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台中光復新村:麵粉遇見水 熱門打卡眷村老屋

作者: goodcutecat (哆啦啦)   2022-03-25 18:44:25
餐廳名稱:麵粉遇見水
消費時間:2021年/04月
地址:臺中市霧峰區民族路10號
電話:0988 968 018
營業時間:週一-五 11:00-14:30 (週二公休); 週六-日 11:00-15:00
每人平均價位:100
推薦菜色:腰帶麵
================
圖文好讀版:
https://goodcutecat.pixnet.net/blog/post/354513376
================
這間也是台中家族旅遊時吃的。
當初排行程會找到光復新村,
其實是在 Google map 上亂逛,
想說這種風格,長輩會喜歡。
1950年代初期,遷台的民國政府,
為防止戰爭時政府機關一次就被摧毀,
因此推動「疏遷計畫」,
把台灣省政府遷到臺灣中部。
1956年於霧峰建立的光復新村,
成為二戰後台灣第一個新市鎮,
次年才於南投市建立中興新村。
光復新村為舊時省政府教育廳、
衛生處、印刷廠員工的眷屬宿舍。
資金為美援提供,
並由當時的建設廳副廳長劉永楙到英國考察,
帶回最新的「花園城市」設計概念,
將工作、居住區合一,
設計低人口密度、多綠地的生活空間。
住戶最多時達四百多戶,
內部公共設施完善,
有學校、公園、市場等,
環境清雅,街道整齊。
村內具有台灣第一座雨水、
污水分流的下水道系統,
在台灣的都市建築史上有其特殊的意義 (資料來源)。
考古完後,來吃個正餐。
光復新村有許多文創/文青小店進駐,
各有特色而且好逛,
感覺也比市區的審計新村來得不那麼商業化一些。
不過幾乎僅有這間「麵粉遇見水」,
賣的是鹹食正餐,
也比較像是真正在眷村裡會遇到的味道XD
也許也因為是這樣,
即便已稍微過了正午用餐時段,
這裡還是高朋滿座、水泄不通。
光復新村的環境很舒服,
有來自上個年代熟悉的磚牆、水泥與植栽。
不過軟體還是稍微與眷村脫節,
似乎全台灣這樣的地方都會被放入制式化的文創。
來看看菜單吧!
部分麵食可選擇細麵或腰帶麵 (寬扁麵);
以觀光區而言,價格還算實惠。
拌豆腐 $30
簡單的肉臊醬和蔥花調味。
招牌乾拌麵 $60
用的是細麵和一樣較細碎的肉臊,
上頭再少許蔥花,簡單的調味,
卻還是能以足夠的香味將整碗麵送入口中。
麻辣金針菇拌麵 $80
配了與麵條同樣白、細、長的金針菇,
營造口感上的跳躍。
個人覺得不是頂辣,
輕輕的麻感反而還不賴。
燙青菜 $30
僅薄了簡單的醬油,份量不算太多。
南瓜雞肉湯麵 $100
這款就比較特別了,溫順的南瓜湯,
將嫩度足夠的雞腿肉片成排狀放在湯碗中央,
肉片底下是長長緞帶狀的寬扁麵。
拉起寬扁麵瞧瞧,
真的像是腰帶一樣,
在嘴裡雖薄但仍頗有口感。
食用完畢後,需自己拿回屋內做回收分類。
不知是什麼植物蔓延了整片紅磚牆,
只想到周杰倫上海1943裡的那句,
黃金葛爬滿了雕花的門窗。
在舊時代 1950 的整片花園城市裡,
相當容易看到 2020年代的新元素。
彩繪的貓頭鷹,放在這兒也不違和。
以舊花盆、廢棄塑膠罐等製作的機器人,
很像我們這代一直到上個世代的童年記憶,
於是又緊緊扣回光復新村「舊」的這個主題。
後記:
光復新村為1950年代、
戰後第一個仿造「花園城市」造出的新市鎮,
時至今日已成老舊的眷村,
新的文創、活動正在這裡年輕著。
麵粉遇見水作為光復新村裡少見的台式/中式麵食館,
肉燥香、蔥香和寬扁麵、細麵的交錯,
是歷久不衰的好味道。
==========
食物:★★★★
氣氛:★★★★☆ 眷村風格很舒服放鬆。
速度:★★★★
服務:-
價位:★★★☆ 考量到光復新村的觀光屬性,應該算可以接受(?)
無障礙:★★★☆ 地勢平坦,但座位間距頗小。
==========
【麵粉遇見水 @光復新村】
臺中市霧峰區民族路10號
Tel: 0988 968 018
營業時間:週一-五 11:00-14:30 (週二公休);週六-日 11:00-1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