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所要謹慎
1
台灣是政治上,彼此高度不信任的社會。
投開票所不應該輕易變動。
除非是有明確,不得不換的理由。
不然,選民可能因為不是設在過去以來習慣的場所,或是很難找到的地點,而放棄投票。
這一點,就容易造成懷疑或不信任。
2
投開票所,要設立在地點適中的公共場所。
重點是公共場所。
最合適的,也是最常設立的點,就是學校教室,或是里民活動中心。
一來是,那是公民習慣的公共空間。
二來,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規劃投開票的動線。
動線包括,要有空間,容許許多民眾在4點後,來看公開開票。
而且進出方便。
而排隊投票時,萬一遇到下雨,在學校或里民活動中心排隊,因為是在走廊,也不會淋到
雨。
3
投票時,如果空間太小,就容易造成,排隊投票,在入口驗證身份的選民,在跟圈票處投
票的選民,互相干擾。
或是排隊投票者,是在戶外,撐雨傘淋雨。
開票時,如果空間不當,或是空間太小,就容易造成有很多選民,無法進入投開票所,見
證開票。
就容易造成爭執,引發開票衝突。
4
而且,投開票所必須確保有水有電,供電穩定。
過去許多開票爭議,就是因為,開票前突然停電。
5
更要有安全與隱私。
投開票所內,絕不可以有攝像頭,以免拍到誰去投票,誰沒有去。
更重要的是,選民在圈票處投票時,不會被攝像頭拍到選票內容,知道你投了什麼。
投票的祕密性,必須確保。
6
罷免在7月26日。
更要考量可能有大風大雨。
投開票所如果設立在民宅、車庫、工地,甚至在空地蓋帳篷。
那選票會不會容易被打濕汙損?
7
台灣是一個高度對立,互不信任的社會。
藍白懷疑綠作票,因為中選會主委是民進黨任命。
所以,常常根本不相信投票結果。
綠,也質疑藍執政縣市,辦選務的中立性,覺得被技術性干擾。
8
互不信任,那怎麼辦?
726投完票開完票,會不會有失敗的一方,會對投票結果,有更大的質疑?
畢竟,選舉關乎政治權力跟龐大利益,以及意識型態,以及是與非的解釋權。
9
所以,唯一的辦法,是全力讓各方都沒話說。
包括投開票所的設立,包括投票開票的所有流程,都要窮盡洪荒之力,降低流程中的可能
爭議,讓各方信服。
10
投開票,所如果更改地點了。
那各方,就要全力補救。
鄰里長要提前告知選民,投開票所改到哪裡。
設在民宅的投開票所,要提前確認所有硬體沒有疑慮。
更要規劃合理的動線。
11
726,必須讓罷免正反方,出門投票表達意志的公民,都信服最後的結果。
才是台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