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

作者: samechen (小翔翔)   2006-05-27 04:02:17
異位性皮膚炎確切的發生原因還不明確,
如果父母或家庭成員有異位性皮膚炎,
或其他過敏性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食物過敏),
小朋友得到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相對提高。
癢是這些小朋友的一大問題,反覆抓癢又容易讓疹子惡化、皮膚變厚,
故應讓小朋友保持指甲光滑及清潔,以防止抓癢時皮膚受傷;
感到搔癢時,使用保濕劑取代抓癢或摩擦。
很多化學物質、溶劑、皂類、清潔劑、芳香劑都會造成皮膚的刺激,
因此可先將新衣服洗過再穿;
選擇吸汗效果佳的棉質或混棉的衣物,避免刺激皮膚;
移除會困擾皮膚的衣服標籤;
如果縫線會造成皮膚不適,試著在家中將衣服反穿。
幼兒異位性皮膚炎和食物有很大的關係。
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包括牛奶、蛋、花生、小麥、堅果類、豆類及海鮮。
除了食物以外,塵蠻也是很重要的誘發因子,
所以防塵蠻以及食物控制也是很重要的預防措施。
很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保濕工作做得不夠,每天應泡澡及保濕,
使用溫水(非熱水)泡澡或淋浴,每次十五至廿分鐘使皮膚吸收水分;
使用微量中性沐浴清潔劑,並避免搔抓;
輕拍過多水分,立刻抹上醫師開的藥物或保濕劑,
以保持皮膚的濕度(如果使用藥物,勿於藥物上,再塗一層保濕劑)。
最後是配合醫師使用適當的藥物,一般包括口服抗組織胺藥物來減少搔癢感,
及局部塗抹的類固醇藥膏。
此外,兒童時期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頭頸部是相對好發的部位,
但由於臉部皮膚較薄,若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皮膚變薄的副作用相對較明顯。
摘錄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歐良修醫師之文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