...
作者: kisc32950 (睡神)   2014-09-04 00:57:00
我是覺得覺得態度好不好要看民情拉...總不能把大型連鎖店的那一套標準拿來套吧...本來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風俗民情與生活習慣...有些地方就是習慣大聲講話...有些地方就是認為吃麵就是吸的稀哩嘩啦的才算有禮貌...這都是地方民情...不能只拿自己習慣的標準當唯一準則吧不覺得這也是一種畫地自限嗎?
作者: boxtina (孤單會陪我一輩子)   2014-09-04 01:48:00
推「yaokut: 追求更好的服務跟品質建立在漲價,但台南本地人的薪水沒漲想追求也沒辦法追求阿 XDDD 這才是最現實的地方」~現實面是很殘酷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