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漫步古巷弄‧八吉境關帝廳

作者: OLDdog (老狗)   2013-04-03 10:48:18
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OLDOG/5911915
相簿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oldog&book=563
【簡介】
八吉境關帝廳源自清康熙年間,建於台南府城西定坊台灣巡道署左畔(即今永福國小學校附近)
廟宇坐北向南,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三年)經台灣巡撫道台吳昌祚修建
乾隆四十四年(公元一七七九年),獲頒「浩浩其天」匾一面,現懸掛於正殿頂上
至乾隆五十八年(公元一七九三年)復經台灣巡撫道台金溶及地方仕紳黃鐘岳共同發起整修
迨民前十八年(光緒二十年,歲次甲午年),因甲午戰爭烽火波及毀損
日本領台後,被充為官員宿舍之用
民國十八年,由於市街改正,遷建於「講古腳」即今現址
當時由管理人許廷光、黃欣、黃允見、林子章、楊考墩等五人
設法將?帝廳拆除後之材料,一半分去文昌祠,一半移來現址
後來再由陳桂林、吳應清、紀廷瑞、李用希、卓才、沈永得、許太平、朱添財、楊黃美等善信鳩資興建
並將講古腳觀音閣觀世音菩薩、八吉境東轅門土地公廟福德正神合祀於現址
即今八吉境道署?帝廳奉祀神尊之由來。
台灣光復後,因年久失修,傾圮荒廢,乃由信眾吳栖、楊黃美、紀廷瑞等發起
於民國三十七年(歲次戌子年)夏月里眾舖戶合力重修為現今之廟貌,並立碑為念。
多年後因廟地處低窪之處,一雨成澤,棟柱侵蝕倒塌堪虞
民國五十九年施工興建,將基地增高四台尺,廟前延伸二十寸
於民國六十年孟冬竣工,並於民國六十六年(歲次丙辰年)舉行慶成祈安建醮。
(引用自http://ppt.cc/sik0)
【漫遊】
台南人都知道,台灣文學館的前身是台南市政府
再往前追溯則是日治時期的台南州廳,一直是台南市的最高政府機關
那麼,清代在台南設立的最高政府機關在何處呢?
清康熙年間,在府城西定坊(現址是永福國小)設立台灣巡道署
這是當時的台灣最高政府機構,因此可以說這裡是台灣的政治中心所在
然而,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任何清代政府機構的建築物了
這是因為日治時期的市街改正計畫,很多古建築都是在此一時期被拆除或搬遷
像是台灣巡道署和台灣府署這些重要的政府機構,拆得連殘瓦碎磚現今都不可考
幸運一點的就像八吉境關帝廳,遷移到小巷弄裡而得以倖存
八吉境關帝廳和台灣巡道署的淵源頗深,據歷史考察,這是為巡道署官吏祭拜關帝而建造之廟宇
有別於一般民眾所祀奉的關帝廟,深具歷史意義
寺廟建物本體為「一廳一拜亭」格局,廟內有薪傳獎彩繪名家潘麗水留下的門神及壁畫彩繪
書法名家朱玖瑩、黃國書的書法對聯、清乾隆44年的「浩浩其天」古匾
原來舊廟移置的泥塑神像,具有文化資產保存價值
去年(2012)八吉境關帝廳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以彰顯其珍貴的歷史文化
走進友愛街的小巷裡,八吉境關帝廳仍保持古樸的面貌
廟旁的牆壁上還貼著「府城道署關帝廳」字樣的海報
在這裡,我們可以拼湊出八吉境關帝廳與台灣巡道署之間的前世今生
那是一段已經消失的府城歷史....
【延伸閱讀】
漫步古巷弄‧宮後街
http://www.wretch.cc/blog/OLDOG/5910602
府城散步~東門城歷史街區
http://www.wretch.cc/blog/OLDOG/5869218
漫步古巷弄‧草仔寮街(沙淘宮)的傳奇
http://www.wretch.cc/blog/OLDOG/5525278
作者: boling45 (萬太郎)   2013-04-03 11:15:00
感謝您的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