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醫大找到PM2.5引起氣喘2大關鍵期

作者: artiller (砲仔)   2019-06-12 19:57:34
新聞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867780
新聞標題:
全球重要研究 中國醫大找到PM2.5引起氣喘2大關鍵期
新聞內容:
國內第一份最周延的PM2.5濃度和氣喘研究報告出爐,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黃
彬芳研究團隊,分析2004至2011年間出生在台中市的18萬名嬰兒,並追蹤至2014年底,研
究結果顯示,PM2.5導致氣喘的關鍵時期有兩個階段,一是在媽媽懷孕期6至22周、另一是
嬰兒出生後9至46周。
黃彬芳這項研究歷時近4年進行大數據分析,相當不容易,他是利用NASA高時間解析度衛
星,每天會經過台灣2次,影像解析度可到1X1公里範圍,比環保署測站更密集,更精準掌
握汙染物濃度分布,NASA的衛星影像可取得從2000年至今,而台灣環保署從2004年起才開
始有PM2.5測站。
黃彬芳說,他們掌握從2004年起、18萬名台中新生兒從受孕開始每一天的PM2.5濃度大數
據,加上向國健署申請出生後嬰兒就醫資料比對,並排除雙親遺傳因素,健康的新生兒出
生後只要有2次以上氣喘相關就醫記錄就進行比對,發現媽媽懷孕期6至22周、嬰兒出生後
9至46周這兩個關鍵期,PM2.5濃度高會誘發氣喘。
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母親懷孕期間暴露於PM2.5濃度高於93微克,會提高嬰兒出生後罹
患氣喘4%危險性;嬰兒出生後(9至46周)暴露於PM2.5濃度高於25微克提高1-7%罹患氣
喘風險;出生後暴露73微克,更大幅提高至50%罹患氣喘風險。
黃彬芳說,這項大數據分析是用回溯方式的「非線性模式」,回推暴露關鍵期畫出18萬人
的危險曲線,才找到這兩個關鍵期,18萬名新生兒受孕時間都不一樣,因此要一一整理18
萬份從受孕期開始的衛星資料,透過大數據比對分析他們的就醫紀錄,最後掌握有34336
名新生兒,就是在這2個關鍵期因PM2.5濃度高而誘發後天性氣喘疾病。
黃彬芳指出,PM2.5導致氣喘的關鍵時期在懷孕期6至22周與嬰兒出生後9至46周,也與肺
部發育時期胚胎期、偽腺期、小管期時間一致。目前全球罹患氣喘病者超過3億人口,造
成公共衛生與經濟支出龐大負擔,氣喘一旦發生,無法根除,僅能藉由藥物與環境改善控
制,預防氣喘發生就變得格外重要。
這項研究結果的意義就是,敏感族群如孕婦與嬰兒,在這兩個關鍵影響時期、PM2.5濃度
高時,應盡量避免戶外活動,以減少暴露於PM2.5引起氣喘的風險。
這項研究是目前最完整透過衛星推估的PM2.5濃度、加上就醫資料的大數據調查,由中國
醫大公衛學院院長黃彬芳教授帶領團隊,結合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助理教授陳維婷、日本
國立環境研究所特別研究員鍾朝仁博士的跨領域團隊合作,近日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過
敏與臨床免疫學期刊》並獲精選,同步刊載美國過敏氣喘與免疫學會首頁。
黃文彬表示,會用衛星資料掌握PM2.5濃度濃度,主要是哈佛大學曾要去除衛星影像雜訊
,發現跟PM2.5有關;另外,哈佛去年也發表一篇氣喘與PM2.5相關研究,但僅700個個案
,關鍵期與中國醫大研究的近似,但中國醫大的數據和樣本數更高。
大氣中的PM2.5主要都是來自人為因素,諸如石化燃料、工地粉塵、工業排放、車輛廢氣
造成污染等,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稱為「懸浮微粒」,小於或等於2.5微
米(μm)的粒子稱為PM2.5,通稱「細懸浮微粒」。
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8,非常微細可穿透肺部氣泡,並直接進入血管中隨
著血液循環全身,故對人體及生態所造成之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國際期刊文章連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0959062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黃彬芳研究團隊,分析2004至2011年間出生在台中市的18
萬名嬰兒並追蹤至2014年底,結果顯示,PM2.5導致氣喘的關鍵時期是在媽媽懷孕期6至22
周與嬰兒出生後9至46周,成果登上國際期刊。圖/中國醫大黃彬芳提供
https://i.imgur.com/Fsc75Da.jpg

首先中國醫拿的數據不是傳統大家認知的pm2.5測站資料,而是衛星影像推估的pm2.5濃度
,一天只有兩筆數據
我不知道這種數據精確度如何,但既然哈佛研究也拿來用,至少有點可信度,詳細的說明
看有沒有人可以來補充
另外研究重點是,後天氣喘有很大因素是剛出生就決定,假設現在青少年(13-18歲)氣
喘比率上升,我們可能得回推2001年至2006年之間的pm2.5濃度如何
另外這是不是說明,夏天出生的人比較不會有氣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