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觀:留意熱低25W,若成颱後的類共伴(北宜)

作者: daron (一)   2022-10-21 03:22:35
天氣小觀:熱帶低壓25W成形,如此一來,留意熱低25W若發展起來後的類共伴(尤其北宜)
剛剛看到模式又嚇一跳了! 是的,北宜又要注意了!
原本以為呂宋島東北方的擾動往西移只是東風波擾動,
結果,秋季大氣地面秀再度展現神鬼莫測的特性,
東風波擾動在與北方高壓系統互動的過程中,發展變成25W,
未來就要留意是否發展為颱風,
若發展為颱風,就要留意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互動的類共伴。
模式顯示,
西風槽週六~週日開始又要大舉南壓了,東北季風跟著南下!
不過,
這次西風槽南壓的時間點將在25W進入南海後,
此時是關鍵,
若25W成颱後 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互動的類共伴
又或是被東北季風打回原形的熱帶低壓"輻合"。
與先前大氣環境不同的是,
這次25W因為高空環境場會是由"西風槽對太平洋高壓場又壓又切"所造成,
尼莎當時的高空環境"北西風槽的槽前或太平洋高壓西側的西南風"所產生的輻散,
而這次25W成颱入南海後,高空環境場由於西風槽又壓又切,
而變成西風槽切斷太平洋高壓場的單體高壓東北風輻散,
因此,這次情況對25W來說,
高空環境場的輻散條件差,又有東北季風打擊,南海環境只能靠海溫撐。
苦的是,
對台灣-北宜來說:
降雨其實不管是西南風輻散、東北風輻散,高空只要有良好噴流輻散,就容易強降雨了。
至於地面場噴流,
東北季風哪次讓人失望了,每次都有很好的噴流。
只能說,又要下雨了。結論:而且要觀察25W是否發展 => 留意輻合或是類共伴。
(快速說說囉)
作者: gagaapple510 (大肌肌楷)   2022-10-21 04:21:00
台灣這個位置真的很難秋高氣爽~唉
作者: earthuncuttv (追風者)   2022-10-21 05:39:00
補雨颱
作者: gagaapple510 (大肌肌楷)   2022-10-21 05:53:00
我大膽預測下週末又有一顆補水颱哈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